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5700阅读:1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新能源日渐得到关注,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由此,太阳能发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由于需要的占地面积较大,常常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而在可利用土地面积日益紧张的当今社会,会花费大量的成本才能实现大面的光伏发电站。另一方面,水库、湖泊、江海和海洋等水平面浪费了占地球面积71%的水上日照面积,大大限制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由此,开发出了在水平面上设置光伏发电站,有效利用的水上日照资源,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和光伏发电量,同时提高了环境质量。

但目前水上光伏发电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装置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阻断了水流在水面上的正常流通,造成水质下降的同时给支撑装置增加了阻力,加剧了电池板的晃动,降低了发电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有效解决了水质下降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漂浮装置在水中的晃动,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降低电池板的工作温度,进一步提高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包括:

浮体,其为由一定浮力的材料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浮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孔洞;底座,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其下端设置在所述孔洞并与所述孔洞连接,从而牢固地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浮体,所述底座上端向上倾斜设置有一个框架,其通过底座架空设置在所述浮体的上表面,太阳能电池板架设在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浮体悬浮在水中以支撑所述漂浮装置和所述电池板,所述电池板安装到位后,水面高度位于所述浮体上表面和所述底座上端之间,所述浮体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底座,各个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中铺设有过道板,所述浮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预留空隙。

优选的,所述孔洞开设在所述浮体宽度方向两端,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孔洞内以组成独立的底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下端以卡口的方式与所述孔洞连接,各个所述支撑杆安装就位后,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保持齐平。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孔洞内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孔洞螺纹连接,各个所述支撑杆安装就位后,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保持齐平。

优选的,所述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可调,以跟踪太阳高度角。

优选的,所述框架设置为漏孔结构,所述框架的端角对应架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电池板底面与水平面直接贯通。

优选的,所述过道板两端与所述间隙两端的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设置方式为:当电池板安装到位后且当有人员在所述过道板上进行维修时,水平面位于所述支撑杆的支撑高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浮体宽度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另一侧面对应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浮体长度方向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另一侧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凸块,以使得各个浮体相互活动连接为一整块漂浮装置。

优选的,所述浮体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装置,其连接所述浮体与地面,以固定所述浮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水流可以顺畅地从漂浮体的上面流通,提高了水域的水质;

2、减小了浮体受水面波浪的冲击力,电池板的晃动更小,电池板的有效光照面积更大,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3、电池板底面与水面距离更近,且直接贯通,有效降低了电池板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所述浮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多个所述漂浮装置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浮体1,其为由一定浮力的材料构成的长方体结构,具体可由浮筒构造而成,或用高分子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木棉浮体材料,浮体1的浮力足够支撑整个漂浮装置,所述浮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孔洞15;底座,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21,其下端设置在所述孔洞15并与所述孔洞15连接,从而牢固地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浮体1,支撑杆21用轻质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尼龙棒,同一个底座的各支撑杆21之间用固定杆连接,以稳定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向上倾斜设置有一个框架22,其通过底座架空设置在所述浮体1的上表面,太阳能电池板架设在所述框架22上,从而形成完整的水上太阳能发电漂浮装置;其中,所述浮体1悬浮在水中以支撑所述漂浮装置和所述电池板,且当所述电池板安装到位后,水面高度位于所述浮体1上表面和所述底座上端之间,也就是说水平面在支撑杆21高度区间流经所述浮体1,浮体1不阻断水流的正常流通,提高了漂浮装置所在水域的水质,同时,水平面上形成的水浪可以顺利在浮体1上端面上通过,减少了对浮体1的冲击力,稳定了整个漂浮装置,也就是说减少了电池板的晃动,有效提高了电池板接收阳光的时间,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同时,浮体1完全浸入在水中,减少了风的阻力,进一步稳定了整个漂浮装置,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所述浮体1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底座,各个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中铺设有过道板23,用于工作人员对漂浮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所述浮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预留空隙,以在浮体与浮体连接时候留下间隙,为电池板提供足够的光照面积,避免电池板之间的互相遮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孔洞15开设在所述浮体1宽度方向两端,且间隔开设,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21对应设置在所述孔洞15内,每4个支撑杆21组成一个独立的底座。

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21下端以卡口的方式与所述孔洞15连接,以使得支撑杆21可以与浮体1方便地进行装卸,同时,各个所述支撑杆21安装就位后,所述支撑杆21的上表面保持齐平,使得底座的上表面保持水平,便于电池板的安装到位,使其在太阳高度角上对准太阳,提高发电效率。

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21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孔洞15内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21与所述孔洞15螺纹连接,以使得支撑杆21可以与浮体1方便地进行装卸,同时,各个所述支撑杆21安装就位后,所述支撑杆21的上表面保持齐平,使得底座的上表面保持水平,便于电池板的安装到位,使其在太阳高度角上对准太阳,提高发电效率。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框架22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可调,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电池板以在太阳高度角方向实时跟踪太阳,增加电池板的接收光线强度,提高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22设置为漏孔结构,所述框架22的端角对应架设在所述支撑杆21上,以使所述电池板底面与水平面直接贯通。如图1和3所示,框架22中间与水平面直接相通,且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池板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道板23两端与所述间隙两端的底座连接,间隙的距离保证相邻两块电池板不会相互遮挡,同时,过道板23的宽度足够维护人员顺利通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21的长度设置方式为:当电池板安装到位后且当有人员在所述过道板23上进行维修时,浮体1的浮力足够支撑整个漂浮装置,水平面位于所述支撑杆21的支撑高度之间。

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浮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1,另一相对侧面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凸块14,如图2所示,所述浮体1长度方向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2,另一相对侧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凸块13,以使得各个浮体1相互活动连接为一整块漂浮装置,如图4所示,各个浮体之间的第一凹槽11与第一凸块14相互卡设连接,各个浮体之间的第二凹槽12与第二凸块13相互卡设连接,依次类推,若干块浮体可以拼接成为一块大型的漂浮装置,发电量更大,且稳定性更好,各块电池板之间不会相互遮挡,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在相互连通的过道板23上自由行走,进行维护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若干块所述浮体1连接成大型漂浮装置后,其外周设置有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在漂浮装置的四周连接有一个锁绳,其连接在漂浮装置与地面之间,以固定整个漂浮装置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不会随水流飘动,同时减少晃动。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水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漂浮装置,水流可以顺畅地从漂浮体的上面流通,提高了水域的水质;同时减小了浮体受水面波浪的冲击力,电池板的晃动更小,电池板的有效光照面积更大,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电池板底面与水面距离更近,且直接贯通,有效降低了电池板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