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6623发布日期:2020-12-04 14: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马达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连接器部的马达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样的马达单元,记载有内置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马达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6-178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马达单元中,有时设置有通过缆线相互连接的2个连接器部。在这种情况下,根据2个连接器部的配置关系,有时连接连接器部彼此的缆线向连接器部的突出方向大幅飞出等,缆线引绕的区域变大。因此,存在马达单元整体容易大型化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具有通过缆线连接的第1连接器部以及第2连接器部,并且具有能够使整体小型化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方式例如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与所述转子对置的定子;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逆变器,其控制所述马达;以及逆变器壳体,其收纳所述逆变器,其中,该马达单元具有:第1连接器部,其从所述外壳向第1方向突出;第2连接器部,其从所述逆变器壳体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突出;以及缆线,其连接所述第1连接器部和所述第2连接器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双方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1连接器部的位置与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位置互不相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使具有通过缆线连接的第1连接器部以及第2连接器部的马达单元的整体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图。

图3是从上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一部分的图,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马达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7是从上侧观察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基于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搭载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时的位置关系,规定铅垂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以+z侧为上侧、以-z侧为下侧的铅垂方向。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搭载马达单元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相当于轴向一侧。

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x侧也可以是车辆的后侧,-x侧也可以是车辆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

各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线j1在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1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

马达单元1搭载在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作为其动力源使用。如图1至图4所示,马达单元1具有外壳10、马达20、旋转检测装置30、逆变器单元40、电动油泵5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马达单元1具有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即,马达单元1具有包含减速装置和动作装置的传递机构。

外壳10收纳马达20、旋转检测装置30、电动油泵50、未图示的减速装置以及未图示的差动装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外壳10的内部收纳有油。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10具有马达外壳11、齿轮外壳12、马达罩13、盖部14和泵外壳17。

马达外壳11具有马达外壳主体部11a和连结部11b。如图4所示,马达外壳主体部11a是包围马达轴线j1并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马达外壳主体部11a向右侧开口。马达外壳主体部11a收纳马达20。如图3所示,连结部11b设置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左侧的端部。连结部11b比马达外壳主体部11a更向后侧突出。

齿轮外壳12固定在马达外壳11的左侧。更详细地说,齿轮外壳12的右侧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连结部11b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齿轮外壳12向右侧开口。齿轮外壳12具有第1收纳部12a和第2收纳部12b。第1收纳部12a位于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左侧。第1收纳部12a收纳未图示的减速装置。第2收纳部12b与第1收纳部12a的后侧相连。第2收纳部12b位于连结部11b中的比马达外壳主体部11a更向后侧突出的部分的左侧。第2收纳部12b收纳未图示的差动装置。第1收纳部12a比第2收纳部12b更向左侧突出。

马达罩13固定在马达外壳11的右侧。更详细地说,马达罩13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右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马达罩13堵住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右侧的开口。马达罩13在中央部分具有向左侧凹陷的收纳凹部16。

马达罩13具有多个安装部15。多个安装部15为向右侧突出的圆柱状。多个安装部15位于比收纳凹部1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安装部15具有内螺纹孔15a,用于将外壳10固定在车辆主体上的螺钉拧入该内螺纹孔15a。外壳10经由安装部15固定在作为被安装体的车辆主体上。

如图1所示,多个安装部15沿着周向配置。如图2所示,安装部15的右侧的端面是马达单元1中位于最右侧的部分。即,外壳10在右侧的端部具有安装部15。如图4所示,盖部14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罩13的右侧的面上。盖部14是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盖部14堵住收纳凹部16的右侧的开口。

马达20具有转子21和定子22。转子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转子21具有轴21a和转子主体21b。轴21a沿着马达轴线j1在轴向上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轴21a的沿轴向观察的外形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形状。轴21a由轴承25可旋转地支承。轴承25保持在马达罩13上。轴21a的右侧端部插入收纳凹部16的内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轴21a的左侧的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减速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21a是在内部设置有油路21c的中空轴。向油路21c供给收纳在外壳10的内部的油。油路21c沿轴向贯通轴21a。转子主体21b固定在轴21a的外周面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21b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磁铁。

