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边框及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2449发布日期:2019-08-27 21: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边框及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产品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边框及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基本是通过压块或螺栓将组件边框c边固定在支架龙骨上。传统的太阳能组件通过螺栓安装时必须在太阳能边框c边上进行冲压打孔,才能实现用螺栓与龙骨连接。这种方式下,太阳能边框生产过程中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偏高,且存在冲压的安装孔错加工、漏加工问题,影响组件产品安装的质量。此外,安装组件在不同的产品、环境下使用,要求安装组件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太阳能边框及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用于提高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通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边框,其特征是,它包括:

下杆,所述下杆包括左侧边、右侧边以及设置在左、右侧边上部之间的顶边,左、右侧壁之间为空腔,在左、右侧边的下端分别设有支撑条;

上杆,所述上杆设置在下杆上方并与下杆固定连接;

压板,所述压板与上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压板、上杆和下杆之间围成夹持太阳能电板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杆和下杆一体成型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上杆设置在下杆顶边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杆设置在下杆顶边的左侧,且上杆的左端面与下杆的左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顶边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的夹角为100-175度。

进一步地,在下杆左侧边或/和右侧边的内壁上设有侧条。

进一步地,在下杆左侧边的内壁上设有侧条,在下杆右侧边的内壁上设有突起。

进一步地,在压板的底部设有卡槽。

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为设置在矩形四条边上的四根;

角码,所述角码设置在相邻的两根边框之间并将该两根边框连接在一起;

层压件,所述层压件设置在边框上方并在层压件上设有多个接线盒。

进一步地,在角码上设有倒齿结构的防滑花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边框及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构成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边框生产时加工难度低,精加工时无需在c面冲孔,降低了成本。

2、由于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边框不需要进行冲孔操作,彻底解决了安装孔错漏加工的问题,杜绝了发现此类问题的质量风险。

3、在其它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空腔高度来调整对b面整体高度进行变化,通用性强。

4、边框之间采用角码安装固定,且角码之间过盈配合,长、短边加工时不需打铆点,杜绝此加工步骤中产生的加工不良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

5、采用倒齿结构的角码,有效增加了角码与边框长、短边的拉脱力,以保证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性能要求。

6、使用本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可简化太阳能电板的装框工艺,减少太阳能电板爆件等不良问题的发生。

7、使用本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可适用各种方式的安装,包括压块安装、螺栓安装等。尤其是螺栓安装时,在螺栓槽内可直接放入螺栓杆然后锁紧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8、使用本方案的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在用螺栓安装时,安装点位置和数量均不受限制,提供了便利的安装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边框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边框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边框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边框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5为实施例一的边框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6为实施例二的边框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7为实施例三的边框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8为安装组件的三维图;

图9为角码的示意图;

图中:1下杆,10突起,11空腔,12支撑条,13卡口,14顶边,141水平部分,142倾斜部分,15角码,16层压件,17第一接线盒,18第二接线盒,19第三接线盒,2上杆,3插槽,4压板,5卡槽,6压块,61防滑花纹,62压头,63压足,7螺栓,71螺母,8龙骨,9侧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太阳能边框主要包括下杆1、上杆2和压板4,下面结合附图对太阳能边框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下杆1:

如图1所示,下杆1为倒置的“u”形铝合金杆,这样在具有较小重量的前提下可以保证良好的结构强度。下杆包括左侧边、右侧边和顶边14,下杆的内侧为空腔11,在下杆的下部设有一对支撑条12,支撑条也为铝合金件,支撑条的长度等于下杆的长度。支撑条与下杆平行设置,支撑条的长度也可以稍小于下杆的长度,稍小于在此应理解为下杆与支撑条的长度差为1-4cm。支撑条与下杆一体制造成型,两支撑条分别设置在左侧边的下部和右侧边的下部,两支撑条之间形成卡口13,该卡口与空腔连通。

上杆2:

如图1所示,上杆2为直杆,上杆的材质也为铝合金,上杆与下杆一体制造成型,也可以分别制造然后焊接固定。上杆的长度与下杆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上杆的宽度小于下杆的宽度。上杆设置在下杆的上方,且上杆位于下杆的中部。

