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及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电机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6646发布日期:2020-06-20 15:5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及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电机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大体上涉及一种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水泵,其中,所述电机配置为使得无刷直流(bldc:brushlessdirectcurrent)电机与逆变器集成为一体。



背景技术:

bldc电机是不带有电刷和换向器的dc电机,但其具有电子换向器。bldc电机可以防止摩擦和磨损,摩擦和磨损是传统dc电机的缺点,因此可以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效率。

通常,为了使结构紧凑,bldc电机形成为集成有逆变器的bldc电机,其中,电机单元和逆变器单元集成地形成。电机单元包括定子和转子;在定子中,线圈缠绕并固定在壳体中;所述转子布置在定子附近,联接至所述壳体而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永磁体。逆变器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其上安装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用于控制电机单元的开关元件,安装至pcb的开关元件配置为电连接至构成电机单元的定子的线圈。

在集成有逆变器的bldc电机中,当将三个相u、v和w以及定子的中性点连接至控制单元的pcb时,可以使用焊接或熔接的方法。这样,生产率降低,在使用条件下,由于震动等原因,焊接部分或熔接部分脱落,导致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相关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水泵。其中,所述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配置为使得所述电机单元和控制单元一体地形成为单体。当将定子的三个相u、v和w以及中性点连接至控制单元的pcb时,使用按压装配(即通过按压来装配的方法),以将三个相和中性点联接并电连接至pcb,而非使用焊接或熔接的方法。因此,改善生产率,并且改善电机单元的定子与控制单元的控制板(pcb)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单元、控制单元壳体700和控制板730;所述电机单元包括定子100、电机壳体300和转子400,所述定子100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300中,所述转子400径向地设置在所述定子100中以能够旋转;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联接至所述电机壳体300的下侧,并且其中具有中空空间;所述控制板730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内部并固定在其中;其中,所述电机单元可以配置为使得端子150可以通过从所述电机壳体300的下侧凸出来形成,所述端子150电连接至所述定子100的线圈140,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销710和第二连接销720,第一连接销710的每一个形成为从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内部向上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销720与第一连接销710连接,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形成为向下凸出,并且所述控制板730可以具有穿过控制板730的相对表面竖直形成的通孔,由此所述第一连接销710可以插入并电连接至所述端子150中,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销720可以插入并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板730的通孔中。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具有凸出部701,所述凸出部701从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内周表面凸出,并且所述控制板730可以通过支撑在所述凸出部701的下侧端部而固定。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销710可以形成为从所述凸出部701的上表面向上凸出,而所述第二连接销720可以形成为从其下表面向下凸出。

多个第一连接销710中的一部分可以各自连接至第二连接销720,而剩余的第一连接销710可以连接在一起而设置为中性点。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在一侧具有主连接器740,所述主连接器740的主连接销741可以形成为从所述主连接器740的内部向下凸出,并且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板730。

所述第一连接销710、所述第二连接销720和所述主连接销741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而与主体702和所述主连接器740一体地形成。

所述端子150可以包括凹陷形状的插入凹槽151,所述线圈140插入所述插入凹槽151中,并且连接器160可以插入所述插入凹槽151中,从而使得所述线圈140可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60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销710可以插入所述连接器160的下侧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60。

所述连接器160可以包括线圈联接部分161,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可以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的上侧端部向下凹入的凹槽,从而使得所述线圈140可以插入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的凹槽中;并且所述连接器160可以包括销联接部分162,所述销联接部分162可以具有形成为从所述销联接部分162的下侧端部向上凹入的凹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销710的每一个可以插入所述销联接部分162的凹槽中。

插入管731可以插入并联接至所述控制板730的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可以插入所述插入管731中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所述插入管731。

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可以在其下侧端部包括槽721,所述槽721形成为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的相对表面,可以在所述槽721的相对侧处形成弹性凸出部722,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的下侧端部可以插入并联接至所述插入管731。

