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254发布日期:2018-07-07 10:3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中的用于电能传输一种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



背景技术:

离相封闭母线是指每相具有单独金属外壳的封闭母线,目前广泛采用离相封闭母线作为发变组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设备;离相封闭母线外壳为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当外界气候条件或自身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如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在离相封闭母线金属外壳的内表面及绝缘子表面上容易产生凝露,使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危害系统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常使用吸附式微正压装置对母线充气,使母线内压力维持在一个比外界大气压略高一些的水平,形成微正压,从而抑制外界潮湿空气通过母线外壳上的安装接合处进入母线内部;吸附式微正压装置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无热吸干机,无热吸干机主要由两个吸收塔、四只气控阀、四只电磁阀及气路管道组成,由PLC按照特定时序分别控制四个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两个吸收塔的输出、再生、加压、干燥的过程,通过两个塔的切换实现干燥输入气体的功能;吸附式微正压装置的主要缺点是控制过程复杂,一般的技术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其性能,另外,装置的电气、气动元器件较多,故障率高,气路管路接头部分容易出现漏气现象,装置的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布置和维护、干燥效果好、投资省、性价比高的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母线系统,母线系统包括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三相母线外壳内部分别安装A相、B 相、C相母线导体,其特征在于:B相母线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压力测点通过压力反馈管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柜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

控制系统的控制柜外部连接有储气罐,储气罐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有空压机;储气罐出气口通过气管连接至控制柜内的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依次经电磁阀、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连接至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底部,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顶部通过进气管分别连接至母线系统的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上;

所述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顶部与母线系统的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之间进气管上连接有调压阀、二通阀;

所述进气管靠近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顶部的位置还连接有内置再生调节阀,内置再生调节阀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气管、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侧壁上;

所述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底部设置有水蒸气排气孔,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储气罐与电接点压力表连接处气管上连接有第一球阀,储气罐底部连接有第二球阀;

所述储气罐顶还连接有安全阀;

所述进气管、压力反馈管材料为A1418铝塑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的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储气罐出口设置电接点压力表,通过电接点压力表的上下限控制空压机的启停,确保储气罐内一直有足量压力的空气;在离相封闭母线B相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将压力信号传送给安装在控制柜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根据测量母线内压力情况,控制气路系统及气体干燥系统的运行状态,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压缩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的高压侧表面,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并在中空纤维丝管的内腔与外腔所形成的分压差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确保母线内的气体压力一直在电厂要求的范围内;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和维护、干燥效果好、投资省、性价比高,控制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大幅度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使用的超滤技术为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膜分离科学,它不用电源,使用安全,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高效节能,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绝对脱水效率达99%以上,干燥空气露点可达-30℃~ -60℃,使用寿命长达8年,无需机械运动、也无化学反应,适用于无人操作及危险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空压机1、储气罐2、安全阀3、第二球阀4、第一球阀5、电接点压力表6、电磁阀7、一级过滤器8、二级过滤器9、三级过滤器10、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 11、调压阀12、二通阀13、智能压力表14、气管15、控制柜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母线系统,母线系统包括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三相母线外壳内部分别安装A相、B 相、C相母线导体,其特征在于:B相母线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压力测点通过压力反馈管32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柜16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14;

控制系统的控制柜16外部连接有储气罐2,储气罐2进气口通过气管15连接有空压机1;储气罐2出气口通过气管15连接至控制柜16内的电接点压力表6,电接点压力表6依次经电磁阀7、一级过滤器8、二级过滤器9、三级过滤器10连接至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底部,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顶部通过进气管34分别连接至母线系统的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上;

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顶部与母线系统的A相、B相、C相三相母线外壳之间进气管34上连接有调压阀12、二通阀13;

进气管34靠近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顶部的位置还连接有内置再生调节阀31,内置再生调节阀31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气管34、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 侧壁上;

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底部设置有水蒸气排气孔23,一级过滤器8、二级过滤器9、三级过滤器10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水管20、21、22;

储气罐2与电接点压力表6连接处气管上连接有第一球阀5,储气罐2底部连接有第二球阀4;

储气罐2顶还连接有安全阀3;

进气管34、压力反馈管32材料为A1418铝塑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的离相封闭母线膜分离式微正压装置,储气罐出口设置电接点压力表,通过电接点压力表的上下限控制空压机的启停,确保储气罐内一直有足量压力的空气;在离相封闭母线B相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将压力信号传送给安装在控制柜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根据测量母线内压力情况,控制气路系统及气体干燥系统的运行状态,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压缩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的高压侧表面,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并在中空纤维丝管的内腔与外腔所形成的分压差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确保母线内的气体压力一直在电厂要求的范围内;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和维护、干燥效果好、投资省、性价比高,控制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大幅度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使用的超滤技术为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膜分离科学,它不用电源,使用安全,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高效节能,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绝对脱水效率达99%以上,干燥空气露点可达-30℃~ -60℃,使用寿命长达8年,无需机械运动、也无化学反应,适用于无人操作及危险场所。

具体地,将储气罐2出口气路压力信号送到控制柜16面板上的电接点压力表6,通过电接点压力表6的上下限控制空压机1的启停,确保储气罐2内一直有足量压力的空气。另外,在离相封闭母线B相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将压力信号传送给安装在控制柜16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14,根据测量母线内压力情况,控制气路系统及气体干燥系统的运行状态。当离相母线内的压力小于电厂要求的设定值下限时,打开电磁阀7对母线充气,当母线内的压力达到电厂要求的设定值上限时,关闭电磁阀7停止对母线充气;如此反复循环,确保母线内的气体压力一直在电厂要求的范围内。当打开电磁阀7对母线充气时,压缩空气分别先后经过一级过滤器8、二级过滤器9、三级过滤器10,过滤后的无液态水、无油的压缩空气从下封头进入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11,压缩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的高压侧表面,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并在中空纤维丝管的内腔与外腔所形成的分压差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当空气沿中空纤维丝管内腔流动时,溶解系数和扩散系数大的气体(如水汽)优先透过管壁,其余气体(如氮气、氧气)相对受到阻隔,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中空纤维丝管外为湿水汽,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内腔中为干空气,经上封头流出,绝大部分由调压阀12 减压并经过二通阀13后进入离相封闭母线,有少量的干空气(约10%)经过上封头处的内置再生调节阀减压后,将水汽稀释然后排放到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在储气罐出口设置一块电接点压力表,通过电接点压力表的上下限控制空压机的启停,确保储气罐内一直有足量压力的空气。另外,在离相封闭母线 B相外壳设置母线压力测点,将压力信号传送给安装在控制柜面板上的智能压力表,根据测量母线内压力情况,控制气路系统及气体干燥系统的运行状态。当离相母线内的压力小于电厂要求的设定值下限时,打开电磁阀对母线充气,当母线内的压力达到电厂要求的设定值上限时,关闭电磁阀停止对母线充气。如此反复循环,确保母线内的气体压力一直在电厂要求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中空膜气体干燥器,使用的超滤技术为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膜分离科学,它使用寿命达8年,它无机械运动、也无化学反应,特别适用于无人操作及危险场所。它不用电源,使用安全,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高效节能,直接利用压缩空气本身压力作为分离水汽的推动力。绝对脱水效率达99%以上,干燥空气露点可达-30℃~-60℃。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吸附式微正压装置电气、气动元件多,控制复杂,故障率高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