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36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枢漆包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



背景技术:

漆包线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是在金属导体线表面加工一层薄薄的高强度绝缘漆层,绝缘漆层起到金属与外界绝缘的作用,金属导体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漆包线按规格既可加工成比发丝还细的毛丝线,也可加工成像拇指般粗的纱包线,漆包线主要用于绕制电磁线圈的金属导线,也称电磁线,漆包线是电机、电器、无线通讯、电子仪表电磁绕组的主要和关键原材料。

漆包线在制作电机的电枢时,线圈的连接端都需要脱漆这一加工步骤,现有的漆包铜线脱漆工序分为三种,一种是化学反应使铜线两端的漆去掉,但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此方法公祖效率比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2、化学药水在除漆的同时,还会对铜线的本体产生一定腐蚀作用,影响了漆包铜线的产品质量;3、使用化学药水有腐蚀性,对人体及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环保性比较差;第二种是采用工人手工刀片刮和细砂纸磨的方法进行脱漆,该方法的缺点是对工人的手感、熟练度要求非常高,另外剥漆跨度大的场合,工人师傅的操作难度加大,因此效率不高,而且人工剥漆的过程中存在绝缘漆层去除不彻底、容易损伤金属丝的缺点;第三种是采用剥漆机进行剥漆,例如专利“CN101340049A”公开的一种剥漆机,该机通过扁铜线深入第一剥漆轮和第二剥漆轮之间的间隙里,有粗糙表面的第一剥漆轮和第二剥漆轮在机械传动装置的高速转动下,使扁铜线的两侧受粗糙表面的摩擦而将漆包扁铜线上的漆去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剥漆的过程中不损伤金属表面,但是该设备采用人工手持进行漆包线剥漆,由于线圈的连接端去漆时都是在制造电枢的过程中,电枢的重量根据电机功率的不同而不同,当遇到大功率的电枢接线端的去漆时,工人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效率特别低,并且去漆的过程中电枢一直处于移动状态用于不同位置去漆和确认漆膜是否去除干净,人工不但承载电枢的重量,还要判断将铜线送入剥漆机的长度,因此送入的精度比较差,很容易导致去漆不均匀或过度剥漆损伤铜线本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采用手持方式进行电枢线圈连接端去漆工序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去漆的过程中电枢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工人不但承载电枢的重量,还要判断将铜线送入剥漆机的长度,送入精度差,很容易导致去漆不均匀或过度剥漆损伤铜线本体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包括机架、剥漆装置和电枢,剥漆装置位于机架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剥漆工装,所述剥漆工装位于机架和剥漆装置的前方,电枢的下方,用于承载电枢的重量,所述剥漆工装包括支架、移动部件和底座,所述支架通过滚动部件安装在底座上,支架可以沿底座前后移动,从而使电枢靠近或离开剥漆装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移动部件包括滚动体、安装座、轴承和导向装置,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滚动体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滚动体沿导向装置前后移动。

在此基础上,所述滚动体为滚轮,其外形的侧面为V字形。

在此基础上,所述导向装置为角钢,角钢的直角边向上,与滚动体的V形侧面配合,实现对滚动体的导向。

在此基础上,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上限位和水平限位装置,所述底板与基础相连,所述水平限位装置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用于对滚动体水平移动距离限位,所述上限位安装在水平限位装置上,用于对滚动体向上移动距离限位。

在此基础上,所述水平限位装置包括L型座和防撞块,所述L型座安装在底板,所述防撞块安装在L型座上,用于对支架的限位进行缓冲。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撞块为圆柱形的聚氨酯棒,圆柱形的中心有一个安装阶梯孔。

在此基础上,所述支架包括平台和骨架,所述骨架与移动部件相连,所述平台位于骨架的上方,用于承载电枢。

在此基础上,所述平台上表面有一层柔性基材,防止平台碰伤电枢的表面。

在此基础上,所述柔性基材为木板或者四氟乙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枢放置在剥漆工装上进行线圈的剥漆工作时,剥漆工装可以承担电枢的重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当需要将线圈端部伸进或者退出剥漆装置时,轻轻移动剥漆工装上部的支架,支架会在底座上前后移动,从而使线圈端部伸进或者退出剥漆装置,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线圈端部送入剥漆装置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剥漆工装侧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剥漆装置,3、剥漆工装,31、支架,311、平台,312、骨架,32、移动部件,321、滚动体,322、安装座,323、轴承,324、导向装置,33、底座,331、底板,332、上限位,333、水平限位装置,4、电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电枢线圈连接端的剥漆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剥漆装置2、剥漆工装3和电枢4,剥漆装置2位于机架1的上部,电枢4位于剥漆工装3上部,用于承载电枢4的重量,剥漆工装3和电枢4位于机架1和剥漆装置2的前方,剥漆工装3可以使电枢4靠近或离开剥漆装置2。