进一步地,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可以包括控制单元盖800,其可以联接至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以覆盖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可以包括下侧壳体210、上侧壳体600、叶轮500以及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所述上侧壳体600可以联接至所述下侧壳体210的上侧,通过与所述下侧壳体210联接而在其中具有叶轮容纳空间601,并且具有流体入口610以及排出流体的流体出口620,所述流体入口610与所述叶轮容纳空间601连通以向其中引入流体;所述叶轮500可以设置在所述叶轮容纳空间601内部,并且包括上侧板件510、下侧板件520和多个叶片530,所述上侧板件510和下侧板件520设置成相互竖直地间隔开,所述多个叶片530布置在所述上侧板件510和所述下侧板件520之间并与其联接;其中,所述电机可以联接至所述下侧壳体210的下侧,而所述转子400可以联接至所述叶轮500。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可以包括转子容纳部分220,其与所述下侧壳体210形成为一体,并且具有凹陷的容器形状,其中,所述转子400布置在所述转子容纳部分220内部。

换言之,一种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单元,其包括定子100、电机壳体300和转子400,所述定子100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300中,所述转子400径向地设置在所述定子100中以能够旋转;控制单元壳体700,其联接至所述电机壳体300的下侧,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在其中具有中空空间;以及控制板730,其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内部并固定在其中;其中,所述电机单元配置为使得从所述电机壳体300的下侧向外凸出而形成端子150,所述端子150电连接至所述定子100的线圈140,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包括第一连接销710和第二连接销720,所述第一连接销710的每一个形成为从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内部向上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销720与第一连接销7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形成为向下凸出,所述控制板730具有穿过控制板730的相对表面竖直形成的通孔,由此所述第一连接销710插入到所述端子150中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端子150,所述第二连接销720插入到所述控制板730的通孔中并且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板730的通孔。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具有凸出部701,所述凸出部701从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内周表面凸出,所述控制板730通过支撑在所述凸出部701的下侧端部而固定。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销710形成为从所述凸出部701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销720形成为从其下表面向下凸出。

多个第一连接销710中的一部分各自连接至第二连接销720,而剩余的第一连接销710连接在一起而设置为中性点。

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在一侧具有主连接器740,所述主连接器740的主连接销741形成为从所述主连接器740的内部向下凸出,并且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板730。

所述第一连接销710、所述第二连接销720和所述主连接销741通过嵌件注射成型而与主体702和所述主连接器740一体地形成。

所述端子150包括凹陷形状的插入凹槽151,所述线圈140插入到所述插入凹槽151中,连接器160插入所述插入凹槽151中,从而使得所述线圈140联接至所述连接器160的上侧并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60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销710插入所述连接器160的下侧以联接至所述连接器160并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60。

所述连接器160包括线圈联接部分161,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具有形成为从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的上侧端部向下凹入的凹槽,从而使得所述线圈140插入所述线圈联接部分161的凹槽中;所述连接器160包括销联接部分162,所述销联接部分162具有形成为从所述销联接部分162的下侧端部向上凹入的凹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销710的每一个插入所述销联接部分162的凹槽中。

插入管731插入并联接至所述控制板730的通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插入所述插入管731中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所述插入管731。

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在其下侧端部包括槽721,所述槽721形成为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的相对表面,在所述槽721的相对侧处形成弹性凸出部722,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的下侧端部插入并联接至所述插入管731。

所述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盖800,其联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以覆盖所述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端部。

一种水泵,包括:下侧壳体210;上侧壳体600,其联接至所述下侧壳体210的上侧,所述上侧壳体600通过与所述下侧壳体210联接而在其中具有叶轮容纳空间601,所述上侧壳体600具有流体入口610以及排出流体的流体出口620,所述流体入口610与所述叶轮容纳空间601连通以向其中引入流体;叶轮500,其设置在所述叶轮容纳空间601内部,所述叶轮500包括上侧板件510、下侧板件520和多个叶片530,所述上侧板件510和下侧板件520设置成相互竖直地间隔开,所述多个叶片530布置在所述上侧板件510和所述下侧板件520之间并且与所述上侧板件510和所述下侧板件520联接;以及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其中,所述电机联接至所述下侧壳体210的下侧,所述转子400联接至所述叶轮500。

