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255发布日期:2020-05-26 18: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power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原有电源的封装方式为,设计合格的散热外壳,内置驱动电路后整体灌封胶水进行防护,在灌封后进行封盖处理,由于灌封的工艺水平和胶水性能,在封盖的一侧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局部空洞,无法完全填充,导致长期使用情况下,该空洞会受潮,灌封的胶水、部分线材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安规性能下降,引起电源失效。再者,现有防水电源内部灌封胶水若采用环氧树脂等吸湿性小的胶水,因其固化后坚硬,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应力残留失效;若灌封硅胶类软胶,因其吸湿性较大,长时间后对电子元器件还是存在防潮难的风险。现用防水电源多只能防水,防潮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通过各结构的合理布局及配合运作,采用卧式灌胶从而减少灌封胶水降低电源重量,有效完全覆盖电源线材及主要带电部件,并且加固大的电子元器件,具有防潮效果,可以使电源轻量化,易于安装与固定,在短期、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呼吸器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降低胶水因受潮引起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包括密封盒体、电子元器件和呼吸器,所述电子元器件嵌设在密封盒体内,所述呼吸器设置在密封盒体上。通过呼吸器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降低胶水因受潮引起的诸多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器包括外盖、密封圈和导气柱,所述外盖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外盖与导气柱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导气柱与外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导气柱顶部延伸至外盖空间内与外盖相连通,所述外盖内设有一防水透气膜,所述外盖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通气孔下方,所述导气柱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匹配。且导气柱与外盖上的通气孔起到透气作用,而防水透气膜的运用,使该电源内部能够防水通气,起到双重作用,螺纹的设定使其导气柱和外盖能够紧密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盒体包括盒体本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盒体本体密封连接,所述呼吸器的设在密封盖或盒体本体上,并且该呼吸器通过导气柱与盒体本体内部相连通。通过将其呼吸器设置在密封盖或盒体本体侧壁上,使其通过导气柱与盒体本体相连接通,从而使其盒体本体内部的气压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电路板,且电路板嵌设在盒体本体内底部。该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其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的连接点都位于盒体本体的底端,使其胶水能够全部覆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的两侧连接有导线,所述盒体本体对应导线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线伸出通孔外,或所述盒体本体上固定一防水连接器,且导线与防水连接相连接。导线的设置使得能与外界通电。

更进一步的,所述盒体本体内还包括胶水层,所述胶水层覆盖在电路板上,且胶水层的顶端低于盖电子元器件的顶端。胶水的设置使其电路板具有一定的防水性,且可以加固一些大的电子元器件。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路板嵌入盒体本体内固定好,并安装好导线;

将胶水采用卧式灌胶的方式从正上方倒入盒体本体内对电路板进行覆盖;

装配密封盖,密封盖和盒体本体密封连接;

装配呼吸器,呼吸器安装在密封盖上或盒体本体侧部上;

胶水干燥后,遮盖呼吸器后,对盒体本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抽空,然后封闭通气孔并撤离对呼吸器的遮盖,使盒体本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

