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276阅读:5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GBT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IGBT即绝缘栅极双极性晶体管,是一种新型功率器件,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全控型电压驱动式电力电子器件,它将GTR和MOSFET的优点集于一身:输入阻抗高、开关频率高、工作电流大等,在变频器、开关电源、弧焊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IGBT对驱动电路要求较高,常规来说,IGBT驱动要求有正负相双相电压驱动。目前市面上驱动电路和驱动芯片是比较多的,它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与控制信号进行隔离;

2、有正负相电压输出,且电压可控;

3、对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延时要小,且尽量避免失真。

目前市面上超声波用IGBT驱动一般采用单个变压器驱动两个上下桥臂所对应的IGBT,输入信号端由两组对管组成桥式驱动电路,其中一个节点连接驱动变压器初级的其中一端,另一个节点串联一个隔直电容后连接至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变压器输出端分成两组,相位完全相反,并各自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二极管串联到IGBT的1脚和3脚。当初级信号某桥为高时,变压器耦合高电平信号到次级,与其相位相同的一组信号则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与其相位相反的一组信号则由高转低,以达到驱动IGBT开关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是:

1、对于IGBT驱动而言,需要的正相电压约为15V,负相电压约为5V,传统电路无法同时满足这个条件,因为它的正负相电压是相同的;

2、对于传统驱动方式而言,在输入信号小于50%占空比时,会出现接近0V的暂留电压,这个会导致IGBT无法关断,从而引起了上下桥臂共通的风险,也就是会引发烧管的风险;

3、虽然在电路中有隔直电容,但若出现上下桥臂在短时间内开通时间不同的情况时,则会出现变压器磁饱和现象,也加大了烧晶体管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使IGBT的驱动更加可靠,适应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源、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场效应管、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以及第三次级绕组,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其漏极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一端、第二电容另一端、第三电容一端以及IGBT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一端、第三电容另一端及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及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三次级绕组的一端及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七电阻的一端及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以及IGBT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IGBT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单组高低电平信号。

所述电源电压为15V。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常规的单个变压器的驱动方式,增加了两个次级绕组分别控制正负压,可得到精准的15V与-5V电压;

2、本实用新型的输入信号不采用传统的交替信号,改为单组高低电平信号,使得IGBT的驱动更加安全可靠,适应性更好;

3、增加信号处理模块,滤除一些杂散信号,能精准地获得驱动电压及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波用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在原先的变压器上增加了两个次级绕组,来分别控制正相电压与负相电压,使得IGBT的驱动更加可靠。本电路结构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电源、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场效应管Q3、变压器T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变压器T1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以及第三次级绕组,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D1的发射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D2的发射极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地,其漏极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一端、第二电容C2另一端、第三电容C3一端以及IGBT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一端、第三电容C3另一端及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以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及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次级绕组的一端及第六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5的发射极、第五三极管Q6的基极及第六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及第五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Q7的发射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IGBT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DRA信号。

IGBT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进行滤波稳压的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DRA为输入信号,当其为高电平时,Q1开通,Q2反向偏置,其集电极为高电平。Q3开通,其漏极为低电平,15V电压加于变压器T1上。此时,与变压器同名端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3脚)、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5脚)耦合为高电平,并通过电容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储存电压分别为15V、-5V。第三次级绕组的另一端(8脚)耦合为高电平信号并驱动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小信号放大后输出给IGBT,使IGBT开通;当DRA为低电平时,Q2开通,Q1反向偏置,其集电极为低电平,Q3关闭,此时变压器T1上存储的电信号会拉高Q3上的漏极电压,从而输出低电压,使得IGBT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常规的单个变压器的驱动方式,增加了两个次级绕组分别控制正负压,可得到精准的15V与-5V电压;

2、本实用新型的输入信号不采用传统的交替信号,改为单组高低电平信号,使得IGBT的驱动更加安全可靠,适应性更好;

3、增加信号处理模块,滤除一些杂散信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