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8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定位和防护的作用,但是现有电机外壳散热效果不是很好,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高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而且,一般电机外壳通风散热时会导致风量的损失,不能全部用于电机壳体的散热。

专利电机外壳(公开号CN204992882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体的壳体与法兰盘,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容纳定子、转子的空腔,所述壳体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由多根散热筋组成,所述散热筋与壳体平行且沿壳体外表面圆周轴向分布,所述散热筋之间呈均匀平行分布,所述散热筋截面均为半圆形;将原先的散热片改成多条散热筋,能够大大的节约电机整体的空间,同时也能够起到较为优越的散热效果,但该实用新型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散热透气性能好,避免产生高温,提高电机效率的电机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电机外壳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具有结构简单,散热透气性能好,避免产生高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外壳,包括筒壳、前盖、芯轴、后盖、风片和风罩,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和所述风片依次间隙相隔穿过所述芯轴,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和所述风片固定在所述芯轴上,所述筒壳套设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的外围,所述风罩与所述筒壳相接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风片设置在所述风罩内,所述筒壳壁内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截面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风罩内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风片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以所述芯轴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风叶,所述风叶固定在所述风片上。

定子设置在所述筒壳、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形成的腔体内,所述风罩内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相连通,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散出,所述风叶转动产生的风量损失较少,可最大程度的使空气流过所述筒壳用于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风叶的数量不少于3个。

优选的,所述风罩上设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风罩内的空间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的设置也用来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风片上还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设置也用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出到所述风罩内,再散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还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筒壳壁上。所述第一加强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所述筒壳的牢固度。

优选的,所述筒壳上还固定有2个支座,所述支座对称设置在所述筒壳的两侧。所述支座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稳定放置该实用新型。

优选的,所述前盖上还设有若干沿所述前盖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在所述前盖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所述前盖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风罩内的空间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外界相连通,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散出,风叶转动产生的风量损失较少,可最大程度的使空气流过所述筒壳用于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2、第四通孔的设置也用来进行散热。

3、第三通孔的设置也用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出到风罩内,再散到外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筒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风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风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筒壳;11、第一通孔;12、支座;13、第一加强筋;2、前盖;21、第二通孔;22、第二加强筋;3、芯轴;4、后盖;5、风片;51、风叶;52、第三通孔;6、风罩;61、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电机外壳,包括筒壳1、前盖2、芯轴3、后盖4、风片5和风罩6,前盖2、后盖3和风片5依次间隙相隔穿过芯轴3,前盖2、后盖3和风片5固定在芯轴3上,筒壳1套设在前盖2和后盖4的外围,定子设置在筒壳1、前盖2和后盖4形成的腔体内,风罩6与筒壳1相接形成闭合空间,风片5设置在风罩6内,筒壳1壁内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通孔11,前盖1的边缘设有与第一通孔11截面匹配的第二通孔21,风罩6内的空间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与外界相连通,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散出,风片5的侧面上设有7个以芯轴3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风叶51,风叶51固定在风片5上,风叶51转动产生的风量损失较少,可最大程度的使空气流过所述筒壳用于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风罩6上设有若干第四通孔61,风罩6内的空间通过第四通孔61与外界相连通,第四通孔61的设置也用来进行散热。

具体的,风片5上还设有若干第三通孔52,第三通孔52的设置也用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出到风罩内,再散到外界。

具体的,第一通孔11内还设有第一加强筋13,第一加强筋13固定在筒壳1壁上,第一加强筋1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所述筒壳的牢固度。

具体的,筒壳1上还固定有2个支座12,支座12对称设置在筒壳1的两侧,支座12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稳定放置该实用新型。

具体的,前盖2上还设有若干沿前盖2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二加强筋22,加强筋22固定在前盖2上,第二加强筋22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所述前盖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52和第四通孔61散到外界中,风叶51促进散热,风量损失较少,可最大程度的使空气流过筒壳1用于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