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600发布日期:2018-11-20 21:1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的运行环境多种多样,为了经受住这些环境的层层考验,就必须提高电机的防护能力。

据申请人了解,现在某些行业中电机的防护等级已经能够达到IP67,有些甚至达到IP68级别。为达到高的防护等级,就必须提高电机的密封性能。而电机的端盖和机座之间的密封是电机密封的关键部分。

目前,端盖和机座之间的密封大多采用增加密封圈和涂密封胶的方式实现。其中,增加密封圈的密封方式可分为在止口径向位置增加密封圈和在端面轴向上增加密封圈这两种。当采用止口径向位置增加密封圈的方式时,电机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啃伤密封圈导致密封失效;当采用轴向端面上增加密封圈的方式时,由于较大电机一般都是卧式摆放,这就导致在安装时放入端面槽的密封圈受重力影响,容易错位,最终无法起到密封效果。另外,涂胶工艺一般是在端盖和机座光洁的接触面上涂抹一定的密封胶,此工艺中密封胶的量难以控制,胶水多了容易溢胶,造成浪费,胶水少了则导致密封效果下降。

鉴于此,提出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是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端盖与机座之间的密封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用于电机的端盖和机座之间的密封;所述端盖朝向机座一侧的配合面为第一配合面,机座朝向端盖一侧的配合面为第二配合面;

所述第一配合面上开设有至少一圈密闭的端盖注胶槽,所述第二配合面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一圈密闭的机座注胶槽,所述机座注胶槽和端盖注胶槽的形状、尺寸均相匹配;

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开有透气孔和注胶孔,所述透气孔和注胶孔连通至端盖注胶槽中;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端盖密封盖合于机座上,所述端盖注胶槽和机座注胶槽对合形成一封闭的注胶腔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和机座之间设有紧固件。

2、上述方案中,所述紧固件为锁紧螺钉组件;所述端盖上开设有通孔,对应的机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钉组件穿过端盖上的通孔,并拧入机座上的螺纹孔,以实现端盖和机座的固定连接。

3、上述方案中,所述注胶孔中还设有第一密封件。

4、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气孔中还设有第二密封件。

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第二密封件采用紧定螺钉。

6、上述方案中,所述机座上设有机座止口,对应的端盖上设有端盖止口,所述机座止口和端盖止口过渡配合。

7、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注胶槽位于端盖止口的外圈上,对应机座注胶槽位于机座止口的外圈上。

8、上述方案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透气孔位于端盖注胶槽周向的顶端。

9、上述方案中,所述注胶孔位于端盖注胶槽周向的底端。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端盖朝向机座的第一配合面上开设有密闭的端盖注胶槽,机座朝向端盖的第二配合面上对应开设有密闭的机座注胶槽,机座注胶槽和端盖注胶槽的形状、尺寸均相匹配;端盖的外端面上开有透气孔和注胶孔,在装配状态下,端盖注胶槽和机座注胶槽对合形成一封闭的注胶腔体,透气孔和注胶孔连通至端盖注胶槽中,即连通至所述注胶腔体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解决胶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减少失效风险,并且注胶过程简单、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密封效果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和机座的爆炸图一;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和机座的爆炸图二;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电机端盖的外端面视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和机座的装配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电机端盖中第一配合面视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电机机座中第二配合面视图。

以上附图中:1、端盖;101、透气孔;102、注胶孔;103、端盖注胶槽;104、端盖止口;2、机座;201、机座注胶槽;202、机座止口;3、锁紧螺钉组件;4、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电机端盖和机座的新型密封结构

参见附图1-8,所述新型密封结构用于电机的端盖1和机座2之间的密封。所述端盖1朝向机座2一侧的配合面为第一配合面,机座2朝向端盖1一侧的配合面为第二配合面。

所述第一配合面上开设有一圈密闭的端盖注胶槽103,所述第二配合面上对应开设有一圈密闭的机座注胶槽201,所述机座注胶槽201和端盖注胶槽103的形状、尺寸均相匹配。所述端盖1的外端面上开有透气孔101和注胶孔102。

所述端盖1密封盖合于机座2上,所述端盖注胶槽103和机座注胶槽201对合形成一封闭的注胶腔体,所述透气孔101和注胶孔102连通至端盖注胶槽103中,即连通至注胶腔体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透气孔101位于端盖注胶槽103周向的最顶端,所述注胶孔102位于端盖注胶槽103周向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1和机座2之间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锁紧螺钉组件3。所述端盖1上开设有通孔,对应的机座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钉组件3穿过端盖1上的通孔,并拧入机座2上的螺纹孔,以实现端盖1和机座2的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注胶孔102中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透气孔101中还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采用紧定螺钉4堵塞。

所述机座2上设有机座止口202,对应的端盖1上设有端盖止口104,该端盖止口104为内止口,机座止口202和端盖止口104过渡配合。所述端盖注胶槽103位于端盖止口104的外圈,对应机座注胶槽201位于机座止口202的外圈。

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端盖1与机座2安装在一起,用锁紧螺钉组件3穿过端盖1上的通孔,拧入机座2上的螺纹孔中,使端盖1与机座2紧密装配在一起。再用注胶工具将密封胶从注胶孔102注入端盖1与机座2之间的注胶槽中,即注入端盖注胶槽103和机座注胶槽201形成的注胶腔体中,待密封胶从透气孔101中溢出时,用紧定螺钉4分别拧入透气孔101和注胶孔102,从而实现电机端盖1和机座2的有效密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