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941发布日期:2018-10-30 23:3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冷却系统设计方案占用空间大,并且塑胶水管外露,运输过程及整车安装不便,同时,通过塑胶水管联接,增加成本。除此之外,通过塑胶水管外露连接,对总成整体外观影响较大,不协调。电机、电控、变速箱布置不紧凑,总成的集成度不高,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装置,包括: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具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电控总成,所述电控总成具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电控总成安装于所述电机总成上;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对接,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对接处的周围具有第一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的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因此空间利用率较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上设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上,所述电控总成上设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三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对接面上,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相对,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对,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对接面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二接口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且凸出所述第一对接面并由所述第二对接面压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上设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多个第一凸块关于所述第二接口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凸出所述第一对接面,所述电控总成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二凸块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之间,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凸块具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块的端面贴合,且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块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上与所述第一凸块相背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呈锐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上具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电控总成上具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用于过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上具有第三对接面,所述第一过线孔设于所述第三对接面,所述电控总成上具有第四对接面,所述第二过线孔设于所述第四对接面,所述第三对接面与所述第四对接面相对,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对接,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对接处的周围设有第二密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对接面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过线孔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槽且凸出所述第三对接面并由所述第四对接面压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关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对称设置,所述电控总成的外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和所述第二支部连接成L形,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电控总成相连并伸出所述第四对接面,所述第二支部与所述第一支部相连,且所述第二支部和与该第二安装部相对的第一安装部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部上面向所述第二过线孔的表面与所述电机总成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电控总成上设有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四安装部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大体为柱面形状;变速箱外壳,所述变速箱外壳与所述电机外壳相连并沿所述电机外壳的径向延伸,其中,所述电控总成与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相连,且所述电控总成相对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径向倾斜,在沿所述电机总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电控总成与所述变速箱外壳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总成和电控总成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电动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电动装置100,

电机总成10,第一冷却流道11,第一接口111,第二接口112,第一凸块12,第一对接面121,第一环形槽1211,第一过线孔13,第三对接面14,第二环形槽141,第一安装部15,第三安装部16,电机外壳17,变速箱外壳18,

电控总成20,第二冷却流道21,第三接口211,第四接口212,第二凸块22,第二对接面221,连接部222,第二过线孔23,第四对接面24,第二安装部25,第一支部 251,第二支部252,第四安装部26,

第一密封结构31,第二密封结构32。

附图4中标记:电控总成1,塑胶水管2,电机总成3,变速箱4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电动汽车飞速发展,市场上已有三合一电动总成,电机和电控冷却水道系统集成是一大技术要点,例如图4所示,为市场上一款三合一电动总成,其结构是:电控总成1、相互连接的集成方案;其结构的冷却系统为电控总成1电控总成和电机总成3之间通过塑胶水管2连接。工作原理:水箱冷却水通过电控总成1上A位置为进入电控总成冷却相关元器件,之后从电控总成1上的B位置出来,然后通过塑胶水管2的连接从B位置流出进入电机总成3上的C位置后进入电机总成冷却相关元器件,最后从电机总成3的D 位置出来,回到水箱。实现冷却水循环,达到冷却系统的功能。

上述冷却系统设计方案占用空间大,并且塑胶水管2外露,运输过程及整车安装不便,同时,通过塑胶水管2联接,增加成本。除此之外,通过塑胶水管2外露连接,对总成整体外观影响较大,不协调,技术含量低,显得产品落后。

上述三合一总成集成度不协调,电机、电控、变速箱布置不紧凑,空间利用率较低,电机、电控集成未充分设计,造成了冷却系统需要通过形状变化较强的塑胶水管连接,从而导致了上述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装置100,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装置100。如图1结合图2所示,该电动装置100大体可以包括:电机总成10和电控总成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通过将电动总成和电机总成10直接对接相连,缩短水路,不用外接橡胶水管,该电动装置100的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因此空间利用率较高。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而言,如图1结合图2所示,电机总成10具有第一冷却流道11,第一冷却流道 11具有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电控总成20具有第二冷却流道21,第二冷却流道 21具有第三接口211和第四接口212,电控总成20安装于电机总成10上。其中,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对接,且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对接处的周围具有第一密封结构31。

也就是说,电机总成10和电控总成20之间的冷却水道采用直接对接达到冷却水循环的目的,冷却水的循环步骤如下:水箱冷却水从电控总成20的第四接口212位置进入第二冷却流道21,冷却电控总成20内的相关元器件后从第三接口211位置流出,由于第三接口211与第二接口112对接,水流通过电机总成10上的第二接口112位置进入电机总成 10,冷却电机总成10内的相关元器件后从第一接口111位置回到水箱,实现冷却水循环,完成冷却系统的功能。

