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及光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308发布日期:2019-06-14 23:1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支撑架及光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架及光伏结构。



背景技术:

双玻光伏组件一般由两层钢化玻璃、EVA胶膜、电池片组成,安装时为了达到防水的要求,通常会在相邻双玻光伏组件的贴合处挤耐久防水密封胶或贴合铝箔丁基胶带等方式。但是上述的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有限,经常在风吹雨淋日晒的环境下使用,如果大面积使用的话经常会出现损坏漏水现象。双玻光伏组件是通过两边支撑固定,由于钢化玻璃的自身刚性强度有限,长时间悬空没有支撑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形变,影响双玻光伏组件内部的性能,而且会使防水材料与钢化玻璃发生脱胶分离现象,漏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双玻光伏组件安装使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防水密封、安装支撑的支撑架及光伏结构。

一种支撑架,包括: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所述架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所述压盖部、承接部均与所述主体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位于所述压盖部的底面上且靠近所述压盖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排布;所述第二密封条位于所述承接部的顶面上且靠近所述承接部远离主体部的端部排布。

上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安装于架体上的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架体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自主体部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压盖部、承接部均与主体部垂直设置。使用时,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梁上,其中一个光伏组件的钢化玻璃位于承接部上,压盖部压盖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钢化玻璃上,之后主体部与光伏组件的贴合处填胶平整形成一个整体。由于支撑架可以使相邻的光伏组件形成一个整体,支撑架加强了钢化玻璃的抗弯强度,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压盖部可以形成叠瓦式排水,结合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的设置,双重密封防水,可以保证雨水不会渗漏,防水密封性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部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承接所述第一密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沿所述压盖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上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承接所述第二密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承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弧形面、所述压盖部上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弧形面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部的厚度自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向外逐渐减小。

一种光伏结构,包括:支撑梁、至少二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上且夹设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所述压盖部、承接部均与所述主体部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位于所述压盖部的底面上且靠近所述压盖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排布;所述第二密封条位于所述承接部上的顶面上且靠近所述承接部远离主体部的端部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支撑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支撑架中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支撑架中架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光伏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光伏结构中圆圈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支撑架,20-架体,30-第一密封条,40-第二密封条,50-主体部,51-排水槽,52-弧形面,60-压盖部,61-第一密封槽,62-倾斜面,70-承接部,71-第二密封槽,72-锁紧螺栓;

200-光伏结构,210-支撑梁,220-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例如“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架100,该支撑架100包括架体20、安装于架体20上的第一密封条30及第二密封条40。使用时,架体20的一部分压盖在一组双玻光伏组件上,其中第一密封条30与钢化玻璃抵接,架体20的另一部分支撑另一组双玻光伏组件,其中第二密封条40与钢化玻璃抵接。

再参照图2至图4,所述架体20包括主体部50、自主体部50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60、自主体部50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70,压盖部60、承接部70均与主体部50垂直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条30位于压盖部60的底面上且靠近压盖部60远离主体部50的端部排布,第二密封条40位于承接部70的顶面上且靠近承接部70远离主体部50的端部排布。第一密封条30具有密封弹性且略微凸伸出压盖部60设置,第二密封条40具有密封弹性且略微凸设出承接部70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50与承接部70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51,通过排水槽51的设置可以起到排水作用,避免在特殊情况下水沿着主体部50渗透进来,这时排水槽51就可将水引导从两侧端排出。进一步地,主体部50上设有弧形面52,弧形面52可以减少对水流的阻挡,便于水流通过排走。所述压盖部60上设有第一密封槽61,第一密封槽61承接第一密封条30,第一密封槽61沿压盖部60的长度方向延伸。压盖部60上设有倾斜面62,倾斜面62与弧形面52连接,压盖部60的厚度自与主体部50的连接处向外逐渐减小。所述承接部70上设有第二密封槽71,第二密封槽71承接第二密封条40,第二密封槽71沿承接部70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承接部70上设有两个锁紧螺栓72,两个锁紧螺栓72之间形成锁合口,这样整个支撑架100就可以结合连接片、螺帽锁紧固定在支撑梁上,不会在支撑梁上滑动。

再参照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伏结构200,该光伏结构200包括上述的支撑架100。该光伏结构200包括支撑梁210、至少二个安装于支撑梁210上的光伏组件220、安装于支撑梁210上且夹设与相邻光伏组件220之间的支撑架100。其中,使用时支撑梁210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放置,这样便于光伏组件220进行光照发电也便于光伏组件220进行排水。进一步地,支撑架100包括架体20、安装于架体20上的第一密封条30及第二密封条40,第一密封条30、第二密封条40在挤压下形成密封隔断面。架体20包括主体部50、自主体部50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60、自主体部50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70,压盖部60、承接部70均与主体部50垂直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条30位于压盖部60的底面上且靠近压盖部60远离主体部50的端部排布,第二密封条40位于承接部70的顶面上且靠近承接部70远离主体部50的端部排布。

上述支撑架100和光伏结构200,其中支撑架100包括架体20、安装于架体20上的第一密封条30及第二密封条40,架体20包括主体部50、自主体部50的一侧端向外延伸的压盖部60、自主体部50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的承接部70,压盖部60、承接部70均与主体部50垂直设置。使用时,支撑架100安装在支撑梁210上,其中一个光伏组件220的钢化玻璃位于承接部70上,压盖部60压盖于另一个光伏组件220的钢化玻璃上,之后主体部50与光伏组件220的贴合处填胶平整形成一个整体。具体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高度差保持在5mm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主体部50远离压盖部60的一侧与光伏组件220的缝隙小,用一点胶就可以填平。由于支撑架100可以使相邻的光伏组件220形成一个整体,支撑架100加强了钢化玻璃的抗弯强度,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压盖部60可以形成叠瓦式排水,结合第一密封条30、第二密封条40的设置,双重密封防水,可以保证雨水不会渗漏,防水密封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