所述的水泵进一步包括:转子容纳部分220,其与所述下侧壳体210形成为一体,所述转子容纳部分220具有凹陷的容器形状,其中,所述转子400布置在所述转子容纳部分220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和具有该电机的水泵配置为便于三个相u、v和w以及定子的中性点与控制单元的pcb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改善生产率,并且能够改善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呈现的详细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其它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传统bldc电机的前视截面图,其中图1公开在现有技术“jp2016-82735a”中。

图2和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的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控制单元壳体的立体图;

图5和图6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的分解状态和组装状态的截面图;而

图7和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端子、第一连接销、第二连接销和控制板的接合与电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三相线圈

2绕组

3转子

4永久磁铁

5轴

6轴承

7支架

8印刷基板

9倒相电路

10位置检测单元

11位置检测电流调整单元

12驱动信号生成单元

13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水泵。

图2和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的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控制单元壳体的立体图;而图5和图6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的分解状态和组装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可以由电机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电机单元可以包括定子100、电机壳体300和转子400。控制单元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壳体700、控制板730和控制单元盖800。

电机单元的定子100可以包括芯部110、多个齿120、绝缘体130、线圈140和多个端子150。例如,芯部11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而多个齿120可以形成为从芯部110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凸出。齿120可以布置为在芯部110的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并且在芯部110的内部布置为径向排列。此外,齿120相互面对处的径向内侧端部可以配置为间隔开,从而使得由齿120包围的内部可以形成为竖直打开。进一步地,齿120的径向内侧端部形成为相互径向间隔开,从而使得由齿120包围的定子的内侧可以形成为竖直穿过内部的形状。绝缘体130可以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可以联接至芯部110和齿120以包围芯部110和齿120,从而使芯部110和齿120电绝缘。例如绝缘体130可以设置在芯部1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可以设置成包围齿120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线圈140可以缠绕在绝缘体130外侧,包围齿120。可以通过护套将线圈140的每一匝设置在绝缘状态中。端子150可以与线圈140联接,并且可以通过将端子150联接至绝缘体130而固定端子150。

电机壳体300可以为圆柱形,由金属制成,圆柱形形成为中空而底部封闭的形状。电机壳体300可以在其中包括定子100,并且定子100可以联接至电机壳体300的内周表面并且固定到其中。进一步地,在电机壳体300的下侧,电机壳体300具有竖直穿过电机壳体300形成的孔,因此定子100的端子150可以通过孔暴露至电机壳体300的外部。可以通过密封构件等密封端子150与孔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地,电机壳体300可以形成为使得下侧中央部分向下凸出。

转子400设置在定子100的径向内部。转子400可以布置成使得外周表面与定子100的内周表面间隔开。进一步地,转子400可以设置成使得旋转轴杆410的下侧端部和上侧端部直接或间接地联接至电机壳体300而能够旋转。

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壳体700具有中空圆柱形的主体702。在主体702的内周表面的竖直中央部分处,主体702可以具有凸出部701,凸出部701可以形成为从主体702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凸出。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固定成使得其上侧联接至电机壳体300的下侧。电机壳体300可以具有固定部件,其为从电机壳体300的下侧端部的外周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而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具有固定部件,其为从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上侧端部的外周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这样,电机壳体300和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配置为使得通过使用紧固机构使得凸缘相互联接。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方法实现电机壳体300与控制单元壳体700之间的联接结构。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壳体700可以配置为使得多个第一连接销710从凸出部701的上表面向上凸出,而使得多个第二连接销720从凸出部701的下表面向下凸出。例如,如图所示,第一连接销710的三个销可以设置成三个一体式的连接销,三个一体式的连接销分别与第二连接销720连接,而三个剩余的第一连接销710可以连接在一起,以设置为中性点。因此,当电机壳体300与控制单元壳体700相互联接时,第一连接销710插入定子100的端子150中而与其联接,从而使得线圈140以及对应于定子100的三个相的第一连接销710能够相互电连接。第一连接销710和第二连接销720由金属制成,而形成控制单元壳体700的整体形状的主体702由树脂制成,因此第一连接销710、第二连接销720和主体702可以通过嵌件注射成型而相互一体地形成。

