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底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6996阅读:1715来源:国知局
电动底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动底盘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变电站均采用无人值守化改造,中置式开关柜在使用时,通过远方中心遥控操作断路器,进出断路器手车需要开关停电后通过变电操作人员到开关室现场使用摇柄人工将断路器手车由工作位置退出到实验位置,进行检修,送点时,变电操作人员使用摇柄人工将断路器手车由实验位置进入到工作位置。上述断路器手车的工作位置以及实验位置的进退过程需要人工手摇,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在现场无人情况下实现完整的停电送电工作。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磁离合器来实现自动化操作。但是电磁离合器存在扭矩小,体积大,推动力量小,运行时间长等缺点;人为因素在装配过程不可克服的失误情况下,电磁离合器容易超出额定负荷,发生空转易磨损失效,且安装精度要求高,不适宜在开关柜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底盘车,解决现有断路器手车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底盘车,包括,底盘车车架、定位架及丝杆;所述底盘车车架安装于所述定位架的轨道上,所述底盘车车架与所述定位架贴合的一侧安装铜制螺母,铜制螺母与所述丝杆相配合;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架连接;另一端从所述铜制螺母内旋出,并位于底盘车车架内;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车车架内,所述驱动装置的齿轮组与所述丝杆连接,当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丝杆从所述铜制螺母内旋入或旋出,使所述底盘车车架沿所述定位架的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开设外花键,所述驱动装置的终级齿轮开设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与所述定位架连接的一端套置摇柄,所述摇柄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当摇动所述摇柄时,所述摇柄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使所述底盘车车架沿所述定位架的轨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底盘车通过驱动装置,使用直流电机及齿轮组来实现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底盘车车架进行移动,具有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驱动装置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底盘车,底盘车车架101的两侧设置滑轮102,滑轮102安装于定位架103的轨道104上,使得底盘车车架101可通过滑轮102沿定位架103的轨道104进行移动。铜制螺母111安装于底盘车车架101与定位架103相贴合的一侧。丝杆105沿底盘车车架101的移动方向设置,一端安装于定位架103上,另一端从铜制螺母111内旋出,置于底盘车车架101内。丝杆与铜制螺母111配合,转动丝杆时,丝杆从铜制螺母111内旋入或旋出。在底盘车车架10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驱动装置106。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06为:直流电机1通过十字圆头螺钉2固定安装于减速箱3上,直流电机1的驱动轴4位于减速箱第一室,直流电机1的驱动轴4与第一齿轮啮合5,第一齿轮轴6穿过减速箱第一室安装于减速箱第二室内的支撑架7上,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轴6啮合。第二齿轮轴9与第一齿轮轴6平行设置,第二齿轮轴9位于减速箱的第二室内。第二齿轮轴9与第三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轴11与第四齿轮12啮合。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1及第四齿轮轴13两两平行。第三齿轮轴11及第四齿轮轴13均安装于减速箱第二室的支撑架7下。第四齿轮12与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啮合,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同步转动。第五齿轮16与离合器的第二齿轮15啮合,第六齿轮17与第五齿轮16啮合,第七齿轮18与第六齿轮17啮合。第七齿轮为驱动装置的终极齿轮,第七齿轮18开设内花键,与丝杆105的外花键相配合。直流电机1工作时,带动各齿轮转动,驱动离合器同步配合工作,带动离合器后部各级齿轮,当第七齿轮18转动时,带动丝杆105转动,当丝杆105转动时,丝杆从铜制螺母内旋入或旋出,从而使得与铜制螺母固定连接的底盘车车架101沿定位架103的轨道进行移动,实现电动过程。为保证减速箱适用于任意海拔内而保证其性能稳定。减速箱的材质选用铝合金。减速箱采用密封式设计,减缓齿轮间润滑油脂的挥发,避免低温润滑油脂的凝固脱离齿轮接触面。同时起到有效的隔尘防尘效果。同时提高抗震性能。整体布局紧密,外观精致,占用体积小,可适配于各种底盘车。完整的直齿轮啮合传动,机械效率更高。采用离合器,完全克服了传动部分与减速箱箱体之间的无用功耗。一体式设计,使得装配过程方便快捷。

如图4-5工作时,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转动,从动离合器141及钢球142在压簧143的压力作用下,通过摩擦力的带动下,随着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转动。当阻尼卡簧144的阻尼作用部145运动受阻,停止转动时,从动离合器141在阻尼卡簧144的作用下运动加速度反向,而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转动方向不变,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继续转动过程中推动钢球142爬升,使得从动离合器141克服压簧143作用力上升。当从动离合器141继续转动时,直至牙口146嵌入嵌口147内,从动离合器141转动带动齿轮座148转动,齿轮座148带动离合器的第二齿轮15转动,离合器的配合工作完成。此时离合器的第二齿轮15将传动力传出,即可进行电动操作完成手车进出。当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停止转动直至静止时,钢球142复位,压簧143推动从动离合器141向下运动,使得牙口146脱离嵌口147,完成离合器分离工作,此时当转动离合器的第二齿轮15时,由于牙口146与嵌口147脱离,齿轮座148的转动不会带动从动离合器的转动,避免手动进出车时,导致电机的驱动轴4反转受损的情况发生。上述连接方式简单,装配快捷,整体设计更加合理利于实现。并且通过更改齿轮座148和导向轴149的连接方式,通过轴销把齿轮座148和导向轴149固定销连,以及导向轴149和动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的配合关系,导向轴149另一端设置凸台150,离合器的第一齿轮受14导向轴149凸台150限制,免于脱离导向轴,安装于凸台150上,有效地克服了从动离合器141在工作过程产生的无用功耗,非传动方向有效的作用力,推动离合器的第一齿轮14和离合器的第二齿轮15挤压减速箱,在齿轮转动时,与减速箱之间摩擦产生的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一体式设计,抗干扰性能提高,各零件间尺寸精度易于控制,安装方便快捷。

驱动装置断电停止工作时,离合器自动完成分离配合过程,使得第二齿轮15和第一齿轮14分离成独立个体,即齿轮15转动时不会影响到齿轮14的状态。当摇柄107套置于丝杆,在定位架上安装摇柄107,摇柄107与丝杆105通过联锁108固定连接。摇动摇柄107时,摇柄107带动丝杆105转动,丝杆105带动第七齿轮18转动,通过齿轮组传动,最终只会带动离合器组件的第二齿轮15转动,却不能继续逆向直流电机1方向传动,从而可以轻松自如手动操作底盘车,以此来实现手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