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83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能传输成百上千安培强大电流的母线槽得到了广泛应用。最新型母线槽是以高纯度铜排为导体,导体外包裹绝缘材料,再用铝镁合金拉制的高强度型材作外壳,将电压系统中的三根相线排(ABC相排)、一根零排(N排)、一根接地保护排(PE排)组合装配成的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

由于导体中电阻及阻抗的存在,母线槽通电运行中会产生热量,母线槽各部位温度会逐渐升高,为使母线槽能安全运行,保证其各部位温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必须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我们知道,为了消除导体集肤效应的影响,导体铜排必须尽量做成扁薄的矩形形状,但由于母线槽插接箱分接单元、连接接头及装配工艺的需要,必须设置较宽的前后盖板,这样母线槽横截面就设计成了“工”字型结构。垂直安装的母线槽通电运行时铜排产生的热量从铜排侧面传导到母线槽外壳的侧板,再以传导、对流的方式散发出去。由于空气是热导率很低的绝热材料,传导散热基本没有效果。由于母线槽是垂直安装,与侧板外侧面接触的空气受热上升,使空气形成有效对流,所以垂直安装的母线槽的主要散热方式为对流散热。但由于五根导电铜排是重叠布置,而散热面仅为左、右侧板的两个外侧面,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散热效果,传统方式是在拉制母线槽侧板时在侧板外侧沿纵向加散热筋,但由于装配制作工艺的制约,散热筋只能很小,高度不超过3毫米,对提高散热效果的影响有限。由于母线槽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散发的热量有限,为使母线槽各部位温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只有减少母线槽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即减小母线槽导体铜排中流过的电流。相应的降低了铜排的利用效率,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如何在不影响装配工艺及现场抱箍安装的前提下,增大母线槽的散热面积,提高母线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铜排的导电效率、节约社会资源,一直是困扰母线槽行业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包裹绝缘材料的导电铜排,左侧板和右侧板与导电铜排前后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上设置有散热片固定孔,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设置有紧贴侧板外侧面的散热片,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片上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铆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宽度设置为128mm,左侧板、右侧板和导电铜排厚度之和为25mm。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高设置为高50mm。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散热片固定孔与散热片上固定孔用自攻螺丝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装配工艺及现场抱箍安装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母线槽的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母线槽的散热效果,改变传统母线槽散热不良的散热方式,使用相同截面的铜排制作的新型母线槽,可以流过比传统散热方式制作的母线槽更大的电流,提高了导体铜排的导电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盖板的横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母线槽前后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上固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盖板;2-后盖板;3-左侧板;4-右侧板;5-自攻螺丝;6-铆钉;7-散热片;8-导电铜排;9-前后盖板散热片固定孔;10-散热片上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安装的新型散热片式母线槽,包括前盖板1和后盖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左侧板3和右侧板4之间设置有包裹绝缘材料的导电铜排8,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与导电铜排前后设置有前盖板1和后盖板2,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上设置有散热片固定孔9,前盖板1和后盖板2之间设置有紧贴侧板外侧面的散热片7,散热片7上设置有散热片上固定孔10,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4之间通过铆钉6固定,前盖板1和后盖板2的宽度设置为128mm,左侧板3、右侧板4和导电铜排8厚度之和为25mm,散热片7的高设置为高50mm,母线槽通电运行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7,使散热片7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由于散热片7的高度远大于传统散热筋,大大增加了母线槽的散热面积,因此产生了很好的对流散热的效果,散热片7在前盖板1和后盖板2之间通过前后盖板散热片固定孔9与散热片上固定孔10用自攻螺丝5固定。

工作原理:装配母线槽之前,将前盖板1和后盖板2用模具加工散热片固定孔9,然后将母线槽各零部件按传统方法铆接装配成型,装配时前盖板1和后盖板2的散热片固定孔9注意保持上下对应,然后将按一定尺寸加工好的散热片7底部涂抹导热硅脂,使之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4外侧紧密贴合,再用四只自攻螺丝5通过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上的散热片固定孔9将散热片7固定;母线槽通电运行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7,使散热片7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产生了很好的对流散热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