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84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尾门撑杆配套部件,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



背景技术:

智能尾门撑杆被广泛用于车辆尾门及类似的机械部件中,而目前市面上智能尾门撑杆的线路保护套均为长度固定的塑料管套,使得智能尾门撑杆在车辆尾门上安装时需要精确测量线路与伸缩杆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否则即会造成线路裸露在管套的外部,并且塑料管套在安装时也不具密封性,不能起到防水作用,因而有必要针对这类管套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尾门撑杆的塑料护套长度固定,造成安装难度较大,且不具有防水作用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包括护线套体,所述护线套体为橡胶波纹管套,且所述护线套体的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堵头,另一端设有密封管接头;所述密封管接头与智能尾门撑杆的接线端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尾门撑杆的电路由密封堵头进入护线套体的内部,所述护线套体通过密封堵头安装在车辆尾门或车身钣金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护线套体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护线套体各处横截面的直径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采用橡胶波纹管作为护线套体,使得护线套体可根据接入智能尾门撑杆接线端线路的长度进行必要的伸展和收缩,避免线路裸露在外,进而有效降低了智能尾门撑杆在车辆尾门上安装的难度,并且通过密封堵头和密封管接头进行安装,使得线路在护线套体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护线套体、2为密封堵头、3为密封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用于智能尾门撑杆的护线套,包括护线套体1,该护线套体1采用橡胶波纹管套,并且在护线套体1的其中一端还需设置密封堵头2,另一端设置密封管接头3;同时护线套体1通过密封管接头3与智能尾门撑杆的接线端密封连接。正如图中所示的,为保证护线套体1的在车辆尾门上安装的美观性,还可将护线套体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具体为图中所示的,使护线套体1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护线套体1各处横截面的直径均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橡胶波纹管作为护线套体1,使得护线套体1可根据接入智能尾门撑杆接线端线路的长度进行必要的伸展和收缩,避免线路裸露在外,进而有效降低了智能尾门撑杆在车辆尾门上安装的难度,并且通过密封堵头2和密封管接头3进行安装,使得线路在护线套体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再参考图1所示,正如上述实施例所提到的,上述护线套在使用过程中,智能尾门撑杆的电路由密封堵头2进入护线套体1的内部,并将护线套体1通过密封堵头2安装在车辆尾门或车身钣金上,再将护线套体1通过密封管接头3与智能尾门撑杆的接线端密封连接;根据车辆尾门钣金到智能尾门撑杆接线端线路的长度,对护线套体1上的波纹进行伸展或收缩,使之与线路的长度保持一致性。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