定子22位于转子21的径向外侧。定子22具有定子铁芯23、未图示的绝缘件和多个线圈24。定子铁芯23固定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内部。多个线圈24经由未图示的绝缘件安装在定子铁芯23上。

马达20的旋转被未图示的减速装置减速,传递给未图示的差动装置。差动装置将从马达20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轴。差动装置具有在车辆转弯时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向左右两轮的车轴传递相同扭矩的功能。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差动装置具有以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差动轴线j2为中心旋转的齿圈。从马达20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传递到齿圈。

旋转检测装置30能够检测转子21的旋转。旋转检测装置30被收纳在收纳凹部16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装置30例如是旋转变压器。旋转检测装置30具有旋转变压器转子31和旋转变压器定子32。旋转变压器转子31固定在轴21a的右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上。由此,旋转检测装置30能够在转子21的右侧的端部检测转子21的旋转。旋转变压器定子32位于旋转变压器转子31的径向外侧。旋转变压器定子32固定在收纳凹部16的内侧面。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逆变器单元40位于外壳10的后侧。逆变器单元40具有逆变器壳体41和逆变器44。即,马达单元1具有逆变器壳体41和逆变器44。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逆变器44与定子22电连接,控制马达20。

逆变器壳体41收纳逆变器44。逆变器壳体41固定在外壳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壳体41固定在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更详细地说,逆变器壳体41固定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径向外侧面中的后侧的部分。即,逆变器壳体41在与轴向垂直的前后方向上固定在外壳10的后侧。

如图1所示,逆变器壳体41为沿轴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箱状。逆变器壳体41具有逆变器壳体主体部42和逆变器罩43。逆变器壳体主体部42是向上侧开口且轴向较长的大致矩形箱状。如图3所示,逆变器壳体主体部42中的右侧的端部的外壳10侧的部分是倾斜部42a。倾斜部42a随着朝向右侧而从外壳10向后侧离开。在倾斜部42a与外壳10的径向之间设置有间隙部g。由此,逆变器壳体41的右侧的端部和外壳10的右侧的端部隔着间隙部g在径向上分开配置。如图5所示,间隙部g沿铅垂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逆变器罩43堵住逆变器壳体主体部42的上侧的开口。逆变器罩43具有第1罩43a和第2罩43b。第1罩43a和第2罩43b是相互分体的部件。第1罩43a覆盖逆变器44的上侧。第2罩43b位于第1罩43a的左侧。第2罩43b覆盖连接到逆变器44的未图示的汇流条的上侧。

如图5所示,马达单元1还具有第1连接器部51、第2连接器部52、连接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缆线60。第1连接器部51保持与旋转检测装置30电连接的端子70。另外,第1连接器部51例如保持与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端子。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2连接器部52保持与逆变器44电连接的端子。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与各部件电连接的端子”可以是从各部件直接延伸的端子,也可以是与各部件的端子电连接的汇流条等导电部件。

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向第1方向d1突出。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向第1方向d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方向d1是相对于径向而朝向轴向倾斜的方向。更详细地说,第1方向d1是与铅垂方向垂直且从外壳10朝向后侧而向右侧倾斜的方向。由此,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向前后方向上的逆变器壳体41侧突出。

在此,检测转子的旋转的旋转检测装置大多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轴的轴向端部。因此,保持旋转检测装置的端子的连接器部大多从外壳的轴向端部沿轴向突出。但是,在该情况下,连接器部容易成为马达单元的轴向端部。因此,在对马达单元施加轴向的外力时,容易对连接器部直接施加外力。具体而言,在因交通事故等而与车辆的侧面碰撞而对连接器施加过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存在连接器部以及与连接器部连接的连接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损伤的担忧。由此,有时在连接器部与连接部件的连接中产生不良情况。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持端子70的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向前后方向上的逆变器壳体41侧突出。因此,在对马达单元1施加轴向的外力时,能够抑制对第1连接器部51直接施加外力。另外,在前后方向上,逆变器壳体41位于第1连接器部51相对于外壳10突出的一侧。因此,在对马达单元1施加前后方向的外力时,能够通过逆变器壳体41抑制对第1连接器部51直接施加外力。另外,即使在对马达单元1施加铅直方向的外力时,与第1连接器部51向铅直方向突出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抑制对第1连接器部51直接施加外力。

