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366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目前,大型露天矿大量使用橡套电缆给主采设备、疏干排水系统等设备供电,因此矿用高压电缆是露天矿生产设备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露天矿的生产与安全。由于矿用高压电缆的使用环境相对恶劣,容易导致矿用高压电缆破损,如电缆绝缘皮划伤、电缆绝缘片老化、电缆绝缘受潮等,因此需要对破损的矿用高压电缆进行修补,修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热缩修复,另一种是通过灌胶对高压电缆进行冷补。热缩修复需要加热修复带,提供加热装置,工艺比较复杂,而采用灌胶的冷补方式只需要对高压电缆的破损处进行灌胶即可完成修补过程,因此对高压电缆的修补方式通常采用这种冷补方式。但是,由于矿用高压电缆的直径通常比较大,长度也比较长,一般都在300米以上,因此对高压电缆的修补无法在室内完成,需要将高压电缆搬移到室外进行修补。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室外条件通常比较简陋,在对高压电缆进行冷修补时,通常只能将高压电缆放置地面上,然后通过灌胶装置进行修补,由于地面的不平整以及高压电缆较长且不易弯曲,无法对高压电缆进行固定安装,造成对破损的高压电缆进行修补时不方便,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对破损的高压电缆进行修补时无法固定高压电缆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两个用于固定电缆的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水平方向的左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所述第一半圆板与所述第二半圆板销轴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板与所述第二半圆板之间形成固定所述电缆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一角与所述第二半圆板连接,所述三角支架的另外两个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扣,所述第二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轴扣相对应的第二销轴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三销轴扣,所述第二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销轴扣相对应的第四销轴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板、所述第一销轴扣和所述第三销轴扣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半圆板、所述第二销轴扣和所述第四销轴扣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第一销轴扣和第二销轴扣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储物箱。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底座的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两个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水平方向的左右端,当需要对电缆进行修补时,将电缆固定在两个夹持装置上,使破损的电缆固定在两个夹持装置之间,便于修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缆固定装置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1和两个用于固定电缆的夹持装置12,两个所述夹持装置12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11水平方向的左右端。

具体的,底座11的采用长度为100-200毫米、宽度为50-80毫米、厚度为5毫米的钢板制成,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也可以对底座1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相应调整,使电缆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夹持装置12上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装置12包括第一半圆板121和第二半圆板122,所述第一半圆板1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板122销轴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板1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板122之间形成固定所述电缆的通孔123。

具体的,第一半圆板121位于第二半圆板122的上方,第一半圆板121与第二半圆板122组成空心管状结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第一半圆板121与第二半圆板122通过销轴固定在一起,通孔123的直径为50-120毫米,长度为10毫米,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如果通孔123的直径大于电缆的直径时,可通过在通孔123内填充橡胶缓冲物,使电缆能够固定在通孔123内,防止电缆脱落或者跑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三角支架13,所述三角支架13的一角与所述第二半圆板122连接,所述三角支架13的另外两个角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

具体的,三角支架13为等腰三角形,夹持装置12通过第二半圆板122与三角支架13的顶角连接,第二半圆板122与三角支架13的顶角焊接,三角支架13的底边与底座11焊接。通过三角支架既可以支撑夹持装置,也可以增加夹持装置的高度,便于对破损的电缆进行修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板121沿轴向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扣1211,所述第二半圆板122沿轴向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轴扣1211相对应的第二销轴扣1221。通过第一销轴扣、第二销轴扣与销轴配合,使夹持装置的两侧面封闭,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当中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板121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三销轴扣,所述第二半圆板122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销轴扣相对应的第四销轴扣。

具体的,第三销轴扣与第一销轴扣1211成镜像对称,第四销轴扣与第二销轴扣1221成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半圆板121、所述第一销轴扣1211和所述第三销轴扣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半圆板122、所述第二销轴扣1221和所述第四销轴扣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板121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半圆板122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铰接。

具体的,为了节约开模次数,降低成本,所述第一半圆板121、第二半圆板122、第一销轴扣1211和第二销轴扣1221一体成型。通过将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面铰接,在打开夹持装置时,只需打开第一销轴扣和第二销轴扣即可将电缆安装到夹持装置内,防止第一半圆板在使用过程当中容易丢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储物箱14。

具体的,储物箱14用于存放维修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既可以将底座11设置一凹槽形成储物箱14,也可以在底座11内设置一抽屉形成储物箱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底座11的支撑架15。

具体的,在底座11的四周设置支撑架15,用于支撑底座11,防止底座11受潮。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的使用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如图3所示,将损坏的电缆16两端放置在通孔123内,调整电缆16使电缆16的损坏部分处于两个夹持装置12之间,并通过销轴与第一销轴扣1211和第二销轴扣1221配合,使电缆16固定在夹持装置12上,然后将灌胶装置17放置在两个夹持装置12之间的底座11上,并将电缆16的损坏部分放置在灌胶装置17的圆孔171内,为了使电缆16的四周灌胶厚度均匀,调整灌胶装置17的高度,使圆孔171的中心与通孔123的中心对焦,然后通过灌胶装置17的灌胶口172对电缆的损坏部分进行灌胶,从而完成电缆16的修补。

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水平方向的左右端,当需要对电缆进行修补时,将电缆固定在两个夹持装置上,使破损的电缆固定在两个夹持装置之间,便于修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用户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