如图1所示,剥漆工装3包括支架31、移动部件32和底座33,支架31通过滚动部件32安装在底座33上,支架31可以沿底座33前后移动,从而使电枢4靠近或离开剥漆装置2;如图2所示,支架31包括平台311和骨架312,平台311位于骨架312的上端,用于承载承载电枢4,骨架312下端与移动部件32连接,平台311为长方向的平板结构,其上表面有一层柔性基材,防止电枢在平台311上放置或者滑动时碰伤电枢4的表面,柔性基材可以是木板或者四氟乙烯板,在平台311的另一个表面焊接有骨架312,骨架312为四方体的框架结构,由矩形管制作而成,四方体框架结构下部与机架1平行的两个横梁的长度略长,用于安装移动部件32,横梁端部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螺栓穿过连接板旋入移动部件32中,将移动部件32和支架31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移动部件32包括滚动体321、安装座322、轴承323和导向装置324,安装座322安装在支架31上,滚动体321通过轴承323安装在安装座322上,滚动体321沿导向装置324前后移动,滚动体321为滚轮,沿滚轮轴向剖开后,其外侧面为V字形,V字形侧面与导向装置324配合实现对滚轮方向的导向,滚轮的中部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轴承323,用于与安装座322连接,安装座322为一个阶梯轴,直径较大的端部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四周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安装螺纹孔,用于和支架31连接,螺纹孔的位置和尺寸与支架31上的安装孔相一致,阶梯轴的另一端未焊接安装板端部的外侧面有螺纹,螺纹与锁紧螺母配合实现对轴承323轴向定位,轴承323位于阶梯轴的轴肩和锁紧螺母之间,从而使滚动体321安装到安装座322上,沿导向装置324前后移动,沿导向装置324为角钢,反扣在底座33上,其角钢的直角位于上部,与滚动体321的V字形侧面配合实现对滚动体321的导向;如图1所示,底座33包括底板331、上限位332和水平限位装置333,底板331与基础相连,用于固定整个剥漆工装3,水平限位装置333安装在底板331的上表面,上限位332安装在水平限位装置333上,底板331为一长方形的中板,长方形表面的中部有四个贯穿上下表面的四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大小与膨胀螺钉的大小适宜,底板331通过四个安装孔与基础连接,膨胀螺钉穿过底板331上的安装孔旋入提前预制的膨胀套筒中,将底板331牢牢的固定在基础上;底板331的端部安装有水平限位装置333,水平限位装置333位于导向装置324的端部,和导向装置324在同一条直线,用于限制滚动体321水平移动的距离,水平限位装置333包括L型座和防撞块,L型座的一边有两个安装孔,用于与底板331相连,将水平限位装置333安装到底板331上,L型座另一边的中心线上有一个螺纹孔和一个光孔,螺纹孔位于光孔的下部,用于安装防撞块,防撞块为圆柱形的聚氨酯棒,圆柱形的中心有一个安装阶梯孔,螺栓穿过防撞块的阶梯孔旋入L型座螺纹安装孔中,将防撞块固定在L型座,螺栓的端部沉入防撞块的阶梯孔内,水平限位装置333限制支架移动的距离,防撞块起缓冲碰撞强度的作用,上限位332一端与机架1相连,一端与水平限位装置333L型座的光孔相连,上限位332用于限制滚动体321相上的移动范围,防止滚动体321脱离导向装置324,导致支架31移位,上限位332为一定长度的圆钢,位于滚动体321V型侧面的上部,与滚动体321V型侧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用于限制滚动体321向上的距离。

安装方法:

首先根据机架1和剥漆装置2的位置初步确定剥漆工装3的安装位置,然后将底板331放置到安装位置上,确定并标识出膨胀螺钉的位置,移开底板331,在标识位置上打膨胀螺钉底孔并嵌入膨胀套筒,将底板331放置到安装位置上,用膨胀螺钉固定好,然后将滚动体321和轴承323安装到安装座322上,将安装好的部件安装到支架31上,将导向装置324安装到底板331上,将支架31放置到导向装置324上,推动支架31水平移动,确认水平限位装置333位置是否合适,安装水平限位装置333位置,最后安装上限位332,防止支架31移位,从而将支架31和底座33连接起来。

剥漆工装3的工作原理为:

当电枢4放置在剥漆工装3上进行电枢线圈端部的的剥漆工作,剥漆工装4可以承担电枢4的重量,减少了工人手持电枢4剥漆时的劳动强度,当开始剥漆或确认剥漆效果时,需要将线圈端部送入或者退出剥漆装置2时,只需轻轻移动剥漆工装3,支架31会在底座33上前后移动,从而将线圈端部自动送入或者退出剥漆装置2,大大减轻了工人手持时劳动强度,提高了线圈端部送入剥漆装置4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成品的质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