因此,即使在对马达单元1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部51以及与第1连接器部51连接的缆线60损伤。此外,由于第1连接器部51设置在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因此能够确保缆线60向第1连接器部51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在第1连接器部51上连接作为连接部件的缆线60的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抑制在第1连接器部51与缆线60的连接中产生不良情况。另外,例如与第1连接器部51从马达罩13沿轴向突出的情况相比,容易使马达单元1沿轴向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壳10在右侧的端部具有安装部15。因此,例如若使第1连接器部从马达罩13向右侧突出,则第1连接器部与车辆主体干涉,有可能难以将外壳10固定在车辆主体上。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的径向外侧面向前后方向上的逆变器壳体41侧突出。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部51与车辆主体干涉,能够抑制难以将外壳10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从外壳10右侧的部分的径向外侧面向第1方向d1突出。更详细地说,第1连接器部51从马达外壳主体部11a的右侧的端部的径向外侧面向第1方向d1突出。第1连接器部51随着从外壳10向逆变器壳体41侧即后侧离开而位于右侧。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位于逆变器壳体41的右侧。因此,容易使第1连接器部51露出配置在马达单元1的右侧,能够提高缆线60向第1连接器部51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方向d1是相对于径向而朝向轴向倾斜的方向。因此,例如与第1连接器部51向与径向平行的方向突出的情况相比,容易使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位于逆变器壳体41的右侧。

如图5所示,第1连接器部51位于间隙部g。因此,能够用外壳10和逆变器壳体41夹持并保护第1连接器部51。由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部51以及缆线60损伤。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1连接器部51与缆线60的连接中产生不良情况。另外,能够利用外壳10与逆变器壳体41之间的间隙来配置第1连接器部51。由此,即使设置第1连接器部51,也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是在第1方向d1上的外壳10侧具有底部、在第1方向d1上的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具有开口部51a的筒状。第1连接器部51在沿第1方向d1观察时为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圆形状。第1连接器部51保持的端子70从第1连接器部51的底部向第1连接器部51的内部露出。缆线60的一端经由开口部51a插入到第1连接器部51的内部,与端子70电连接。

从第1方向d1上的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观察,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露出。因此,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不会被马达单元1的部件遮挡。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缆线60向第1连接器部51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另外,在组装马达单元1的任一阶段,都能够将缆线60与第1连接器部51连接。因此,不会为了将缆线60与第1连接器部51连接而限制马达单元1的组装顺序,能够容易地进行马达单元1的组装。另外,在组装了马达单元1之后,也能够将缆线60从第1连接器部51拆下。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缆线60的更换等。

在此,如上所述,第1方向d1是相对于径向而朝向轴向倾斜的方向。因此,例如与第1连接器部51向与径向平行的方向突出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被逆变器壳体41覆盖。由此,从第1方向d1上的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观察,容易使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露出。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某一对象从某一侧观察时露出”,包含在从某一侧观察马达单元时能够视觉确认某一对象。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方向d1上的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观察,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露出”包含在从第1方向d1上的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观察马达单元1时能够视觉确认第1连接器部51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包含开口部51a。

第2连接器部52从逆变器壳体41向第2方向d2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部52从逆变器壳体41突出。第2方向d2是与第1方向d1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d2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向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更详细地说,第2方向d2是与铅垂方向垂直且从逆变器壳体41朝向右侧而向前侧倾斜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方向d2与第1方向d1大致垂直。