控制板73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cb),其上安装有例如开关元件和电容等的电子元件。控制板730可以插入控制单元壳体700中,并且通过支撑在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凸出部701的下侧端部而固定。在对应于第二连接销720的每一个的位置处,控制板730具有通孔,通孔竖直形成穿过控制板730的相对表面。随着控制板730联接至控制单元壳体700,第二连接销720插入至控制板730的通孔中以联接到其中,由此第二连接销720以及连接至控制板730的电子元件的电子回路可以相互电连接。

通过使用按压装配(即通过按压来装配的方法),定子100的线圈140、第一连接销710、第二连接销720和控制板730顺序相互联接。因此,能够改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制造生产率,并且改善电机单元的定子与控制单元的控制板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可以包括控制单元盖800,其联接至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以遮挡控制单元壳体700的打开的下侧端部。控制单元盖800可以联接至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并且控制单元盖800可以具有遮挡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下侧端部的形状。控制单元壳体700在其下侧端部的内周表面处具有内螺纹,而控制单元盖800在其上侧端部的外周表面处具有外螺纹,从而使得控制单元盖800能够螺纹联接至控制单元壳体700并且固定到其中。另外,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控制单元壳体与控制单元盖之间的联接。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壳体700在一侧具有主连接器740,主连接器740的主连接销741通过在控制单元壳体700的内部处从凸出部701的下表面向下凸出而形成,从而使得主连接销741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控制板730。控制板730具有穿过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的通孔,因此当主连接销741插入在控制单元壳体700中形成的通孔时,穿过孔的主连接销741的下侧端部可以联接至控制板730,同时向下凸出低于控制板730的下表面。进一步地,主连接销741的下侧端部可以通过焊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控制板730的电子回路。

控制单元壳体700的主连接器740可以与主体702一同由树脂制成,而主连接销741可以由金属制成。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销710、第二连接销720和主连接销741与主体702和主连接器740一起通过嵌件注射成型形成,以将控制单元壳体700形成为整体。

图7和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端子、第一连接销、第二连接销和控制板的接合和电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端子150的每一个具有插入凹槽151,插入凹槽151从端子150的下侧端部向上凹入。线圈140插入到插入凹槽151中,随后连接器160插入到插入凹槽151中,从而使得线圈140能够联接至并电连接至连接器160的上侧。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销710的每一个可以插入至连接器160的下侧并且联接到其中。连接器160可以由金属制成,从而使得线圈140、连接器160和第一连接销710可以相互电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器160包括线圈联接部分161,线圈联接部分161具有通过从线圈联接部分161的上侧端部向下凹入而形成的凹槽,从而使得线圈140可以插入线圈联接部分161的凹槽中。进一步地,连接器160包括销联接部分162,销联接部分162具有通过从销联接部分162的下侧端部向上凹入而形成的凹槽,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销710可以插入销联接部分162的凹槽中。线圈联接部分161可以具有一对向上尖刺凸出部的形状,并且线圈140可以插入在该对凸出部之间。进一步地,线圈140的上侧端部可以通过端子150的插入凹槽151支撑,并且线圈140和连接器160可以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器160的外侧绝缘层在连接器160被按压同时插入在该对尖刺凸出部之间时脱落。连接器160的销联接部分162可以具有一对向下凸出的凸出部的形状。凸出部的每一个可以在其中具有竖直槽。由于第一连接销710可以插入在销联接部分162的该对凸出部之间,因此第一连接销710和销联接部分162可以相互联接并电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销710可以通过该对凸出部弹性地支撑。

进一步地,插入管731插入至控制板730的通孔中并且固定至其中。插入管731可以连接至控制板730的电子回路。第二连接销720可以插入至插入管731中,以联接至并电连接至插入管731。

第二连接销720在其下侧端部具有槽721,槽721形成为穿过第二连接销720的相对表面并且形成为竖直长形。槽721在相对侧设置有弹性凸出部722,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销720的下侧端部可以插入至插入管731中以联接至其中。弹性凸出部722的外侧宽度大于插入管731的内侧宽度,从而使得可以通过施加压力而将已经插入至插入管731中的第二连接销720的下侧端部牢固地联接至插入管7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水泵可以包括上述的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以及联接至电机的泵单元。

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如上所述,而泵单元可以包括下侧壳体210、转子容纳部分220、叶轮500和上侧壳体600。进一步地,泵单元可以联接至集成有控制单元的电机的上侧。

