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定子冲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619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定子冲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冲片,属于电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主要由定子绕组和转子及支撑其旋转的轴承组成。定子绕组是由铜线线圈在具有多个槽的定子冲片上绕制而成。定子冲片的槽数为3的倍数,其数量一般设计为12个以上。当电动机的功率和体积要求很小时,由于定子冲片的槽的数量很多,其面积将随之变的很小,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如定子冲片在开槽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线圈下线不方便,槽满率较低等。从而影响电动机的性能指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槽数量少、开槽方便、下线方便的电动机定子冲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定子冲片,旨在提供一种定子槽数量少、开槽方便、下线方便的电动机定子冲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机定子冲片,包括齿部1、轭部2、绕线槽3、靴部4和槽口5;

所述电动机定子冲片的外径与内径的比值为(1.580±0.002):1;

齿部1的宽度与轭部2的厚度的比值为(6.4~6.6):(4.4~4.6),即齿部1的宽度是轭部2的厚度的1.44±0.06倍;

靴部4的厚度为1.3mm±0.1mm;槽口5的宽度为2.5mm±0.02mm;所述绕线槽3的数量为6。

作为优选,所述定子冲片的外径与内径的比例为1.58:1;

所述齿部1的宽度与轭部2的厚度的比例为6.5:4.5,即齿部1的宽度是轭部2的厚度的1.44倍;

所述靴部4的厚度为1.3mm;

所述槽口5的宽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机定子冲片,采用JMAG分析软件,利用磁通量损失少则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原理,通过有限元优化方法确定并优化了的各关键尺寸,可以提高电动机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得在相同体积情况下,与使用多槽定子冲片的电动机相比输出功率更高,可提高2~3个百分点,且在制造时更容易开槽、下线,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分别表示:1—齿部,2—轭部,3—绕线槽,4—靴部,5—槽口,A—定子冲片的外径,B—定子冲片的内径,C—齿部宽度,D—轭部厚度,E—靴部厚度,F—槽口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动定子冲片,包括:齿部1、轭部2、绕线槽3、靴部4和槽口5,

所述定子冲片的外径与内径的比值为(1.580±0.002):1;

齿部1的宽度与轭部2的厚度的比值为(6.4~6.6):(4.4~4.6),即齿部1的宽度是轭部2的厚度的1.44±0.06倍;

靴部4的厚度为1.3mm±0.1mm,槽口5的宽度为2.5mm±0.02mm;所述绕线槽3的数量为6。

通过应用有限元优化方法确定并优化了的各关键尺寸。针对定子冲片的外径A和内径B的比例,齿部1的宽度C和轭部2的厚度D的比例,靴部4的厚度E及槽口5的宽度F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并制作样机进行验证,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

所述关键尺寸为:定子冲片的外径/定子内径=A/B=55/34.8=1.58,同时,齿部1的宽度/轭部2的厚度=C/D=6.5/4.5=1.44,即所示齿部1的宽度为轭部2的厚度的1.44倍,靴部4的厚度E=1.3mm,槽口5的宽度F=2.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机定子冲片,通过有限元优化方法所确定的各关键尺寸可以提高电动机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得在相同体积情况下,与使用多槽定子冲片的电动机相比输出功率更高,可提高2~3个百分点,且在制造时更容易开槽、下线,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