进一步地,灌胶位置高于通孔位置。

进一步地,灌胶位置低于呼吸器在密封盖上或盒体本体侧部上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安装好导线后对导线与通孔之间的空隙做灌封密闭处理。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其盒体本体上设置呼吸器,呼吸器能够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且呼吸器内部的防水透气膜,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水透气的作用,降低胶水因受潮引起的诸多问题,且盒体本体和密封盖的配合使其盒体本体具有封闭性,确保其水或者空气不会从盒体本体的其他地方流入。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卧式灌胶的方法采,从而减少灌封胶水降低电源重量,有效完全覆盖电源线材及主要带电部件,并且加固大的电子元器件,具有防潮效果,可以使电源轻量化,易于安装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图2为实施例中盒体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电源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电源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呼吸器的部分细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本体,2、呼吸器,201、外盖,202、防水透气膜,203、密封圈,204、导气柱,205、通气孔,3、电子元器件,4、电路板,5、导线,6、密封盖,7、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本实施例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包括密封盒体、电子元器件3和呼吸器2,所述密封盒体包括盒体本体1和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与盒体本体1密封连接,并且密封盖6与盒体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垫圈,所述电子元器件3嵌设在盒体本体1内,所述呼吸器2设置在密封盖6上。具体地,所述呼吸器2包括外盖201、密封圈203和导气柱204,且外盖201、密封圈203和导气柱204均为圆柱体,所述外盖201的直径大于导气柱204的直径,所述外盖201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205,所述通气孔205位于外盖201中上段的位置,所述外盖201与导气柱20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盖20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通气孔205下方,所述导气柱204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导气柱204与外盖201之间设有密封圈203,且密封圈203的内壁与导气柱204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导气柱204顶部延伸至外盖201空间内与外盖201相连通,所述外盖201内设有一防水透气膜202,所述防水透气膜202上开设有多个细微的通孔,且通孔直径在0.1-10μm之间,而气体的分子只有0.0004μm左右,eptfe膜的孔径比气体直径大250-25000倍,因此气体可以顺利通过。细雨的直径有400μm,比薄膜的微孔直径大40-4000倍。所述呼吸器2设置在密封盖6上,所述导气柱204贯穿密封盖6位于盒体本体1内,且外盖201的通气孔205通过导气柱204与盒体本体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3包括电路板4、电容和电阻,所述电容和电阻的连接端都朝下与所述电路板4的上端相焊接,且电路板4卡设在密封盒体内底部,所述电路板4的两侧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连接有导线5,所述密封盒体对应导线5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线5伸出通孔外,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盒体本体1上固定一防水连接器,且导线5与防水连接相连接,且图中未示意。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盒体内还包括胶水层7,所述胶水层7覆盖在电路板4上,并且覆盖密封盒体的通孔,且胶水层7不完全覆盖电子元器件3。

在具体使用时,先将电路板4嵌设在盒体本体1内的底端位置,然后将导线5穿过通孔,且向着盒体本体1外部延伸设置,并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然后再将防水垫圈放置在指定位置盖上密封盖6,通过螺栓将密封盖6固定在盒体本体1的上方,且在密封盖6上开设预留孔,将其呼吸器2上的导气柱204对准预留孔旋入固定,使其导气柱204上的密封圈203紧贴密封盖6不露出缝隙,且盒体本体1内部有气体时就会连着导气柱204流动,从而通过外盖201内部的防水透气膜202流向通气孔205,再从通气孔205流出,且外部有水滴落在外盖201上部分会被其外盖201挡住,剩下的就会被防水透气膜202挡住,防止其进入盒体本体1内,或者盒体本体1内部的气压相对较小时,气体会从通气孔205流向导气柱204从而进入盒体本体1内,使其平衡盒体本体1与外界的气压差,使其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6,本实施例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包括密封盒体、电子元器件3和呼吸器2,所述密封盒体包括盒体本体1和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与盒体本体1密封连接,并且密封盖6与盒体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垫圈,所述电子元器件3嵌设在盒体本体1内,所述呼吸器2设置在密封盖6上。具体地,所述呼吸器2包括外盖201、密封圈203和导气柱204,且外盖201、密封圈203和导气柱204均为圆柱体,所述外盖201的直径大于导气柱204的直径,所述外盖201的外壁开设有通气孔205,所述通气孔205位于外盖201中上段的位置,所述外盖201与导气柱20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盖20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通气孔205下方,所述导气柱204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导气柱204与外盖201之间设有密封圈203,且密封圈203的内壁与导气柱204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导气柱204顶部延伸至外盖201空间内与外盖201相连通,所述外盖201内设有一防水透气膜202,所述防水透气膜202上开设有多个细微的通孔,且通孔直径在0.1-10μm之间,而气体的分子只有0.0004μm左右,eptfe膜的孔径比气体直径大250-25000倍,因此气体可以顺利通过。细雨的直径有400μm,比薄膜的微孔直径大40-4000倍。所述呼吸器2设置在盒体本体1的侧壁上,并且呼吸器2的位置高于胶水层7的上表面位置,所述导气柱204贯穿盒体本体1的侧壁位于盒体本体1内,且外盖201的通气孔205通过导气柱204与盒体本体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3包括电路板4、电容和电阻,所述电容和电阻的连接端都朝下与所述电路板4的上端相焊接,且电路板4卡设在密封盒体内底部,所述电路板4的两侧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连接有导线5,所述密封盒体对应导线5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线5伸出通孔外,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盒体本体1上固定一防水连接器,且导线5与防水连接相连接,且图中未示意。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盒体内还包括胶水层7,所述胶水层7覆盖在电路板4上,并且覆盖密封盒体的通孔,且胶水层7不完全覆盖电子元器件3。

