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887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子入轴工装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转子外壳与轴的同心度、垂直度问题及压轴后整体需求尺寸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均需做后期处理,导致工艺复杂,成本高。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机转子入轴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能快速将轴压入转子外壳内部,使得压后的尺寸与要求符合,并能准确地保证轴与转子外壳的同心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所述工装具有中心部,用于容纳轴,所述中心部位于工装的上部中央位置处,且形状为上部外径最大,逐渐过渡到下部外径最小。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底座,底座内具有多个工装模块,所述多个工装模块可通过多个紧固件进行拆卸和紧固。

进一步的,在工装内靠近底座的中央位置处具有弹簧。

进一步的,在工装的上部套有涨壳,涨壳整体为内径逐渐变化的圆筒状结构,其中上部的内径最大,逐渐过渡到下部的内径最小,以与工装中央位置的中心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在涨壳的内部具有均匀设置的弹片,在其外部套有电机的转子外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入轴工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涨壳示意图。

(注意:附图中的所示结构只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特征的示意,并非是要依据附图所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情况下,现有的转子外壳入轴工装,在压轴时无法保证轴与转子外壳的同心度、垂直度及一次性压轴后需保证的尺寸问题。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转子入轴工装,能够一次性压制成功,并能准确地保证同心度、垂直度及整体尺寸要求。

具体的,所述工装具有中心部,用于容纳轴1。所述中心部位于工装的上部中央位置处,且形状为上部外径最大,逐渐过渡到下部外径最小。

其中,轴1应保证垂直插入到工装的中心部内,并且,在将轴1压入转子外壳3内部后,使得压后的尺寸与要求符合,并能准确地保证轴1与转子外壳3的同心度。

如图1所示,所述工装包括底座5,底座5包括底部的法兰部。底座5内具有多个工装模块,所述多个工装模块通过多个紧固件,例如紧固件6可以进行拆卸和紧固,优选的采用沉头螺钉。

其中,在工装内靠近底座5的中央位置处具有弹簧4,优选的采用圆柱形弹簧。

优选的,在底座5与靠近底座5的工装模块之间也可以设置弹簧等弹性件。

进一步的,在工装的上部套有涨壳2。如图2所示,涨壳2整体为内径逐渐变化的圆筒状结构,其中上部的内径最大,逐渐过渡到下部的内径最小,以与工装中央位置的中心部相适配。

在涨壳2的内部具有均匀设置的弹片,外部套有电机的转子外壳3,从而可以等待轴1的插入操作。

插入时,将轴1放入工装内,转子外壳3置于工装上部,压机的气缸下压时,利用工装中的弹簧4进行调整压入的尺寸深度。涨壳2上的弹片也根据气缸下压的力度进行收缩,进一步保证轴1与转子外壳3的同心度问题,同时涨壳2的弹片收缩后也防止轴在压制过程中出现偏置问题,保证了轴1与转子外壳3的垂直度。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轴与转子外壳安装方式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快速将轴压入转子外壳内部;

(2)一次性压制成功,并能准确地保证同心度、垂直度及整体尺寸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