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266发布日期:2020-03-27 14:3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发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发电机安装过程中,由于绕线套的不能够很好的被稳定,在发电机转动时,由于惯性,绕线套和爪极容易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容易使得绕线套上的绕线发生断线,从而影响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如何更好的稳定绕线套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稳定性能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爪极,所述爪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边沿处均布固定有多个爪件,所述底板的中间处还设有呈圆锥台状的磁轭,所述爪件与磁轭位于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磁轭的中心处具有中孔,且中孔贯穿磁轭和底板,左右两爪极的爪件交错设置,相邻两爪件之间的底板端面上开设有凹槽,两爪极之间设置有筒体,筒体两端套设在爪极的磁轭上,筒体两端外缘均固定有与其同心的挡环,两挡环和筒体构成绕线套,挡环上固定有与其一侧凹槽对应的定位柱,定位柱一端位于其一侧的凹槽内,挡环朝向其一侧的底板端面上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凸柱,凸柱一端与其一侧的底板端面接触,挡环内缘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竖孔,挡环一侧的筒体上开设有与竖孔连通的横孔,竖孔和横孔构成漫漆槽。

具体的,所述磁轭靠近底板一侧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磁轭远离底板一侧的横截面尺寸。

具体的,所述挡环和筒体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

具体的,所述底板和磁轭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所述爪件靠近底板一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爪件远离底板一侧的横截面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挡环上设置定位柱,同时定位柱与底板上的凹槽配合,能够有效的防止绕线套发生转动,通过设置凸柱,增加了绕线套的长度,装配时,增加了绕线套与爪极的横向过盈量,能够使得绕线套稳定的位于两爪极之间,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压装不到位造成的功率不足情况发生,通过设置漫漆槽,在浸涂绝缘漆时,能够方便绝缘漆通过漫漆槽进入到绕线套上绕线的内部以及筒体与爪极磁轭之间,增加挂漆量,漫漆槽的新型设计保证了漆路畅通能够增加挂漆量,当绝缘漆被烘干后能够使得绕线套、漆包线,爪极有效的固定形成一整体,有效的避免的极端严酷情况下线圈的甩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爪极的侧视图。

图3为绕线套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止转子断线的发电机转子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爪极,所述爪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边沿处均布固定有多个爪件11,所述爪件11靠近底板1一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爪件11远离底板1一侧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底板1的中间处还设有呈圆锥台状的磁轭2,所述底板1和磁轭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磁轭2靠近底板1一侧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磁轭2远离底板1一侧的横截面尺寸,所述爪件11与磁轭2位于底板1的同一侧,所述磁轭2的中心处具有中孔3,且中孔3贯穿磁轭2和底板1,左右两爪极的爪件11交错设置,相邻两爪件11之间的底板1端面上开设有凹槽8,两爪极之间设置有筒体4,筒体4两端套设在爪极的磁轭2上,筒体4两端外缘均固定有与其同心的挡环5,两挡环5和筒体4构成绕线套,所述挡环5和筒体4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挡环5上固定有与其一侧凹槽8对应的定位柱6,定位柱6一端位于其一侧的凹槽8内,挡环5朝向其一侧的底板1端面上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凸柱7,凸柱7一端与其一侧的底板1端面接触,挡环5内缘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竖孔9,挡环5一侧的筒体4上开设有与竖孔9连通的横孔10,竖孔9和横孔10构成漫漆槽。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定位柱6与凹槽8对应,安装时定位柱6一端位于凹槽8内,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绕线套发生转动,同时挡环5上固定有凸柱7,增加了绕线套的整体长度,因此安装时能够增加了绕线套与爪极的横向过盈量,使得两爪极能够将绕线套夹持在其之间,增加绕线套安装后的稳定性能,同时筒体4套设在呈圆锥台状的磁轭2上,绕线套装配时,磁轭2外缘锥面能够增加其与筒体4内缘面之间的压力,装配后能够使得筒体4更加稳定的套设在磁轭2上。

在浸涂绝缘漆时,绝缘漆可以通过漫漆槽进入到绕线套上绕线的内部,使得绝缘漆能够均匀的浸涂到绕线上,增加了绕线线圈的挂漆量,同时绝缘漆可以通过漫漆槽进入到筒体4内缘和磁轭2外缘之间,能够增加磁轭2外缘和筒体4内缘之间的挂漆量,当绝缘漆干燥后,能够使得绕线套与爪极构成一个整体,使其稳定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