第2连接器部52从逆变器壳体主体部42的倾斜部42a向第2方向d2突出。第2连接器部52随着从逆变器壳体41向右侧离开而位于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部52位于间隙部g。因此,能够用外壳10和逆变器壳体41夹持并保护第2连接器部52。由此,能够抑制第2连接器部52以及缆线60损伤。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2连接器部52与缆线60的连接中产生不良情况。另外,能够利用外壳10与逆变器壳体41之间的间隙来配置第2连接器部52。由此,即使设置第2连接器部52,也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大型化。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双方集中配置在相同的间隙部g。因此,在保护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同时,容易使马达单元1整体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减小第1连接器部51与第2连接器部52之间的距离,容易缩短连接第1连接器部51与第2连接器部52的缆线60的长度。

第2连接器部52位于第1连接器部51的上侧。即,在垂直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的双方的铅直方向上,第1连接器部51的位置和第2连接器部52的位置彼此不同。由此,向第1方向d1突出的第1连接器部51和向第2方向d2突出的第2连接器部52配置在相互扭转的位置。因此,在缆线60中的从第1连接器部51突出的一侧的部分和缆线60中的从第2连接器部52突出的一侧的部分上分别产生不同方向的应力,缆线60成为弯折两次以上的形状。另外,在连接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缆线60上,在扭转的方向上产生应力。由于该应力,缆线60中的从一个连接器部突出的部分容易向朝向另一个连接器部的一侧受力。由此,与例如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向相同方向突出而并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缆线60从各连接器部大幅飞出。因此,在从第1连接器部51到第2连接器部52之间能够使缆线60的路径难以膨胀,能够减小缆线60引绕的区域。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具有通过缆线60连接的第1连接器部51以及第2连接器部52的马达单元1整体小型化。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缆线60难以从第1连接器部51向第1方向d1膨胀,并且缆线60难以从第2连接器部52向第2方向d2膨胀。由此,能够同时缩短缆线60中的从第1连接器部51向第1方向d1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和缆线60中的从第2连接器部52向第2方向d2突出的部分的长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连接器部51设置在外壳10上,第2连接器部52设置在逆变器壳体41上。即,设置各连接器部的部件互不相同。因此,例如与在同一部件上设置各连接器部的双方的情况相比,容易将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配置在相互扭转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外壳10和逆变器壳体41相互固定,因此能够将外壳10和逆变器壳体41接近配置。由此,容易减小第1连接器部51与第2连接器部52之间的距离。因此,容易缩短连接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缆线60的长度。

在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的双方垂直的铅垂方向上,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相互重叠。由此,缆线60在从第1连接器部51向第1方向d1突出之后立即向上侧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缆线60中的从第1连接器部51向第1方向d1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另外,同样地,缆线60在从第2连接器部52向第2方向d2突出之后立即向下侧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缆线60中的从第2连接器部52向第2方向d2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缆线60引绕的区域,能够使马达单元1整体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即使在设置了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双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马达单元1在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部52是在第2方向d2上的逆变器壳体41侧具有底部、在第2方向d2上的第2连接器部52突出的一侧具有开口部52a的筒状。第2连接器部52为沿第2方向d2观察时在与铅垂方向以及第2方向d2双方垂直的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圆形状。第2连接器部52所保持的端子从第2连接器部52的底部向第2连接器部52的内部露出。

缆线60的另一端经由开口部52a插入第2连接器部52的内部,并与保持在第2连接器部52上的端子电连接。

从第2方向d2上的第2连接器部52突出的一侧观察,第2连接器部52的前端部露出。因此,第2连接器部52的前端部不会被马达单元1的部件遮挡。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缆线60向第2连接器部52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另外,在组装马达单元1的任一阶段,都能够将缆线60与第2连接器部52连接。因此,不会为了将缆线60与第2连接器部52连接而限制马达单元1的组装顺序,能够容易地进行马达单元1的组装。另外,在组装了马达单元1之后,也能够将缆线60从第2连接器部52拆下。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缆线60的更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部52的前端部包含开口部52a。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以及第2连接器部52的前端部分别向各连接器部突出的一侧露出。因此,在组装马达单元1的任一阶段,都能够进行缆线60的安装。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马达单元1的组装工序的最后的工序中进行缆线60的安装。另外,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缆线60的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部51的前端部和第2连接器部52的前端部的双方从右侧观察时露出。因此,通过缆线60连接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作业者等能够从马达单元1的右侧进行缆线60向第1连接器部51的连接和缆线60向第2连接器部52的连接这两者。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缆线60向第1连接器部51以及第2连接器部52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位于比外壳10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的位置。因此,在对马达单元1施加轴向的外力时,能够通过外壳10的右侧的端部抑制对第1连接器部51以及第2连接器部52直接施加外力。由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部51、第2连接器部52以及缆线60损伤。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1连接器部51与缆线60的连接、以及第2连接器部52与缆线60的连接中产生不良情况。

