一种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63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属于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简单,是直接从光能到电能的转换,没有中间过程(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磁能等)和机械运动,不存在机械磨损。根据热力学分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发潜力巨大。尽管如此,光伏组件在能量采集中仍然存在不足。如申请号:201310737581.2申请日:2013-12-27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层、第一封装层、电池片组层、第二封装层、以及第二玻璃层,电池片组层通过汇流条引出电流,汇流条于第一和第二玻璃层之间从本体边缘引出;边框,所述边框通过密封胶封装在本体外周边,边框具有缺口;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缺口处,接线盒与本体和边框封接,汇流条与接线盒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双玻光伏组件,可以有效地将汇流条从本体的边缘通过边框引出;另外,通过设置边框,当有外力冲击电池组件的边缘或四个拐角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本体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被撞碎,由此保护了电池组件,便于运输且寿命长”。而在另外一篇申请号:201210458338.2申请日:2012-11-15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集成板,包括多块光伏组件以及固定光伏组件的集成板框架,光伏组件以及固定光伏组件的集成板框架联接成为一个整体,光伏组件集成板的长与宽之比大于1.6;所述光伏组件集成板的长度小于12米,宽度小于2.7米;所述集成板框架包括上边框条、下边框条、左边框条和右边框条;三块以上的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集成板框架上,且所有光伏组件的面积之和不小于三平方米;所述左边框条与上边或下边框条的联接采用不可拆卸联接。本发明在制作时就安装组合在一起,然后整体运输、销售,可以节省客户的现场安装时间和成本。为了便于运输,本产品的结构为板块形式,同时采用高刚性的集成板框架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和保护,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尽管上述文献对光伏组件做出改进,使得其可以更好地支撑,但是光伏组件仍然存在问题。现有的光伏组件表面容易堆积灰尘,而造成对光伏组件表面的遮挡,减少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而光伏组件表面无法结合部件进行自动除尘,不能利用人工方式实现针对性地除尘,降低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解决有的光伏组件表面容易堆积灰尘,无法结合部件进行自动除尘,不能利用人工方式实现针对性地除尘,降低除尘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太阳能电池片和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还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光亮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光亮传感器与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与指示灯相连;所述装置还包括压气机构,该压气机构包括通风管、踏板、支撑件、弹簧及可压缩筒体,其中通风管设置于背板上,且在通风管上设置若干出风口;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连接至可压缩筒体的出气口;所述踏板的底部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可压缩筒体的筒口上,且支撑件的底部与弹簧固定连接后延伸至筒体内部;由踏板承受压力时使得可压缩筒体压缩,筒内空气经出气口流向通风管,及经出风口吹向背板表面。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板上设置用于嵌置通风管的凹陷槽。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气机构还包括连接通风管的三通阀。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管采用塑料管。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采用杆体。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的底部与支撑件焊接。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通过对光伏组件进行改进,对光伏组件表面的光亮进行检测后,由逻辑控制电路通过指示灯显示检测结果,当亮度产生变化时,人们可以通过指示灯提示人们进行除尘,且利用压气机构进行压缩,所得筒体内的空气经过通风管吹向背板,直接将背板上灰尘去除。利用踏板式地压气结构,可以节省用力,且提高吹出效果。可以扩大喷风的距离和效果。可以解决有的光伏组件表面容易堆积灰尘,无法结合部件进行自动除尘,不能利用人工方式实现针对性地除尘,降低除尘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解释:1-背板,2-太阳能电池片,3-导线,4-逻辑控制电路,5-光亮传感器,6-通风管,7-出风口,8-管体,9-踏板,10-支撑件,11-弹簧,12-可压缩筒体,13-三通阀,14-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包括设置于背板1上的太阳能电池片2和逻辑控制电路4,所述太阳能电池片2通过导线3与逻辑控制电路4相连。对于装置来说,还包括设置于背板1上的光亮传感器5和指示灯14,所述光亮传感器5与逻辑控制电路4相连,所述逻辑控制电路4与指示灯14相连;其是利用光亮传感器5对光伏组件2表面的光亮进行检测,逻辑控制电路4获得亮度值,在于预设的亮度值比较,当超出预设亮度值时,输出控制信号使得指示灯14点亮。通过指示灯显示检测结果,当亮度产生变化时,人们可以通过指示灯提示人们进行除尘。在此基础上,利用压气机构进行除尘。该压气机构包括通风管6、踏板9、支撑件10、弹簧11及可压缩筒体12,其中通风管6设置于背板1上,且在通风管6上设置若干出风口7;所述通风管6的一端连接至可压缩筒体12的出气口;所述踏板9的底部通过支撑件10固定在可压缩筒体12的筒口上,且支撑件10的底部与弹簧11固定连接后延伸至筒体12内部;由踏板9承受压力时使得可压缩筒体12压缩,筒内12空气经出气口流向通风管,及经出风口吹向背板1表面。由此,利用压气机构进行压缩,所得筒体12内的空气经过通风管吹向背板,直接将背板上灰尘去除。并且所述背板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嵌置通风管的凹陷槽。利用凹陷槽实现通风管的固定,且能便于通风管的布置。并且,所述压气机构还可以包括连接通风管6的三通阀13。如图所示,通风管6的延伸出的管体8一端连接三通阀13的一个口,另一个通风管6的一端连接三通阀13的另一个口,三通阀13的最后一个口连接筒体的出气口。利用三通阀实现多个管体的连通,提高固定性和连通性。并且,所述通风管采用塑料管。利用塑料管降低重量,且能提高气体传输。以及所述支撑件采用杆体。利用杆体实现稳定地支撑。在所述踏板的底部,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件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压气式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利用踏板式地压气结构,可以节省用力,且提高吹出效果。可以扩大喷风的距离和效果。可以解决有的光伏组件表面容易堆积灰尘,无法结合部件进行自动除尘,不能利用人工方式实现针对性地除尘,降低除尘效果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