在具体使用时,先将电路板4嵌设在盒体本体1内的底端位置,然后将导线5穿过通孔,且向着盒体本体1外部延伸设置,并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然后再将防水垫圈放置在指定位置盖上密封盖6,通过螺栓将密封盖6固定在盒体本体1的上方,且在盒体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预留孔,将其呼吸器2上的导气柱204对准预留孔旋入固定,使其导气柱204上的密封圈203紧贴盒体本体1侧壁不露出缝隙,且盒体本体1内部有气体时就会连着导气柱204流动,从而通过外盖201内部的防水透气膜202流向通气孔205,再从通气孔205流出,且外部有水滴落在外盖201上部分会被其外盖201挡住,剩下的就会被防水透气膜202挡住,防止其进入盒体本体1内,或者盒体本体1内部的气压相对较小时,气体会从通气孔205流向导气柱204从而进入盒体本体1内,使其平衡盒体本体1与外界的气压差,使其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

实施例3:

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路板嵌入盒体本体内固定好,并安装好导线,并对导线与通孔之间的空隙做灌封密闭处理;

将胶水采用卧式灌胶的方式从正上方倒入盒体本体内对电路板进行覆盖;灌胶位置高于通孔位置,以保证通孔处的完全密封;且低于呼吸器在密封盖上或盒体本体侧部上的安装位置,以保证盒体本体内部预留空隙,可通过呼吸器实现内外空气流通。

装配密封盖,密封盖和盒体本体密封连接即在四周防水垫圈准确落位的前提下锁紧螺丝,使其密封盖和盒体本体完全贴合;

装配呼吸器,呼吸器安装在密封盖或盒体本体侧部上;可采取在密封盖或盒体本体侧部开设预留孔并在预留孔处安装呼吸器;

胶水干燥后,遮盖呼吸器后,对盒体本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抽空,然后封闭通气孔并撤离对呼吸器的遮盖,使盒体本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封装完成。

在封装完成后,电源结构内部因存在局部空隙,在电源工作状态的切换过程中,元器件和胶水都存在热胀冷缩,顶部的空隙能大大的利于释放该过程产生的应力问题,能保证器件的质量稳定和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呼吸器的存在又能让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实现互通,大大降低内部压强,确保内部压力的平衡,降低涨缩过程对四周外壳结构的挤压,确保其密闭性,因为水分子无法通过呼吸器的滤网,又能确保电源内部的干燥。能大大提高电源的性能,并降低电源的成本及异常风险。

本实施例描述的电源结构封装方法且较常规的电源相对较为轻便,采用卧式灌胶可以有效地减少灌封胶水降低电源重量,能够完全覆盖电源线材及主要带电部件,并且加固大的电子元器件,具有防水防潮效果,可以使电源轻量化,易于安装与固定,在短期、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呼吸器减小电源腔室内外压差,内部环境更稳定,降低胶水因受潮引起的诸多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