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4339发布日期:2020-04-07 15:4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电机端盖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及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铁壳电机,第一端盖(上端盖)与第二端盖(下端盖)之间通常采用铆钉紧固,这样不仅使得电机端盖包含的零件数量较多,而且存在铆钉因电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而松脱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无法紧密配合的风险,导致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较低,另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同心度较低,影响使用该电机端盖的电机的性能。

因此,存在设计一种能够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紧密配合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同时能够提高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同心度的电机端盖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端盖包含的零件数量较多且存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无法紧密配合以及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同心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端盖,该电机端盖能够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紧密配合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同时能够提高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同心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端盖的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板和从所述第一端板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一环形筒体;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端板和从所述第二端板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形筒体,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过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形成封闭腔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端盖的第二环形筒体的远离第二端板的端部插入第一环形筒体内并与第一端盖的第一环形筒体过盈配合,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能够紧密配合,相对于使用铆钉紧固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并且不存在铆钉因振动松脱而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无法紧密配合的风险,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时能够提高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同心度,有利于使用该电机端盖的电机的性能的提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包括:第一筒段,所述第一筒段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第二筒段,所述第二筒段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筒段的半径;和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连接于所述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筒体插入所述第二筒段内并抵靠所述环形台阶。

优选地,所述第一筒段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的内侧壁沿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向方向对齐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台阶为锥筒状。

优选地,所述环形台阶和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的插入所述第二筒段的端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机端盖包括设置在所述间隙处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允许电机轴穿过的第一轴孔,围绕所述第一轴孔在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用于允许所述电机轴穿过的第二轴孔,围绕所述第二轴孔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室。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和上述的电机端盖,所述定子铁芯安装在所述电机端盖的所述封闭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与形成所述封闭腔室的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的内侧壁分别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端盖-1;第一端板-11;第一环形筒体-12;第一筒段-121;第二筒段-122;环形台阶123;第二端盖-2;第二端板-21;第二环形筒体-22;翻边-f;安装孔-h;定子铁芯-10;电机端盖-20;转子铁芯-30;转轴-40;第一轴承-50;第二轴承-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所述第一端盖1包括第一端板11和从所述第一端板11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一环形筒体12,所述第二端盖2包括第二端板21和从所述第二端板21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形筒体22,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2的远离所述第二端板21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过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端盖1和所述第二端盖2形成封闭腔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由于第二端盖2的第二环形筒体22的远离第二端板21的端部插入第一端盖1的第一环形筒体12内并与第一环形筒体12过盈配合,使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能够紧密配合,相对于使用铆钉紧固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序,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并且不存在铆钉因振动松脱而使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无法紧密配合的风险,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时能够提高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的同心度,有利于使用该电机端盖的电机的性能的提高。

为了方便将第二端盖2的第二环形筒体22的远离第二端板21的端部插入到第一端盖1的第一环形筒体12内的指定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包括第一筒段121、第二筒段122和环形台阶123,所述第一筒段121与所述第一端板11连接,所述第二筒段122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筒段121的半径,所述环形台阶123连接于所述第一筒段121和第二筒段12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2插入所述第二筒段122内并抵靠所述环形台阶123。并且,这样也能够使所述第一筒段12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2的内侧壁沿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向方向对齐设置,从而在将定子铁芯安装至电机端盖的封闭空间内时方便使定子铁芯与第一筒段121的内侧壁和第二环形筒体22的内侧壁分别过盈配合,有利于提高定子铁芯与电机端盖的同心度,以便保证电机的性能。

另外,为了方便加工制造,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环形台阶123为锥筒状。也就是说,环形台阶123的延伸方向相对第一环形筒体12的径向方向倾斜设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台阶123也可沿第一环形筒体12的径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连接处的密封程度,并且不影响第二端盖2的第二环形筒体22的远离第二端板21的端部与第一端盖1的第一环形筒体12的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环形台阶123和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2的插入所述第二筒段122的端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机端盖包括设置在所述间隙处的密封圈。例如,密封圈可为橡胶圈。

另外,为了方便将电机端盖固定在其他安装结构上,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的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1的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翻边f,所述翻边f上设置有安装孔h。安装孔h内可设置紧固件,紧固件例如可为螺栓。

并且,为了使电机端盖能够可靠地且受力均衡地固定在其他安装结构上,优选地,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孔h。如图2所示,安装孔h的数量为四个。并且,为了节省材料,可仅在需要设置安装孔h的位置设置翻边f。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电机轴能够可转动地安装在电机端盖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端板11上设置有用于允许电机轴穿过的第一轴孔,围绕所述第一轴孔在所述第一端板11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二端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用于允许所述电机轴穿过的第二轴孔,围绕所述第二轴孔在所述第二端板21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室。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铁芯10和上述的电机端盖20,所述定子铁芯10安装在所述电机端盖20的所述封闭腔室内。由于该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端盖20,因此具有上文关于电机端盖20的所有或至少部分的技术效果,更具体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效果可参照上文。其中,如图1所示,定子铁芯10上缠绕有定子绕组,电机还可包括转子铁芯30、电机轴40、第一轴承50和第二轴承60,电机轴40穿过第一端板11上的第一轴孔和第二端板21上的第二轴孔设置,转子铁芯30在电机端盖的封闭空间内穿设在电机轴上,定子铁芯10围绕设置在转子铁芯30的外部,第一轴承50设置在第一轴承室内,第二轴承60设置在第二轴承室内。

并且,为了提高定子铁芯10与电机端盖的同心度,以保证电机的性能,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10与形成所述封闭腔室的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2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2的内侧壁分别过盈配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