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38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功,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广义的说,风能也是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被开发使用,传统的风力发电机是通过风力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带动中杆转动,中杆通常是通过轴承固定在发电机外壳内,由于中杆是与轴承内环相互固定的,轴承的内外环之间通过滚珠的滚动摩擦及金属滑动摩擦来实现风机转动,摩擦系数较大,降低了风机的风能利用率,而且,现有线圈,在切割磁场过程中随着转速的增大产生的反向电动势逐渐增大,容易在线圈中产生涡流场,线圈中的电流增大使得导线的热阻增加,另外,现有线圈在手工或者是机器绕线过程容易损伤线圈的漆包层,不容易检测,产品不良率高,线圈的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第一磁轭层、永磁体块、柱体轴承、第二磁轭层、磁轭条、激光烧结陶瓷层、中杆和印刷线圈层,所述电机外壳内设置有第一磁轭层和第二磁轭层,所述第一磁轭层的内圈设置有永磁体块,所述电机外壳内设置有一通向电机外壳外部的中杆,所述中杆通过柱体轴承固定在第二磁轭层上,进而固定在电机外壳内,所述中杆位于电机外壳内的部分还设置有一磁轭条,所述磁轭条外部设置有印刷线圈层。

优选的,所述中杆的外部设置有激光烧结陶瓷层。

优选的,所述柱体轴承为无内环的,仅由轴承外环和滚珠组成,所述滚珠和中杆直接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可有效消除传统线圈在切割磁场是产生的涡流及热阻,通过印刷电路的方式可有效控制线圈层的厚度及间隙,产品不良率可有效降低,还可降低线圈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外壳、2-第一磁轭层、3-永磁体块、4-柱体轴承、41-轴承外环、42-滚珠、5-第二磁轭层、6-磁轭条、7-激光烧结陶瓷层、8-中杆、9-印刷线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方式的风力发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第一磁轭层2、永磁体块3、柱体轴承4、第二磁轭层5、磁轭条6、激光烧结陶瓷层7、中杆8和印刷线圈层9,所述电机外壳1内设置有第一磁轭层2和第二磁轭层5,所述第一磁轭层2的内圈设置有永磁体块3,所述电机外壳1内设置有一通向电机外壳1外部的中杆8,所述中杆8通过柱体轴承4固定在第二磁轭层5上,进而固定在电机外壳内1,所述中杆8的外部设置有激光烧结陶瓷层7,所述柱体轴承4为无内环的,仅由轴承外环41和滚珠42组成,所述滚珠42和中杆8直接接触,激光烧结陶瓷层7和滚珠42之间形成滚动和滑动摩擦,有效的降低摩擦系数,减少风机的启动速度,增加风机的风能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中杆的机械强度,进而大大增加了风力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所述中杆8位于电机外壳1内的部分还设置有一磁轭条6,中杆8转动的时候带动磁轭条6转动,磁轭条6转动的时候切割永磁体块3之间形成的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进行发电,所述磁轭条6外部设置有印刷线圈层9,通过多层印刷电路的方式,薄片化电路层几乎不产生涡流场,可有效消除传统线圈在切割磁场是产生的涡流及热阻,通过印刷电路的方式可有效控制线圈层的厚度及间隙,产品不良率可有效降低,还可降低线圈的制作成本。

工作原理:柱体轴承4为无内环的,仅由轴承外环41和滚珠42组成,滚珠42和中杆8直接接触,激光烧结陶瓷层7和滚珠42之间形成滚动和滑动摩擦,有效的降低摩擦系数,减少风机的启动速度,增加风机的风能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中杆的机械强度,进而大大增加了风力发电机的使用寿命,风力叶片带动中杆8转动,中杆8转动的时候带动磁轭条6转动,磁轭条6转动的时候切割永磁体块3之间形成的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进而发电,在磁轭条6外部设置有印刷线圈层9,通过多层印刷电路的方式,薄片化电路层几乎不产生涡流场,可有效消除传统线圈在切割磁场是产生的涡流及热阻,通过印刷电路的方式可有效控制线圈层的厚度及间隙,产品不良率可有效降低,还可降低线圈的制作成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