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512发布日期:2020-03-27 14:3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起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跨骑摩托车用发动机的离合器拉筋线一般采用单独冲压板制作的拉线支架的形式固定,这种形式的拉筋线固定方式需要单独设计支架,支架占用空间大,成本高,且冲压板的拉线支架强度差,容易变形。

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离合器拉筋线存在的缺陷是,无合适的拉线支架可以借用,无合适的位置可以方便的安装、拆卸,高品质车,对支架强度要求高。如果采用传统方式,避免不了不可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用于解决对离合器拉筋线固定的技术问题。

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包括起动电机、离合器拉筋线、护套和固定螺母;起动电机的前盖上设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的横向上设有穿线孔,护套从穿线孔内通过;护套上设有紧固螺纹,固定螺母分别螺接匹配在护套上,并位于固定凸台的两侧;所述的离合器拉筋线位于所述护套内。

优选的,所述起动电机的前盖的一侧设有固定端耳,固定端耳上设有固定螺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台与起动电机的前盖采用一体式。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耳与起动电机的前盖采用一体式。

优选的,所述护套采用pvc材质。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起动电机上设计增加固定离合器拉筋线的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与起动电机前盖一体铸造,既解决了起动电机固定问题又解决了离合器拉筋线固定问题,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起动电机;2、离合器拉筋线;3、护套;4、固定螺母;5、固定凸台;6、离合器摇臂;7、离合器臂轴;8、固定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拉线固定支架的起动电机1,包括起动电机1、离合器拉筋线2、护套3和固定螺母4,所述起动电机1的前盖上设有固定凸台5。

所述固定凸台5与起动电机1的前盖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以便于固定凸台5的设置,固定凸台5起到对离合器拉筋线2的固定作用。所述固定凸台5的横向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的护套3从穿线孔内通过,护套3可采用pvc材质。护套3上设有紧固螺纹,所述的固定螺母4分别螺接匹配在护套3上,并位于固定凸台5的两侧;两侧的固定螺母4通过旋紧,将护套3紧固。所述的离合器拉筋线2位于所述护套3内,离合器拉筋线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的离合器摇臂6与离合器臂轴7连接。所述起动电机1前盖的一侧设有固定端耳8,固定端耳8上设有固定螺孔,固定端耳8用于起动电机1与车辆机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利用发动机和车体间的有效空间,实现了离合器拉筋线2走向的合理布置,通过在起动电机1前盖部设置一带孔凸台,合理解决了离合拉筋线定向走线和固定问题。此结构不但易于拆装,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既方便维修,又节约了成本。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