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921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面临严重的电池电子垃圾污染,且存在很大的能源危机,而日常用电的来源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火力发电高污染、利用率低,而水力、风能、核能、太阳能发电成本过高且受一定环境因素的限制。现有常见的发电装置,齿轮传动和液压发电也有效率低,成本昂贵等缺点。人类生活的电能生产迫切需要一种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并且低成本、零污染、无消耗的发电装置。因此,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之处,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发电装置,以降低能源消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发电装置,以降低能源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压板、支撑杆、E型铁芯和永磁铁,所述压板包括定位板和凸出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两端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转臂,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所述底板上突出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设置在所述E型铁芯的底芯的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E型铁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E型铁芯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底芯上方的中芯和顶芯,所述中芯套设有线圈,与所述定位板相连的所述永磁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且所述第一磁极设置在所述底芯与所述中芯之间,所述第二磁极设置在所述中芯和所述顶芯之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E型铁芯内,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臂。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设置有凹腔,且所述凹腔的开口朝向于所述底板,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压臂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空隙,以使所述压臂沿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压板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为铜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且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压板、支撑杆、E型铁芯和永磁铁,所述压板包括定位板和凸出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两端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转臂,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所述底板上突出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设置在所述E型铁芯的底芯的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E型铁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E型铁芯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底芯上方的中芯和顶芯,所述中芯套设有线圈,与所述定位板相连的所述永磁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且所述第一磁极设置在所述底芯与所述中芯之间,所述第二磁极设置在所述中芯和所述顶芯之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E型铁芯内,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臂,所述永磁铁与所述E型铁芯之间形成磁路,由压板带动永磁铁运动,进而引起中芯的磁极发生改变,以使线圈发电,该发电装置结构和发电驱动方式简单,且装置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电装置在自然状态下的侧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电装置在下压状态下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0、压板20、支撑杆11、E型铁芯30和永磁铁40,压板20包括定位板21和凸出设置在定位板21两端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转臂22,转臂22之间设置有转动轴23,定位板2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a,支撑杆11与定位孔21a相对应,且支撑杆11穿设于定位孔21a内。

设置在底板10上的支撑杆11上套设有弹簧12,且弹簧12抵接于定位板21的表面,底板10上突出设置有卡块13,卡块13与设置在E型铁芯30的底芯31的卡槽31a相卡接,以使E型铁芯30固定连接于底板10上,E型铁芯30还包括依次设置在底芯31上方的中芯32和顶芯33,中芯32套设有线圈50,其中,线圈50为铜线圈。

与定位板21相连的永磁铁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极41和第二磁极42,且第一磁极41设置在底芯31与中芯32之间,第二磁极42设置在中芯32和顶芯33之间,永磁铁40与E型铁芯30之间构成磁路,且底芯31与中芯32、中芯32与顶芯33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第二磁极42和第一磁极41上下活动的余量空间,其中,可选的,第一磁极41为N极,第二磁极42为S极,或,第一磁极41为S极,第二磁极42为N极。

转动轴23穿设于E型铁芯30内,压板20上设置有压臂24,用于承受下压作用。

定位板21设置有凹腔25,且凹腔25的开口朝向于底板10,套设在支撑杆11上的弹簧12设置在凹腔25内,弹簧12在自由状态下将压板20撑起。

压臂25与底板10之间设有空隙,以使压臂24沿朝向底板10的方向运动,压缩弹簧12,进而驱动压板20绕转动轴23转动,压缩后的弹簧12用于当压臂24失去下压力时,发生复位运动。

当压臂24在承受外力下压时,压板20绕转动轴23向下转动,此时弹簧12收缩变形,而在永磁铁40与E型铁芯30之间所形成的磁路中,由于中芯32的瞬时磁极发生变化,使得套设在中芯32上的线圈50的磁通量突变,以实现发电,当下压在压臂24上的下压力撤回时,压板20在弹簧12复位作用下顶起回位,进而完成发电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压板、支撑杆、E型铁芯和永磁铁,所述压板包括定位板和凸出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两端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转臂,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所述底板上突出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设置在所述E型铁芯的底芯的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E型铁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E型铁芯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底芯上方的中芯和顶芯,所述中芯套设有线圈,与所述定位板相连的所述永磁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且所述第一磁极设置在所述底芯与所述中芯之间,所述第二磁极设置在所述中芯和所述顶芯之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E型铁芯内,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臂,所述永磁铁与所述E型铁芯之间形成磁路,由压板带动永磁铁运动,进而引起中芯的磁极发生改变,以使线圈发电,该发电装置结构和发电驱动方式简单,且装置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