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矩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5089阅读:17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矩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矩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作为动力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同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标准化、系列化的定转子等分装部件产品可供用户选择,用以满足不同行业和特殊工况下的要求。现在市场上的成品电机多为生产线装配,需要有完善的工装设备来完成一些复杂的装配工艺,如避免定子与转子装配过程中因磁力吸在一起,同时轴承的游隙和预紧力的调整与加载需要有可靠的数据和实施方法。

但是,为满足特殊工况或者节省成本而选用分装电机的用户,需要自行设计定转子的安装框架结构。而电机框架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轴承的游隙和预紧力的调整与加载,装配工艺和专用工装设计等问题,对单件小批量的电机生产厂家来说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力矩电机结构,包括外壳体、电机轴、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外壳体前端面上安装轴承座,所述外壳体的后端面上安装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底部安装成组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电机定子通过定子端盖固定在外壳体内,所述电机轴上安装电机转子、转子固定套和转子固定端盖,所述轴承支座的内孔内装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支座内孔上开有环形槽,槽内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内环套在深沟球轴承外圈上,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内圈装有锥形套,所述锥面套内圈在电机轴的锥形轴段上,所述轴承支座的外断面上固定安装编码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前端面上安装轴承内端盖、内毛毡密封圈、轴承外端盖和外毛毡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固定在电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子通过转子固定端盖固定在转子固定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座内孔上的环形槽深度为橡胶圈厚度的0.8倍,宽度为橡胶圈宽度的1.4倍。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座上安装编码器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结构既保证了电机轴与外壳体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精度,又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对单件小批量的电机生产厂家来说比较困难的设计和装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力矩电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轴承座、3-轴承内端盖、4-内毛毡密封圈、5-轴承外端盖、6-外毛毡密封圈、7-角接触球轴承、8-电机轴、9-电机定子、10-定子端盖、11-电机转子、12-转子固定套、13-转子固定端盖、14-轴承支座、15-橡胶圈、16-深沟球轴承、17-锥形套、18-编码器、19-编码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力矩电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一种力矩电机结构,包括铝质外壳体1,外壳体1前端面上安装轴承室,轴承室包括轴承座2、轴承内端盖3、内毛毡密封圈4、轴承外端盖5和外毛毡密封圈6,成组的角接触球轴承7背靠背安装于轴承室内,成组角接触球轴承7出厂时已调整好内外圈端面尺寸差,使用时只需贴紧两个轴承的内外圈即能达到合适的预紧力和游隙,该组轴承内圈连接电机轴8并通过圆螺母压紧固定,外圈由轴承内端盖3和轴承外端盖5压紧固定,安装成组的角接触球轴承7能够保证电机轴8与外壳体1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精度,降低了电机定子9和转子组件的装配难度,能有效限制电机轴8的轴向窜动;电机定子9装在外壳体1内,通过螺钉压紧定子端盖10产生的端面摩擦力使其固定在外壳体1上,转子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轴8上,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转子11、转子固定套12和转子固定端盖13,电机转子11装在转子固定套12上,通过螺钉压紧转子固定端盖13产生的端面摩擦力实现固定;铝质轴承支座14安装在外壳体1的后端面上,轴承支座14的内孔内装有深沟球轴承16,轴承支座18内孔上开有环形槽,槽内装有橡胶圈15,橡胶圈15的内环套在深沟球轴承16的外圈上,可防止轴承跑外圈,轴承支座18内孔上的环形槽深度为橡胶圈15厚度的0.8倍,宽度为橡胶圈15宽度的1.4倍;锥形套17外圈与深沟球轴承16的内圈配合,锥形套17的后部装有圆螺母,通过圆螺母的压紧力将锥形套17固定在电机轴8的锥形轴段上,同时由锥形套17的涨紧变形实现深沟球轴承16的内圈过盈固定,该结构降低了因轴承内外面配合要求所带来的装配难度。

编码器18固定在轴承支座14的外端面上,其旋转轴通过抱紧结构固定在电机轴8的后端,编码器18用于对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测量与控制,编码器罩19安装在轴承支座14上,能够隔绝对编码器18的损坏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电机轴前端采用成组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安装的支撑形式,使得电机前端装配后就能保证了电机轴与外壳体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精度,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电机转子安装时因磁力而吸在电机定子上的问题。同时,成组角接触球轴承出厂前已由厂家调整好游隙和预紧力,用户安装时只须贴紧两轴承的内外圈端面就能达到设计要求。此结构简化了轴承游隙和预紧力参数的选择,有效限制了电机的轴向窜动量。

本实用新型电机结构的电机后端支撑轴承采用锥形套涨紧的方式安装在电机轴上,即实现了轴承内圈与轴的过盈配合,也降低了因轴承内外面配合要求所带来的装配难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