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707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产品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而智能机器人就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智能机器人是以电能作为能源基础,因此在电能消耗后需及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充电,现有中有较多机器人充电桩桩装置,但其设置模式过于单一,其内的导电部分相对设置靠外,这些导电部分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由于金属杆件能够导电,人为意外接触后,易诱发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基座,且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中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转槽左端面中间处设置有左右延长且通连所述转槽的滑行腔,所述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滑行板,所述转槽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板,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与所述转板固定连接的凸出环,所述凸出环上下相称设置有卡紧孔,所述环形槽右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通连外侧且与所述卡紧孔相配合的通连孔,所述转板中间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腔通连的通连槽,所述转板中还上下相称设置有第一插紧槽,所述转槽左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相配合的第二插紧槽,所述第二插紧槽上下端壁中安装有电触头;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通连槽相配合的推送板,所述充电端头中上下相称设置有且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和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侧,所述第一滑行槽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之前设置有接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紧孔配合的卡轴,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以及第二插紧槽相配合的插紧杆,所述接连槽中滑行安装有接连臂,所述接连臂固定连接所述卡轴和插紧杆,所述第一滑行槽外侧端壁中还设置有通连外侧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轴固定连接的凸出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行槽右端壁中还设置有导送槽,所述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凸出块固定连接的封闭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扭动簧,所述扭动簧一端与所述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出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行腔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行板固定连接的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板和插紧杆左端均设置有斜切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轴、凸出块以及接连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板的长度与所述通连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紧杆的长度与述第二滑行槽的长度之差等于所述推送板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扭动簧的作用下,所述通连槽与所述滑行腔对准,而在所述弹条的作用下,所述滑行板被向右顶压而伸入到所述通连槽中,所述滑行板伸入到通连槽中时可限制所述转板的转动,由于所述转板上的第一插紧槽与所述第二插紧槽错开,从而所述转板将所述第二插紧槽与外界隔断,而所述电触头不与外界通连,即使误将金属杆件或者金属片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槽中也无法接触到电触头,因此,金属杆件不会带电,人为意外接触后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使用时,将所述插紧杆和所述推送板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槽和通连槽中,当所述插紧杆左端面与所述转槽左端壁相抵时,将所述充电端头转动90°,而后利用所述凸出块将所述卡轴向左推动,所述卡轴向左滑动时会插入到所述通连孔和卡紧孔中,从而限制所述转板转动,而所述卡轴还可带动所述插紧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紧槽中并与所述电触头接触,所述电触头将电力传输至所述插紧杆,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

充电完成后,直接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即可,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后,所述充电插口在所述扭动簧以及弹条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使用十分方便,其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充电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充电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推送板插入到通连槽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充电插口相对转板逆时针转动9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充电插口相对转板逆时针转动9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插紧杆插入到第二插紧槽中并与电触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体10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21,所述充电桩体10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基座101,且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102,所述防雨棚102用于在雨雪天气下,对所述充电桩体10进行遮挡防护,从而增加使用寿命,所述充电桩体10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21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11,所述充电插口11右端面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中设置有环形槽12,所述转槽左端面中间处设置有左右延长且通连所述转槽的滑行腔20,所述滑行腔20中滑行安装有滑行板18,所述转槽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板16,所述环形槽12中安装有与所述转板16固定连接的凸出环14,所述凸出环14上下相称设置有卡紧孔15,所述环形槽12右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通连外侧且与所述卡紧孔15相配合的通连孔30,所述转板16中间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腔20通连的通连槽33,所述转板16中还上下相称设置有第一插紧槽17,所述转槽左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17相配合的第二插紧槽31,所述第二插紧槽31上下端壁中安装有电触头32;所述充电端头21左端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通连槽33相配合的推送板29,所述充电端头21中上下相称设置有且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35和第二滑行槽36,所述第二滑行槽36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35内侧,所述第一滑行槽35与所述第二滑行槽36之前设置有接连槽23,所述第一滑行槽35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紧孔15配合的卡轴27,所述第二滑行槽36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17以及第二插紧槽31相配合的插紧杆28,所述接连槽23中滑行安装有接连臂22,所述接连臂22固定连接所述卡轴27和插紧杆28,所述第一滑行槽35外侧端壁中还设置有通连外侧的第三滑行槽26,所述第三滑行槽26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轴27固定连接的凸出块2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三滑行槽26右端壁中还设置有导送槽34,所述导送槽34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凸出块25固定连接的封闭条24,所述封闭条24可防止在所述凸出块25向左推动时所述插紧杆28右端与外界通连。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环形槽12中安装有扭动簧13,所述扭动簧13一端与所述环形槽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出环14固定连接,所述扭动簧13用以使所述通连槽33与所述滑行腔20对准。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行腔20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行板18固定连接的弹条19,所述弹条19用以将所述滑行板18向右顶压而伸入到所述通连槽33中,从而可防止所述转板16发生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推送板29和插紧杆28左端均设置有斜切面289,从而方便所述推送板29和插紧杆28分别插入到所述通连槽33和第一插紧槽17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卡轴27、凸出块25以及接连臂22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推送板29的长度与所述通连槽33的深度相同,从而所述推送板29完全插入到所述通连槽33中时能够将所述滑行板18顶出所述通连槽33。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紧杆28的长度与述第二滑行槽36的长度之差等于所述推送板29的长度,从而所述插紧杆28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行槽36右端面相抵时,所述插紧杆28左端面与所述推送板29左端面齐平。