旋转检测装置30和逆变器44经由连接第1连接器部51和第2连接器部52的缆线60电连接。由此,包含由旋转检测装置30检测出的转子21的旋转信息的信号经由缆线60传递给逆变器44。逆变器44基于来自旋转检测装置30的信号以及来自车辆的信号,向定子22供给电力。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第1连接器部突出的第1方向和第2连接器部突出的第2方向只要是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没有特别限定。第1方向和第2方向可以是与径向平行的方向,也可以是与轴向平行的方向,还可以是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第1方向和第2方向也可以是相互垂直的方向。

第1连接器部和第2连接器部只要在相互交叉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延伸、且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即可,没有特别限定。第1连接器部和第2连接器部在沿着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双方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也可以不重叠。第1连接器部也可以位于比第2连接器部靠上侧的位置。第1连接器部和第2连接器部也可以不位于间隙部g。设置在间隙部g中的连接器部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也可以不设置间隙部g。第1连接器部的前端部和第2连接器部的前端部也可以不露出到马达单元的外部。第1连接器部所保持的端子以及第2连接器部所保持的端子没有特别限定。

旋转检测装置只要能够检测转子的旋转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旋转检测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固定在轴上的磁铁和检测磁铁的磁场的磁传感器的结构。旋转检测装置也可以不设置。

(振动抑制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中,如图1所示,在马达外壳11的下部设置有泵外壳17。泵外壳17是在y轴方向的两侧开口的筒状。泵外壳17的朝向车辆左侧(+y侧)的开口部向齿轮外壳12内开口。在泵外壳17的朝向车辆右侧(-y侧)的开口部插入有电动油泵50。电动油泵50通过螺栓紧固而固定在泵外壳17的开口部。电动油泵50使油在外壳10内循环。

在马达单元1中,在马达外壳11的下部配置有作为重物的电动油泵50。在该结构中,当电动油泵50沿马达外壳11的径向振动时,马达外壳11自身变形而振动,有时成为噪音的原因。

以往,已知有各种马达的振动对策。例如,如下述参考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降低激励振动的激励力的方法、以及在马达的安装部降低振动的方法。

(参考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07-166710号公报

(参考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3-23136号公报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作为车辆用的驱动装置使用的马达单元中,将马达、齿轮、电动油泵等组合而构成。在这样的马达单元中,由于结构部件的配置以及重量平衡等,马达单元振动,因此在参考文献1、2记载的振动对策中,有时振动的降低不充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具有从上表面向上侧突出的多个肋111a、111b、111c、111d、111e以及111f。即,外壳10具有从外壳10的侧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肋111a~111f。

如图2所示,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3根肋111a、111b以及111c沿着马达轴线j1方向排列。在2个肋111a、111b之间配置有圆柱状的凸台部112a。在2个肋111b、111c之间配置有圆柱状的凸台部112c。

肋111a的车辆左侧(+y侧)端部和肋111b的车辆右侧(-y侧)的端部与凸台部112a的侧面连接。肋111b的车辆左侧(+y侧)的端部和肋111c的车辆右侧(-y侧)的端部与凸台部112b的侧面连接。

