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542发布日期:2019-03-27 10:1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此述的隔膜泵主要应用于净水机中。隔膜泵电机结构包含电机壳体、转子组件、前端盖、后端盖、电刷组件、磁瓦、以及相匹配的泵头组件。隔膜泵电机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轴向固定通过装配螺栓分别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前后两端,而径向定位目前大多为下述二种方式:一、在机壳一端开一缺口,端盖与之配合处制一凸台进行定位,而这种配合方式最大弊端为无法进行端盖同轴度的精加工,且机壳冲缺口时极易造成机壳与端盖配合的位置椭圆进而影响电机同轴度的控制;二、在端盖上与机壳配合的止口端面开一缺口,机壳端面内侧轴向冲挤压出一定位凸点来进行定位,而这种配合方式最大弊端为无法保证挤压出定位凸点与端盖止口端面的缺口进行高精度配合。前述两种定位方式,除所述的弊端外更重要的还有无论缺口开在端盖上还是机壳上其之配合的凸之间都得留有较大的间隙,造成电机电枢角度与设计值偏离,进而引起电机电流不一至,火花大,EMC超标等等,另外第二种定位方式装配时无法直观的识别,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大大地增加产品的装配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的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包括前端盖本体,机壳本体和后端盖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外壁设有两个装配标识凹,所述机壳本体内壁设有两个凸台,所述前端盖本体设有前端盖止口,所述前端盖止口的内侧端面设有前端盖U形卡槽,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与其中一个凸台相互配合,所述后端盖本体设有后端盖止口,所述后端盖止口的内侧端面设有后端盖U形卡槽,所述后端盖U形卡槽与另一个凸台相互配合。

所述凸台距机壳本体端面3mm-8mm。

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和后端盖U形卡槽具微量弹性。

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和后端盖U形卡槽的入口端设有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冲挤机壳内壁定位凸台工艺方便,凸台精度保证,凸台制作可选位置多,制作凸台的同时电机外壁形成的装配标识凹为电机装配时起明显的标识作用,极大的提升装配效率;二前后端盖U形定位卡槽制在止口的端面轴向可延伸处,不影响端盖同轴度的精加工,可选位置空间大,导向性好,且可制成微量弹性,定位精准,能确保电枢角度与设计值误差最小,装配方便;三现有方案配合间隙至少要0.5 mm,极易造成电枢角度偏位,而此配合方式在端盖止口的端面轴向延伸处上制出的前后端盖U形定位卡槽与机壳内壁定位制有凸台之间的配合间隙做得小于0.1 mm,能保证电枢角度极小偏位,不影响电机电枢性能,能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装配速度,提升电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与电机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与电机装配示意图。

图中:1-前端盖本体,2-前端盖U形卡槽,3-前端盖止口,4-后端盖本体,5-后端盖止口,6-后端盖U形卡槽,7-机壳本体,8-凸台,9-装配标识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隔膜泵电机端盖定位结构,包括前端盖本体1,机壳本体7和后端盖本体4,所述机壳本体7内壁设有两个凸台8,所述凸台8距机壳本体7端面3mm-8mm,以保证冲挤凸台8时对机壳同圆度不影响及凸台8的尺寸精度,冲挤凸台8时外壁形成的规则的装配标识凹9在电机装配时起明显的标识作用。所述前端盖本体1设有前端盖止口3,所述前端盖止口3的内侧端面设有前端盖U形卡槽2,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2与其中一个凸台8相互配合,所述后端盖本体4设有后端盖止口5,所述后端盖止口5的内侧端面设有后端盖U形卡槽6,所述后端盖U形卡槽6与另一个凸台8相互配合,前后端盖U形卡槽制在前后端盖止口的端面轴向可延伸处,不影响端盖同轴度的精加工,可选位置空间大,导向性好;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2和后端盖U形卡槽6具微量弹性,在前后端盖定位止口的端面圆周可选位置方便,在轴向也同样有较大空间调整;所述前端盖U形卡槽2和后端盖U形卡槽6的入口端设有倒角,便于电机装配时导向,现有方案配合间隙至少要0.5 mm,极易造成电枢角度偏位,而此配合方式在端盖止口的端面轴向延伸处上制出的前后端盖U形定位卡槽与机壳内壁定位制有凸台之间的配合间隙做得小于0.1 mm,能保证电枢角度极小偏位,不影响电机电枢性能,能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装配速度,提升电机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