压板4:

压板4为直线形的铝合金板,压板的长度与上杆的长度相等,压板的左端与上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压板与上杆可以一体制造成型,也可以单独制造,然后与上杆焊接固定在一起。压板的宽度为下杆宽度的一半,或小于下杆宽度的一半。上杆与压板构成“┏”形结构,上杆的厚度与压板的厚度大致相当,对“大致相当”的理解为上杆与压板的厚度差介于0-2mm之间。压板、上杆和下杆之间围成插槽3,插槽的设置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板。在压板的底部设有卡槽5,卡槽贯穿压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卡槽的宽度小于压板的宽度,卡槽的设置用于在太阳能组件装框过程中限制溢胶。

下面对边框的安装固定方式进行描述:

安装方式一:

如图4所示,将边框设置在龙骨8上方且使得边框的下表面与龙骨接触,在龙骨上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压块6,相应的在螺栓上设置螺母71实现龙骨与螺杆之间的锁紧固定。压块的上端为压头62,压头与下杆的顶边接触;压块的下端为压足63,压足与龙骨接触。在压头和压足的作用面上均设有防滑花纹61,防滑花纹的设置可以增大压块与下杆、压块与龙骨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压块实现边框与龙骨的固定安装,此时压块将边框压紧在龙骨上。

安装方式二:

如图5所示,在龙骨上安装螺栓7,将螺栓的螺帽部分置于下杆的空腔内,拧紧螺栓上的螺母后,螺母与龙骨接触压紧,此时螺杆的螺帽将支撑条与龙骨压紧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太阳能组件的安装。

上述两种方式下,均不需要在边框上进行打孔,进而简化了加工程序,同时通用性强,便于安装。

实施例二:

下杆1:

如图2所示,下杆1为倒置的“u”形铝合金杆,这样在具有较小重量的前提下可以保证良好的结构强度,下杆为钣金件。下杆包括左侧边、右侧边和顶边14,下杆的内侧为空腔11,在下杆的下部设有一对支撑条12,支撑条也为铝合金件,支撑条的长度等于下杆的长度。支撑条与下杆平行设置,支撑条的长度也可以稍小于下杆的长度,稍小于在此应理解为下杆与支撑条的长度差为1-4cm。支撑条与下杆一体制造成型,两支撑条分别设置在左侧边的下部和右侧边的下部,两支撑条之间形成卡口13,该卡口与空腔连通。顶边为折线形,包括水平部分141和倾斜部分142,可以便于观察太阳能组件装框后的溢胶,其中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00-175度。在左侧边或/和右侧边的内壁上设有侧条9,侧条的设置便于安装角码时对角码的定位,同时还可以增大与角码之间的摩擦力。

上杆2:

如图2所示,上杆2为直杆,上杆的材质也为铝合金,上杆与下杆一体制造成型,也可以分别制造然后焊接固定。上杆的长度与下杆的长度相等,上杆的宽度小于下杆的宽度。上杆设置在下杆的上方,且上杆位于顶边的左端,上杆的左端面与下杆的左端面平齐;这样在相同尺寸条件下,上杆安装在顶边的左端时可以安装更大宽度尺寸的太阳能电板,满足更宽尺寸的太阳能电板的安装需求。

压板4:

压板4为直线形的铝合金板,压板的长度与上杆的长度相等,压板的左端与上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压板与上杆可以一体制造成型,也可以单独制造,然后与上杆焊接固定在一起。压板的宽度为下杆宽度的一半,或小于下杆宽度的一半。上杆与压板构成“┏”形结构,上杆的厚度与压板的厚度大致相当,对“大致相当”的理解为上杆与压板的厚度差介于0-2mm之间。压板、上杆和下杆之间围成插槽3,插槽的设置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板。在压板的底部设有卡槽5,卡槽贯穿压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卡槽的宽度小于压板的宽度,卡槽的设置用于在太阳能组件装框过程中限制溢胶。

安装方式一:

