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0309发布日期:2018-06-23 01:2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流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尤其涉及满足燃弧及温升要求的开关柜的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开关柜,针对大电流的短路燃弧试验一般采用外置泄压通道或者类似瓦楞式的泄压装置来防止热气与灼热粒子对水平指示器的破坏。然而外置泄压通道成本高且会大大影响柜体的总体尺寸,瓦楞式的泄压装置通风率不足且对灼热粒子的阻挡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能有效阻挡灼热粒子并能够满足燃弧和温升要求的,用于开关柜的泄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泄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塔型泄压结构,塔型泄压结构包括堆叠成塔状的分流导向板,分流导向板包括分流面和通风面,通风面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分流导向板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连接通风面,另一侧连接分流面,通风面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分流面之间形成通风开口,通风面朝向侧板,通风开口朝向底板。

进一步地,分流面沿泄压装置的横向排列成栅状。

进一步地,分流导向板由内而外由下而上依次错位堆叠,其中,相邻的上层分流导向板的第二安装面与相邻的下层分流导向板的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上层分流导向板的分流面与下层分流导向板的分流面之间形成上层分流导向板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通风面的通风孔形成单个分流导向板的泄压通道。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底板安装在开关柜的顶部,底板上设有进风孔,顶板与其中一个侧板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侧板的上部设有向内的折边,侧板的下部设有向外的折边,侧板通过其下部向外的折边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两侧,与顶板可转动连接的侧板的上端外部设有铰链,另一个侧板上部的折边上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地,顶板的内侧表面设有纱网,纱网满足IP4X防护等级。

进一步地,顶板的下方设有滤网,侧板之间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滤网安装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滤网满足IP4X防护等级。

进一步地,滤网包括上表面段、下表面段和折弯面段,上表面段的两端通过折弯面段连接下表面端,上表面段和下表面段相互平行,上表面段固定连接在上横梁上,下表面段固定连接在下横梁上。

进一步地,侧板上设有通风栅,通风栅的外侧布置防护板,防护板向外突起,防护板内侧设有侧向滤网,该侧向滤网也满足IP4X防护等级要求,在两边侧板的外侧还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结构与侧板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塔型分流泄压装置通过叠成塔状的分流导向板对热气起到分流作用,分流面形成的栅格在电弧通过时起到切割电弧的作用。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热气和灼热粒子进行碰撞耗能后,滤网能有效过滤粒子,防止粒子溅出。经过此装置的作用后热气的能量被消耗,灼热粒子被过滤,大大增加了开关柜的安全性且不会对开关柜的外形尺寸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泄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泄压装置的原理图。

图3是分流导向板的示意图。

图4是滤网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泄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泄压装置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顶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底板4;铰链5;塑料螺栓6;纱网7;分流导向板8;滤网9;上横梁10;下横梁11;进风孔12;第一安装面13;通风面14;通风孔15;分流面16;上表面段17;下表面段18;折弯面段19;第二安装面20;阻挡板21;防护板22;通风栅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参照附图1-4。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泄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4、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板1,底板4安装在开关柜的顶部,底板4上设有进风孔12,顶板1与第一侧板2通过铰链5可转动连接。

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上部设有向内的折边,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下部设有向外的折边,使得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形成相对的Z字形,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分别通过其下部向外的折边固定安装在底板4的两侧,第二侧板3上部的折边上设有螺栓孔,在顶板1盖上后,可以通过塑料螺栓6将顶板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3上部。

如图1所示,顶板1的内侧表面设有纱网7,纱网7满足IP4X防护等级。

顶板1的下方设有滤网9,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设有上横梁10和下横梁11,滤网9安装在上横梁10和下横梁11之间,滤网9满足IP4X防护等级。

作为一种优选,如图4所示,滤网9包括上表面段17、下表面段18和折弯面段19,上表面段17的两端通过折弯面段19分别连接两个下表面端18,上表面段17和下表面段18相互平行,上表面段17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0上,下表面段18固定连接在下横梁11上,这样,通过上下横梁将滤网固定在壳体内部空间的上半部分。

如图1-2所示,壳体内设有塔型泄压结构,塔型泄压结构包括堆叠成塔状的分流导向板8,分流导向板8分两排堆叠,堆叠时由上而下依次向内偏移,从而形成塔型结构,顶部小底部大的塔型结构稳定性高,抗冲击力强。塔型泄压结构的两侧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部分间隙可以用来临时存放掉落的颗粒物。

如图3所示,分流导向板8包括分流面16和通风面14,通风面14上设有若干的通风孔15,分流导向板8还包括第一安装面13和第二安装面20,第一安装面13的一侧连接通风面14,另一侧连接分流面16,通风面14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安装面20,第二安装面20和分流面16之间形成通风开口,这样,分流导向板8就形成了截面呈C形的结构,C形的开口即为通风开口,且通风面14朝向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通风开口朝向底板4。

如图2所示,多个分流导向板8的分流面16沿泄压装置的横向排列成栅状,起到切割电弧和热气分流的作用。

分流导向板8由内而外由下而上依次错位堆叠,其中,相邻的上层分流导向板的第二安装面20与相邻的下层分流导向板的第一安装面13固定连接,通常来说,连接部位位于第一安装面13的中部,上层分流导向板的分流面16与下层分流导向板的分流面16之间形成上层分流导向板8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通风面的通风孔形成单个分流导向板的泄压通道。

本实施例的结构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泄压装置底部因开关柜燃弧爆炸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时,热气首先通过底板4上的进风孔12进入泄压装置,然后经过分流导向板8分流并改变气流方向,通过分流导向板8的通风面14后对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产生冲击。热气与热气中夹杂的灼热粒子经碰撞耗能后,向上经过滤网9。其中的灼热粒子被滤网9过滤后掉落堆积在泄压装置角部,剩余的热气通过滤网9将顶板1冲开后向泄压装置外排出。

实施例2,参照附图3-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设有通风栅23,通风栅23的外侧布置防护板22,防护板22向外突起,在两边侧板的外侧还设有阻挡板21,阻挡板21的结构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一致,也是其上部具有向内的折边,下部具有向外的折边,并通过向外的折边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结构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当泄压装置底部因开关柜燃弧爆炸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时,热气首先通过底板4上的进风孔12进入泄压装置,然后经过分流导向板8分流并改变气流方向,通过分流导向板8的通风面14后对第一通风侧板22与第二通风侧板23产生冲击。热气与热气中夹杂的灼热粒子经碰撞耗能后,部分向上经过上部滤网9进行粒子过滤后向上排出,另一部分穿过栅格孔25再通过侧向滤网进行粒子过滤,然后由最外面两侧的阻挡板21进行导向向上排出。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