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式伺服电动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781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伺服电动缸。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或气缸。气缸出力较小且位置难以随机控制,一般使用过程中均是通过死限位的方式来获得准确的位移,这样不利于柔性自动化生产,并且气缸使用过程中噪音大;液压缸虽然出力较大,但是存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泄漏导致损耗大及传递效率低,成本较高;液压缸还普遍存在定位控制复杂,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015128873 U(公告日为2016.04.06)公开了一种伺服电动缸,包括伺服电机,滚珠螺母,滚珠丝杆,缸筒,推杆,滚轮和滚轮轴,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旋转,滚珠螺母配合在滚珠丝杆上,滚珠螺母并与所述推杆连接,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推杆连接,缸筒内设置4个沿缸筒轴向均布的缸筒导槽,每个缸筒导槽内各设置一与之滚动连接的滚轮,通过所述缸筒导槽与所述滚轮的配合用于限制滚珠螺母的转动,使其沿缸筒作直线运动。其中滚珠丝杆轴端支承采取一端固定一端浮动的方式,固定端采用两个背靠背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轴承外圈背端受力方向由轴承座台阶定位,轴承内圈其中一个一端由丝杆轴肩定位,另一个的一端采用双背帽及圆螺母止动垫圈组合轴向调整定位方式,两个轴承内圈在轴向方向一端自由,由双背帽调整固定轴承游隙的大小。该伺服电动缸定位过程复杂,定位精度不高,另外该伺服电动缸结构复杂,不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及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式伺服电动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式伺服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件,与控制部件连接的伺服电机,电机座,第一法兰和缸体,所述电机座内设置有联轴器,所述电机座与第一法兰通过螺栓连接,贯穿第一法兰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外侧设置有固定滚珠丝杠的轴承,所述滚珠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丝杆螺母和活塞杆,所述丝杆螺母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受丝杆螺母作用进行直线运动,所述丝杆螺母的另一端通过滚珠丝杠、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缸体外侧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用于固定伺服电动缸。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法兰与丝杆螺母间,以及第二法兰与丝杆螺母间分别设置有缓冲垫块。

优选的是,所述轴承与联轴器间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两侧分别安装有弹性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不存在精度损失,活塞杆通过丝杆螺母、滚珠丝杠、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作用于外界待驱动部件,结构稳定,牢固;操作方式简单,环保,无污染,安全,节约能源,寿命长,免维护;速度,加速度高;刚性、承载能力、抗冲击载荷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直线式伺服电动缸使用电力驱动,与控制部件连接,实现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闭环伺服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01mm;

3)本实用新型直线式伺服电动缸定位精度高,定位控制简单;

4)本实用新型直线式伺服电动缸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便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式伺服电动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伺服电机1,电机座2,第一法兰3,缸体4,联轴器5,螺栓6,滚珠丝杠7,轴承8,丝杆螺母9,活塞杆10,第二法兰11,阻挡块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直线式伺服电动缸,包括伺服电机1,电机座2,第一法兰3和缸体4,所述电机座2内设置有联轴器5,所述伺服电机1与联轴器5连接,所述电机座2与第一法兰3通过螺栓6连接,所述第一法兰3内安装有轴承8,贯穿第一法兰3设置有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外侧设置有轴承8,第一法兰3与丝杆螺母9间,以及第二法兰11与丝杆螺母9间分别设置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的设置防止存在的间隙带来晃动而带来磨损,影响使用寿命,轴承8与联轴器5间安装有阻挡块12,阻挡块12两侧设置有弹性橡胶圈,阻挡块12的设置减少轴承8的振动,提高伺服电动缸运行时的稳定性,所述缸体4内设置有丝杆螺母9和活塞杆10,所述丝杆螺母9通过滚珠丝杠7、联轴器5与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丝杆螺母9与活塞杆10连接,所述活塞杆10受丝杆螺母9作用进行直线运动,所述缸体4外侧连接有第二法兰11,所述第二法兰11用于连接外界待驱动部件。

其中伺服电机1与PLC连接,实现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闭环伺服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01mm。

工作原理:通过PLC启动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正反旋转运动通过联轴器5带动滚珠丝杠7进行正反旋转运动,滚珠丝杠7作用于丝杆螺母9,丝杆螺母9和活塞杆10连接,伺服电机1的正反旋转运动通过丝杆螺母9转换为活塞杆10的往返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外界部件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