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68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振动电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现有的振动电机包括外壳、盖设于外壳上的盖板、邻近外壳设置的配重块、邻近盖板设置的配重块、线圈,以及支撑线圈的线圈支架。在安装时,首先将线圈支架焊接在盖板上,且线圈支架与盖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随后将第二配重块穿设于预留空间中,同时将第一配重块安装于外壳内;最后将第一配重块与第二配重块卡合,并将外壳与盖板彼此焊接。

在该振动电机的装配过程中,第二配重块从线圈支架的下方穿设于线圈支架与盖板之间,难度非常大,导致电机的装配效率与产品良率较低。另外,为方便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装配与焊接,需要在盖板上开孔,这将导致盖板的强度降低,且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电机,使得大大简化了装配工序且降低了装配难度,从而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盖合形成容置腔的盖板、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振动组件的弹性组件;所述外壳包括底壁以及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以及支撑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的安装架,以及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侧壁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且与所述侧壁形成避让空间的阶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阶梯部且贴合于所述侧壁上的支架固定部;所述支架固定部与所述侧壁焊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的弹性固定部、位于所述弹性固定部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振动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弹性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弹性臂,以及连接所述弹性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弹性臂;所述弹性固定部穿过所述避让空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电机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弹性固定部的靠近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远离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的多个挡块。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沿平行于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动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壁焊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线圈和所述线圈支架之间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承载部,以及与所述承载部连接的延伸臂;所述线圈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

所述线圈支架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卡设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延伸臂贴合。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臂包括从所述承载部沿远离所述线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部、与所述弯折部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的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弯折部和所述支撑臂的连接部;所述支撑臂容纳于所述间隙内,并抵靠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支撑臂还与所述延伸部贴合。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沿朝向所述盖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贴合于所述盖板上,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第一配重块和容纳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内的第一磁钢,以及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第二配重块和容纳于所述第二配重块内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磁间隙,所述线圈支架将所述线圈支撑于所述磁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电机通过将线圈支架固定在外壳的侧壁上,使第二配重块无需通过穿设的方式安装于线圈支架与盖板之间形成的安装间隙,大大减小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振动电机的整体装配效率与产品良率;并且盖板无需开孔来使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彼此固定,保证了盖板的强度与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振动电机的一个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振动电机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振动电机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定子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的定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如图1至3所示,振动电机包括:外壳1、与外壳1盖合形成容置腔的盖板2、收容于容置腔内的定子组件3和振动组件4,以及弹性支撑振动组件4的弹性组件5。

其中,外壳1大体上包括底壁11以及围绕该底壁11设置的侧壁12。其中,该侧壁1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从该底壁11沿朝向盖板2的方向弯折形成。其中,该侧壁12大体上可包括沿平行于振动组件4的振动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121,以及连接两个第一壁121且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122。本实施方式中,定子组件3包括线圈31以及支撑线圈31的线圈支架32。线圈支架32包括用于放置线圈31的安装架321,以及与安装架321连接的固定架322。其中,该固定架322固定焊接于该侧壁12上。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固定架3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3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壁121焊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这样的固定架322,且固定架322也可以与第二壁122焊接。

其中,每一固定架322分别包括与安装架321连接的且与外壳1的侧壁12形成避让空间的阶梯部3221,以及与阶梯部3221连接且贴合于侧壁12上的支架固定部3222;其中,该支架固定部32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侧壁1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支架固定部3222也可以例如通过胶水粘接等其他方式固定于该侧壁12上。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弹性组件5包括与侧壁12固定连接的弹性固定部51、位于弹性固定部51两侧并分别与振动组件4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部52和第二夹持部53、连接弹性固定部51和第一夹持部52的第一弹性臂54,以及连接弹性固定部51和第二夹持部53的第二弹性臂55。其中,弹性固定部51穿过避让空间。

另外,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还包括固定于弹性组件5上的多个挡块6。其中,在弹性固定部51的靠近振动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上述挡块6,且第一夹持部52和第二夹持部53上远离振动组件4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上述挡块6。该挡块6可用于在振动组件4的振动过程中避免振动组件4或弹性组件5直接碰撞到该外壳1的第一壁121上,进而延长该振动组件4和弹性组件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该振动组件4包括设置于底壁11和线圈31之间的第一配重块41、容纳于第一配重块41内的第一磁钢411和设置于第一配重块41的第一导磁板412。该振动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线圈支架32和盖板2之间的第二配重块42、容纳于第二配重块42内的第二磁钢421和设置于第二配重块42的第二导磁板422。其中,第一磁钢411和第二磁钢421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磁间隙,线圈支架32将线圈31支撑于磁间隙内。

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5,该线圈支架32还包括支撑臂323。其中,支撑臂323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架322固定连接,另一端卡设于外壳1上,由此可进一步加强支撑臂323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定子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线圈31和线圈支架32之间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的电路板33。其中,电路板33包括设置于安装架321上的承载部331,以及与承载部331连接的延伸臂332。线圈31承载于承载部331上。

其中,线圈31包括两条引出线,且承载部331上靠近线圈3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焊盘3311;引出线焊接在焊盘3311上,由此实现线圈31与电路板33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对焊盘3311的数目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延伸臂332包括从承载部331沿远离线圈3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部3321,与弯折部3321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的延伸部3322,以及连接弯折部3321和延伸部3322的连接部3323。支撑臂323容纳于间隙内,并抵靠在连接部3323上,且支撑臂323还与延伸部3322贴合,使得延伸臂332可以依靠支撑臂323支撑,从而增强了延伸臂332的刚性。在本实施例中,该延伸臂332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贴合于支撑臂323;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延伸臂332与支撑臂323的固定方式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3还包括自延伸部3322沿朝向盖板2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部333。连接端部333贴合于盖板2上,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接收外部电路的信号。

在安装时,可将安装好第一磁钢411与第一导磁板412的第一配重块41安装在外壳1上。随后,定子组件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外壳1的侧壁12上。随后将第二配重块42与第一配重块41固定。最后将盖板2与外壳1焊接。

该种装配方式中,该线圈支架固定在外壳的侧壁上,使第二配重块无需通过穿设的方式安装于线圈支架与盖板之间形成的安装间隙,大大减小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振动电机的整体装配效率与产品良率;并且盖板无需开孔来使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彼此固定,保证了盖板的强度与密封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