下侧壳体210具有下侧插入凹槽211,下侧插入凹槽211通过从下侧壳体210的上表面向下凹入而形成,从而使得叶轮500能够部分地插入下侧插入凹槽211中。在下侧插入凹槽211的径向外侧可以设置有具有凹陷形状的下侧通道212,从而使得从叶轮500排出的流体可以流动。

转子容纳部分22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而与下侧壳体210一体地形成,并且转子容纳部分220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壳体210的中央向下凹陷的容器形状。因此,在转子容纳部分220内部可以设置有转子容纳空间221,并且转子容纳部分220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壳体210的下表面凸出地向下凸出的形状。转子容纳部分220在转子容纳空间221的底部处具有下侧轴承安装部分222,从而使得下侧轴承411可以联接至下侧轴承安装部分222。下侧轴承411可以包括衬套b和支撑销p,衬套b可以径向地支撑转子400的旋转轴杆410的下侧端部,支撑销p可以轴向地支撑旋转轴杆410的下侧端部。这样,转子400可以插入转子容纳部分220的转子容纳空间221中并且随后布置在转子容纳部分220的转子容纳空间221中,转子400的外周表面可以布置为与转子容纳部分220的内周表面间隔开。进一步地,由于旋转轴杆410的下侧端部联接至下侧轴承411,因此转子400可以平滑地旋转。

上侧壳体600联接至下侧壳体210的上侧,通过上侧壳体600与下侧壳体210之间的联接形成叶轮容纳空间601,在叶轮容纳空间601中可以容纳叶轮500。在上侧壳体600的下表面处设置有上侧插入凹槽630,上侧插入凹槽630向上凹陷,以容纳叶轮500的一部分,由此下侧插入凹槽211和上侧插入凹槽630形成叶轮容纳空间601。在上侧壳体600的下表面中的对应于下侧壳体210的下侧通道212的位置处可以凹陷地形成上侧通道632,从而使得从叶轮500排出的流体可以流动。上侧壳体600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中央从顶部至底部为空的,从而使得上侧插入凹槽630和流体入口610相互连通,并且流体出口620可以设置为连接至上侧通道632和下侧通道212。进一步地,上侧壳体600可以在流体入口610内部具有上侧轴承安装部分602,上侧轴承412可以联接至上侧轴承安装部分602。上侧轴承安装部分602可以布置在形成流入路径611的部分中。通过从流入路径611的内周表面凸出的支撑部分612来支撑上侧轴承安装部分602,从而使得流体能够在支撑部分612之间平滑地通过,随后流入叶轮500。上侧轴承412可以包括衬套b和支撑销p,衬套b可以径向地支撑转子400的旋转轴杆410的上侧端部,支撑销p可以轴向地支撑旋转轴杆410的上侧端部。由此,由于旋转轴杆410的上侧端部联接至上侧轴承412,因此转子400可以平滑地旋转。

叶轮500的作用是通过旋转将引入至上侧壳体600的流体入口610中的流体强制输送至流体出口620。叶轮500可以包括上侧板件510、下侧板件520和叶片530。多个叶片530可以在上侧板件510与下侧板件520之间周向地布置成相互间隔开,上侧板件510与下侧板件520布置成相互竖直地间隔开。进一步地,穿过上侧板件510的中央竖直地形成通孔,由此叶轮500的内部与上侧壳体600的流体入口610可以通过通孔相互连通。进一步地,叶轮500的外周表面布置为邻近下侧通道212和上侧通道632,从而使得从叶轮500排出的流体可以沿着通过通道形成的排出流动路径621流动,并且随后可以通过上侧壳体600的流体出口620排出。作为示例,叶轮500可以配置为使得下侧板件520与转子400的芯部单元一体地形成,而上侧板件510与叶片530一体地形成,从而使得叶片530联接至下侧板件520。另外,叶轮500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

因此,引入上侧壳体600的流体入口610中的流体通过流入路径611以及叶轮500的上侧板件的中央处的通孔流入该叶轮500。在由于叶轮500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的压力增大之后,流体流入排出流动路径621中,沿着排出流动路径621流动的流体随后可以通过流体出口620排出至外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种修改、增加和替换是可能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