其中,如图2所示,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直接对接,中间不需要管道的连接,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的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较高,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接口211与第二接口112对接中的所述对接指第三接口211与第二接口112 同轴的对接,换言之,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对接之后,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 211同轴,这样,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连接稳定、合理,冷却水从第二冷却流道 21进入第一冷却流道11的流速以及流动方向较为稳定。

此外,第一密封结构31起到了密封作用,可以防止冷却水通过第二接口112和第三接口211的连接处时发生泄露,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其中,第一密封结构31优选地为密封圈,密封圈的来源广泛,且价格较低,也便于安装,密封圈可以根据接口的形状设计,也可以起到平衡误差的作用。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密封圈第一密封结构31并不限于为密封圈,第一密封结构31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液压或气压等结构来实现密封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总成10上设有第一对接面121,第二接口112 设于第一对接面121上,电控总成20上设有第二对接面221,第三接口211设于第二对接面221上,第一对接面121和第二对接面221相对,且第二接口112与第三接口211相对,第一密封结构31密封第一对接面121和第二对接面221之间的间隙。换句话说,第一冷却流道11与第二流道的对接是通过第一对接面121和第二对接面221的对接完成,面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连接稳定,且面与面之间配合安装简单,可以提高安装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对接面121与第二对接面221之间为刚性连接,刚性连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缝隙,因此,第一密封结构31优选地为密封圈,密封圈优选地为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补偿误差,也就是说,可以允许第一对接面121与第二对接面221之间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弹性密封圈也能使密封严密。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对接面121上设有环绕第二接口112的第一环形槽1211,第一密封结构31安装于第一环形槽1211且凸出第一对接面121并由第二对接面221压住。其中,第一密封结构31是弹性件,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连接时,第二对接面221将凸出的第一密封结构31压紧,换言之,第二对接面221将凸出的第一密封结构31向第一对接面121压缩,直到第一对界面与第二对界面接触,这样,第一密封结构31将第一对接面121与第二对接面221之间的间隙消除,冷却水不会发生泄漏,提高了电动装置100的安全性能。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也可以是第二对接面221上设有环绕第二接口112的第一环形槽 1211,第一密封结构31安装于第一环形槽1211且凸出第二对接面221并由第一对接面121 压紧。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总成10上设有多个第一凸块12,多个第一凸块12关于第二接口112对称设置,且第一凸块12凸出第一对接面121,电控总成20 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凸块22,第二凸块22的端面为第二对接面221,第二凸块2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多个第一凸块12之间,且第二凸块22与第一凸块12相连。多个第一凸块12 凸出电机总成10的外表面,第一凸块12引出第一冷却流道11,第二凸块22引出第二冷却流道21,通过多个第一凸块12和第二凸块22的配合,第一冷却流道11与第二冷却流道21连通,不需要其它装置,提高了电动总成的紧凑性。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凸块 12的形状和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凸块22的形状以及角度,并多个第一凸块12和第二凸块22 之间的配合,如嵌合、胶合、螺钉配合等,第一凸块12会提供第二凸块22支持力,也就是说,电机总成10和电控总成20不仅可以在轴向固定,还可以在径向将电机总成10和电控总成20固定。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凸块22具有与多个第一凸块12对应的多个连接部 222,连接部222的表面与对应的第一凸块12的端面贴合,且连接部222与对应的第一凸块12螺栓连接。举例而言,多个连接部222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两端(也即连接部222) 和中间分别与多个第一凸块12对应连接,T型结构的两端还可以设有螺纹孔,第一凸台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螺纹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表面贴合后,螺栓穿过螺纹孔将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固定。当然,多个连接部222的形状并不限于为T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H形、I形等),只要能够使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之间的连接紧凑且稳定即可。其中,第一凸块12与连接部222之间不限于螺栓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胶接、卡接等连接方式。这样,将电控装置的中间部分固定。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连接部222上与第一凸块12相背的侧面与第二对接面 221呈锐角。换言之,连接部222的上平面与第二连接面呈锐角,第一凸块12的上平面与第一连接面对应的呈钝角,锐角与钝角之和为180度,例如锐角可以是10°、30°、60°、 80°等,钝角对应的为170°、150°、120°、110°等,可以理解的是,上平面与第二连接面的角度越小,电控总成20给予电机总成10的压力越大,也即第一凸块12给予第二凸块22的支持力越大,这样,第一对接面121可以更好的压紧第一密封结构31。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总成10上具有第一过线孔13,电控总成20 上具有第二过线孔23,第一过线孔13和第二过线孔23用于过线。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连接后,第一过线孔13与第二过线孔23连通,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之间的连接线集成的设置于第一过线孔13和第二过线孔23内,这样,连接线内置,更加安全,且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总成10上具有第三对接面14,第一过线孔13设于第三对接面14,电控总成20上具有第四对接面24,第二过线孔23设于第四对接面24,第三对接面14与第四对接面24相对,且第一过线孔13和第二过线孔23对接,第一过线孔13和第二过线孔23的对接处的周围设有第二密封件。换句话说,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的对接是通过第三对接面14和第四对接面24的对接完成,面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连接稳定,且面与面之间配合安装简单,可以提高安装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对接面14与第四对接面24之间为刚性连接,刚性连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缝隙,因此,第二密封结构32优选地为密封圈,密封圈优选地为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补偿误差,也就是说,可以允许第三对接面14与第四对接面24之间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弹性密封圈也能使密封严密。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对接面14上设有环绕第一过线孔13的第二环形槽 141,第二密封结构32安装于第二环形槽141且凸出第三对接面14并由第四对接面24压住。其中,第二密封结构32是弹性件,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连接时,第四对接面 24将凸出的第二密封结构32压紧,换言之,第四对接面24将凸出的第二密封结构32向第三对接面14压缩,直到第四对界面与第三对界面接触,这样,第二密封结构32将第三对接面14与第四对接面24之间的间隙消除,使过线孔内的电线与外界完全隔开,提高了电动装置100的安全性能。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也可以是第四对接面24上设有环绕第一过线孔13的第二环形槽 141,第二密封结构32安装于第二环形槽141且凸出第四对接面24并由第三对接面14压紧。