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件21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卡轴27完全收缩在所述第一滑行槽35中,所述插紧杆28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行槽36右端面相抵,而所述插紧杆28左端面与所述推送板29左端面齐平;

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11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扭动簧13的作用下,所述通连槽33与所述滑行腔20对准,而在所述弹条19的作用下,所述滑行板18被向右顶压而伸入到所述通连槽33中,所述转板16上的第一插紧槽17与所述第二插紧槽31错开,从而所述转板16将所述第二插紧槽31与外界隔断,而所述电触头32不与外界通连。

需要对机器人充电时,将所述插紧杆28和所述推送板29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槽17和通连槽33中,当所述插紧杆28左端面与所述转槽左端壁相抵时,所述推送板28将所述滑行板18向左推动到所述滑行腔19中而离开所述通连槽33,此时将所述充电端头21转动90°,所述所述充电端头21转动90°时,所述卡轴27与所述通连孔30对准,所述卡紧孔15与所述通连孔30对准,而后利用所述凸出块25将所述卡轴27向左推动,所述卡轴27向左滑动时会插入到所述通连孔30和卡紧孔15中,而所述卡轴27还可带动所述插紧杆28插入到所述第二插紧槽31中并与所述电触头32接触,所述电触头32将电力传输至所述插紧杆28,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

充电完成后,直接将所述充电端头21向右拔出即可,所述充电端头21向右拔出后,所述充电插口11在所述扭动簧13以及弹条19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扭动簧的作用下,所述通连槽与所述滑行腔对准,而在所述弹条的作用下,所述滑行板被向右顶压而伸入到所述通连槽中,所述滑行板伸入到通连槽中时可限制所述转板的转动,由于所述转板上的第一插紧槽与所述第二插紧槽错开,从而所述转板将所述第二插紧槽与外界隔断,而所述电触头不与外界通连,即使误将金属杆件或者金属片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槽中也无法接触到电触头,因此,金属杆件不会带电,人为意外接触后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使用时,将所述插紧杆和所述推送板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紧槽和通连槽中,当所述插紧杆左端面与所述转槽左端壁相抵时,将所述充电端头转动90°,而后利用所述凸出块将所述卡轴向左推动,所述卡轴向左滑动时会插入到所述通连孔和卡紧孔中,从而限制所述转板转动,而所述卡轴还可带动所述插紧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紧槽中并与所述电触头接触,所述电触头将电力传输至所述插紧杆,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

充电完成后,直接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即可,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后,所述充电插口在所述扭动簧以及弹条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使用十分方便,其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