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915发布日期:2019-05-31 21:3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但是,采用电机作为动力的设备,工作时都会发出发热,这些热量是由于电机通风不好,内部灰尘多等引起,当散热较差时,会加大功率消耗,重则可能会引起电机损毁,传统的电机为提高散热性能,通常在电机内部设至风扇,通过电机输出向外部吹风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由于电机外壳密封,电机外壳上的通风口多设置在风扇出风一端,由于电机外壳封闭,风扇转动时会形成负压,此时向电机外壳内部流动的空气和向电机外壳外部流动的空气均经过通风口,导致风扇的风力较小,散热性能较差,同时空气仅在风扇所在腔体内流动,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它散热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电机外壳和安装于电机外壳内部的定子、转子和输出轴,所述电机外壳内部于定子一侧安装有隔板,所述输出轴一端安装于隔板上,所述输出轴穿出隔板一端安装有扇片,所述电机外壳内壁于定子外部安装有换热层,所述换热层上安装有换热柱,所述换热柱内轴向开设有换热孔,所述换热孔一端开口位于隔板靠近扇片一端、另一端开口位于电机外壳的外壁,所述电机外壳于扇片一端开设有排风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限定,所述换热层与电机外壳之间开设有隔热腔,所述换热柱设于隔热腔内,所述换热柱嵌设于换热层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隔热腔将换热层与电机外壳进行隔离,避免换热层与电机外壳直接接触而导致电机外壳的温度较高,从而避免对与电机外壳接触的部件造成损伤。

进一步限定,所述换热柱呈螺旋状分布于隔热腔内。这样的结构设计,换热柱均匀的分布于隔热腔内,可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换热柱与换热层之间涂设有散热硅脂层,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散热硅脂层提高了换热柱与换热层之间的的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外壳外部设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与电机外壳一体成型,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散热翅增加电机外壳的表面机,提高电机外壳自身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外壳于排风孔一端罩设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挡风罩开口一端的内径尺寸大于电机外壳的外径尺寸,所述挡风罩开口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散热翅顶端外接圆的直径尺寸,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挡风罩对排风口出风进行换向,将自排风孔吹出的风由挡风罩开口一端吹出,同时将风吹入散热翅之间的间隙,加快电机外壳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挡风罩的设计,可对排风孔进行遮挡,可以到一定的防尘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挡风罩内部同轴心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定安装有磁钢,所述挡风罩通过磁钢与电机外壳磁性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这样的结构设计,挡风罩拆卸安装方便,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是否需要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挡风罩开后端螺纹连接有防尘基环,所述防尘基环上安装有多防尘圆环,所述防尘圆环的截面呈V字形。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防尘圆环的阻挡作用,在确保透气的作用下可起到较好的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隔板将单机外壳分隔为两个腔体,定子、转子和输出轴位于一个腔体内,扇片位于另一个腔体内,当电机工作时输出轴转动带动扇片转动,扇片转动时扇片向电机外壳外部吹风、同时扇片所在腔体形成负压,通过换热孔在电机外壳外部吸入空气,通过换热管和换热层对定子、转子所在腔体进行散热,换热效果较好,增强电机外壳内部空气流动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引入的外部冷空气与定子、转子所在腔体不连通,避免外部灰尘进入定子和转子内,影响电机的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中电机的横截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中电机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中换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电机外壳1、散热翅11、隔板2、定子31、转子32、输出轴33、换热层4、换热柱51、换热孔52、挡风罩6、连接柱61、磁钢62、扇片7、防尘基环81、防尘圆环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和安装于电机外壳1内部的定子31、转子32和输出轴33,电机外壳1外部设有散热翅11,散热翅11与电机外壳1一体成型,电机外壳1内部于定子31一侧安装有隔板2,输出轴33一端安装于隔板2上,输出轴33穿出隔板2一端安装有扇片7,电机外壳1内壁于定子31外部安装有换热层4,换热层4与电机外壳1之间开设有隔热腔,换热柱51呈螺旋状分布于隔热腔内,换热柱51嵌设于换热层4内,换热层4上安装有换热柱51,换热柱51与换热层4之间涂设有散热硅脂层,换热柱51内轴向开设有换热孔52,换热孔52一端开口位于隔板2靠近扇片7一端、另一端开口位于电机外壳1的外壁,电机外壳1于扇片7一端开设有排风孔,电机外壳1于排风孔一端罩设有挡风罩6,挡风罩6的截面为U形结构,挡风罩6开口一端的内径尺寸大于电机外壳1的外径尺寸,挡风罩6开口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散热翅11顶端外接圆的直径尺寸,挡风罩6内部同轴心安装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上固定安装有磁钢62,挡风罩6通过磁钢62与电机外壳1磁性连接,挡风罩6开后端螺纹连接有防尘基环81,防尘基环81上安装有多防尘圆环82,防尘圆环82的截面呈V字形。

电机工作时,电机输出轴33转动带动扇片7同步转动,扇片7转动在电机外壳1内部形成负压,通过换热孔52向电机外壳1内部吸入冷空气,冷空气经过换热孔52带走换热柱51和换热层4中部分热量,吸入的空气温度升高,对换热管51和换热层52进行降温,然后将经换热孔进入电机外壳1内部的热空气自排风孔排出;排出的热空气在挡风罩6的作用下由挡风罩6开口端吹出,出入散热翅11之间缝隙内,加块电机外壳1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对电机外壳1进行散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