如图6所示,将边框设置在龙骨8上方且使得边框的下表面与龙骨接触,在龙骨上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压块6,相应的在螺栓上设置螺母71实现龙骨与螺杆之间的锁紧固定。压块的上端为压头62,压头与压板的上表面接触;压块的下端为压足63,压足与龙骨接触。在压头和压足的作用面上均设有防滑花纹61,防滑花纹的设置可以增大压块与下杆、压块与龙骨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压块实现边框与龙骨的固定安装,此时压块将边框压紧在龙骨上。在边框之间放置太阳能电板,与实施例一相比,在边框具有相同的长度尺寸条件下,实施例二中可以安装更大尺寸的太阳能电板,因此插槽之间的间距增大,能适应更大尺寸的太阳能电板。

安装方式二:

与实施例一的安装方式二相同,在龙骨上安装螺栓7,将螺栓的螺帽部分置于下杆的空腔内,拧紧螺栓上的螺母后,螺母与龙骨接触压紧,此时螺杆的螺帽将支撑条与龙骨压紧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边框的安装。

上述两种方式下,均不需要在边框上进行打孔,进而简化了加工程序,同时通用性强,便于安装。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是在下杆左侧边高度增加,且下杆左侧边的内壁上设有突起10,突起与下杆一体制造成型。突起的作用是方便对角码进行定位。

安装方式一:

与实施例二的安装方式一相同,将边框设置在龙骨8上方且使得边框的下表面与龙骨接触,在龙骨上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压块6,相应的在螺栓上设置螺母71实现龙骨与螺杆之间的锁紧固定。压块的上端为压头62,压头与压板的上表面接触;压块的下端为压足63,压足与龙骨接触。在压头和压足的作用面上均设有防滑花纹61,防滑花纹的设置可以增大压块与下杆、压块与龙骨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压块实现边框与龙骨的固定安装,此时压块将边框压紧在龙骨上。在边框之间放置太阳能电板,与实施例一相比,在边框具有相同的长度尺寸条件下,实施例三中可以安装更大尺寸的太阳能电板,因此插槽之间的间距增大,能适应更大尺寸的太阳能电板。

安装方式二: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二相同,在龙骨上安装螺栓7,将螺栓的螺帽部分置于下杆的空腔内,拧紧螺栓上的螺母后,螺母与龙骨接触压紧,此时螺杆的螺帽将支撑条与龙骨压紧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边框的安装。

如图8所示,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包括四根边框1、角码15、层压件16、若干接线盒,四根边框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四条边上,四根边框围成一个矩形。在该矩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角码15,通过角码将相邻的两根边框连接在一起,且角码与边框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时,将角码的一边塞入其中一个边框内,将角码的另一边塞入与该边框相邻的另一个边框内。为增大角码与边框之间的摩擦力,如图9所示,在角码的作用面上设有防滑花纹61,该防滑花纹为倒齿,防滑花纹与边框内壁接触。角码的作用面为接触面用于与边框接触。层压件设置在边框的内侧,层压件的边缘插入插槽3内,并打硅胶固定连接,接线盒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当接线盒为三个时,层压件上的接线盒分别为顺次设置的第一接线盒17、第二接线盒18和第三接线盒19,三个接线盒足以方便太阳能电板的安装布线。

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用于实现对太阳能电板的安装,并具有以下优点:

1、构成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边框生产时加工难度低,精加工时无需在c面冲孔,降低了成本。

2、由于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边框不需要进行冲孔操作,彻底解决了安装孔错漏加工的问题,杜绝了发现此类问题的质量风险。

3、在其它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空腔高度来调整对b面整体高度进行变化,通用性强。

4、边框之间采用角码安装固定,且角码之间过盈配合,长、短边加工时不需打铆点,杜绝此加工步骤中产生的加工不良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

5、采用倒齿结构的角码,有效增加了角码与边框长、短边的拉脱力,以保证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的性能要求。

6、使用本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可简化太阳能电板的装框工艺,减少太阳能电板爆件等不良问题的发生。

7、使用本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可适用各种方式的安装,包括压块安装、螺栓安装等。尤其是螺栓安装时,在螺栓槽内可直接放入螺栓杆然后锁紧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8、使用本方案的太阳能光伏安装组件在用螺栓安装时,安装点位置和数量均不受限制,提供了便利的安装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