有利地,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总成10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部15,多个第一安装部 15关于第一过线孔13对称设置,电控总成20的外表面上具有与多个第一安装部15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部25,第二安装部25与对应的第一安装部15螺栓连接。多个第一安装部15延伸出电机总成10的外表面,多个第一安装部15相对于第一过线孔13对称设置,通过多个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5的配合,第一过线孔13与第二过线孔23连通,不需要其它装置,提高了电动总成的紧凑性。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15的形状和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安装部25的形状以及角度,并由多个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5螺栓配合,第四对接面24将第二密封件向第三对接面14挤压,第一过线孔13和第二过线孔 23形成两端固定,安装的稳定性较高。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2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部251和第二支部252,第一支部251与第二支部252连接成L形,第一支部251与电控总成20相连并伸出第四对接面24,第二支部252与第一支部251相连,且第二支部252和与该第二安装部25相对的第一安装部15螺栓连接。第三对接面14、第四对接面24对接,第一支部251伸出来,对应的第一安装部15与第三对接面14间隔开形成台阶或缺口槽,第一支部251的下表面与第一安装部15与第三对接面14间隔形成的台阶或缺口槽接触,第二支部252的侧面与第一安装部15的侧面接触,并且螺栓贯穿第二支部252和第一安装部15 的两侧面以连接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支部252,这样,台阶或缺口槽支撑第一支部251,使其径向固定,螺栓轴向连接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支部252,使其轴向固定,连接稳定,不易松脱,以此将电动装置100的一侧固定。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部251上面向第二过线孔23的表面与电机总成10贴合。面与面的贴合便于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第一密封结构31和第二密封结构32可以解决前期加工精度及装配误差问题。当前加工技术精度及装配误差累积范围一定能做到2mm以下,故假使流道接口处错位在上述误差范围内,对冷却系统流量影响可忽略不计,冷却系统循环可正常进行。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机总成10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三安装部16,电控总成 20上设有第四安装部26,第三安装部16与第四安装部26螺栓连接。通过第三安装部16 与第四安装部26的连接,可以将电动装置100的另一侧固定。也就是说,电动总成通过第一凸块12和第二凸块22连接固定中间部分,通过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5的配合固定电动装置100的一侧,通过第三安装部16与第四安装部26的连接固定电动装置100 另一侧。换言之,电机总成10、电动总成之间具有三点固定,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电机总成10包括电机外壳17和变速箱外壳18。电机外壳17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大体为柱面形状。变速箱外壳18与电机外壳17相连并沿电机外壳17的径向延伸,其中,电控总成20与电机外壳17的外表面相连,且电控总成 20相对于电机外壳17的径向倾斜,在沿电机总成10的轴向方向上电控总成20与变速箱外壳18相对。这样,电机总成10与电控总成20在高度方向上所占空间较小,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装置100的集成度。

对于电动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例如汽车,该车辆包括有前述的电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