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线槽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389发布日期:2018-07-11 04:42阅读:36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槽堵头,尤其是涉及一种PVC线槽堵头。



背景技术:

PVC线槽,即聚氯乙烯线槽,一般通用叫法有行线槽,电气配线槽,走线槽等。PVC线槽是线槽的一种,线槽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材质的不同,线槽按配线器材行业日成划分为多种,常用的有环保阻燃PVC线槽、无卤PPO线槽、无卤PC/ABS线槽、钢铝等金属线槽等等。

PVC线槽一端需要配合有线槽堵头,从而达到防止漏电等功能,然而,现有的堵头严密度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从线槽一端脱落,堵头安装于PVC线槽一端后,整体美观度不够。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PVC线槽堵头,该堵头采用嵌入式防滑设计,使得堵头更好的和线槽主体配合,从而达到防尘、防鼠、防油、防漏电的作用,该堵头外部为矩形,嵌入部分为凸形,使得堵头更好的和线槽主体接触和密封,且整体上看为一体结构,不会显得堵头设计很突兀,能达到整体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线槽应用的基础上,为线槽堵头提供一种辅助功能,设计一种PVC线槽堵头,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PVC线槽堵头,包括线槽主体和线槽堵头,所述线槽主体一端嵌合设有线槽堵头,所述线槽堵头包括堵盖和堵头插片,所述堵头插片焊接于堵盖一侧,且所述堵头插片具有三层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盖为矩形,所述堵盖的一侧设有内部中空的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与堵盖平行的截面为“凸”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盖设有凸出结构的一侧焊接有堵头插片,所述堵头插片呈“凸”字形框状,所述堵头插片套置在所述堵盖的凸出结构处并焊接成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盖的长宽尺寸和线槽主体外部的长宽尺寸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头插片的外侧边缘的形状和线槽主体内部的形状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PVC线槽堵头,结构设计完整紧凑,该堵头采用嵌入式防滑设计,使得堵头更好的和线槽主体配合,从而达到防尘、防鼠、防油、防漏电的作用,该堵头外部的堵盖为矩形,嵌入部分的堵头插片为凸形,使得线槽堵头更好的和线槽主体接触和密封,且整体上看为一体结构,不会显得堵头设计很突兀,能达到整体的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槽堵头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槽主体;2、线槽堵头;3、堵盖;4、堵头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VC线槽堵头,包括线槽主体1和线槽堵头2,线槽主体1一端嵌合设有线槽堵头2,线槽堵头2包括堵盖3和堵头插片4,堵头插片4焊接于堵盖3一侧,且堵头插片3具有三层结构。

堵盖3为矩形,堵盖3的一侧设有内部中空的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与堵盖3平行的截面为“凸”字形。堵盖3设有凸出结构的一侧焊接有堵头插片4,堵头插片4呈“凸”字形框状,堵头插片4套置在堵盖3的凸出结构处并焊接成一体。堵盖3的长宽尺寸和线槽主体1外部的长宽尺寸相等,堵头插片4的外侧边缘的形状和线槽主体1内部的形状相等。

具体原理:使用该种PVC线槽堵头,将接线放置入线槽主体1内部后,将堵头插片4嵌入线槽主体1一端,使得堵盖3和线槽主体1一端接触从而达到密封、防尘、防鼠、防油、防漏电的效果。

该种PVC线槽堵头,结构设计完整紧凑,该堵头采用嵌入式防滑设计,使得堵头更好的和线槽主体1配合,从而达到防尘、防鼠、防油、防漏电的作用,该堵头外部的堵盖3为矩形,嵌入部分的堵头插片4为“凸”字形,使得线槽堵头2更好的和线槽主体1接触和密封,且整体上看为一体结构,不会显得堵头设计很突兀,能达到整体的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