另外,马达外壳11具有从凸台部112a、112b的侧面分别朝向车辆前方侧(+x侧)延伸的肋113a、113b。

在比3根肋111a~111c靠车辆前方侧(+x侧)的位置配置有3根肋111d、111e以及111f。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3根肋111d、111e以及111f沿着马达轴线j1方向排列。在2个肋111d、111e之间配置有圆柱状的凸台部112c。在2个肋111e、111f之间配置有圆柱状的凸台部112d。

肋111d的车辆左侧(+y侧)端部和肋111e的车辆右侧(-y侧)的端部与凸台部112c的侧面连接。肋111e的车辆左侧(+y侧)的端部和肋111f的车辆右侧(-y侧)的端部与凸台部112d的侧面连接。

如图1所示,多个肋111a~111f位于马达外壳11的朝向与电动油泵5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多个肋111a~111f隔着马达20配置在电动油泵50的大致正相反侧的位置。

多个肋111a~111f的位置只要在马达外壳11的侧面中位于比图6所示的假想线l1靠上侧的位置的范围内,也可以从图示的位置沿周向偏离。假想线l1是在与图6所示的马达轴线j1垂直的截面中与连结马达轴线j1和电动油泵50的马达轴线j3的假想线l2垂直的假想线。

由于电动油泵50是重物,因此在动作时有时会在与马达20不同方向上以不同的周期振动。于是,电动油泵50和马达20以在马达轴线j1的径向上接近或远离的方式移动。这样,当电动油泵50相对于马达20相对摆动时,马达外壳11的朝向电动油泵50侧的侧面被电动油泵50拉伸或推压,因此马达外壳11的整体以挠曲的方式振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由于在马达外壳11的朝向与电动油泵5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设置有肋111a~111f,因此能够使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部分难以变形。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比马达单元1的未与其他部件连接的面宽,因此与马达外壳11的其他部位相比容易振动。通过在这样容易振动的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设置肋111a~111f,马达外壳11整体难以变形,因此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中,不妨碍在马达外壳11的朝向电动油泵50侧的面上设置其他肋。通过在马达外壳11的侧面设置多个肋,能够进一步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

多个肋111a~111f均为沿着马达轴线j1延伸的板状。根据该结构,肋111a~111f相对于使马达外壳11的侧面沿马达轴线j1的方向压缩或伸长的振动大致平行地配置。肋111a~111f以相对于上述振动难以变形的姿势配置,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

马达单元1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具有在与肋111a~111c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肋113a、113b。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多个肋相互交叉地配置,能够抑制多个方向的振动,能够进一步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另外,若使多个肋相互垂直地配置,则能够抑制任意的振动方向的振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肋111a~111c是沿着马达轴线j1延伸的肋,2个肋113a、113b是沿着绕马达轴线j1的周向延伸的肋。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特别容易产生振动的马达轴线j1方向和绕马达轴线j1的周向的振动。

在马达单元1中,在多个肋111a、111b以及113a相互交叉的位置具有凸台部112a。另外,在多个肋111b、111c以及113b相互交叉的位置具有凸台部112b。通过在肋彼此的交叉部设置凸台部,肋111a~111c的端部被固定在凸台部112a、112b上,因此在马达外壳11振动时能够抑制肋彼此的交叉部变形。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肋111a~111c以及113a、113b的振动抑制效果。

在马达单元1中,肋111b连结2个凸台部112a、112b并呈直线状延伸。另外,肋111e连结2个凸台部112c、112d而呈直线状延伸。根据该结构,肋111b的两端固定于凸台部112a、112b,肋111e的两端固定于凸台部112c、112d。由此,能够抑制振动时的肋111b、111e的变形,因此,构成为能够得到优异的振动抑制效果。

图7是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a的俯视图。马达单元1a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具有2个肋114a、114b。肋114a将凸台部112a与凸台部112d之间连结成直线状。肋114b将凸台部112b与凸台部112c之间连结成直线状。肋114a、114b在相对于马达轴线j1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肋114a和肋114b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相互交叉。

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a在马达外壳11的朝向与电动油泵5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具有肋114a、114b。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同样,马达外壳11难以变形,能够抑制由电动油泵50引起的马达外壳11的振动。

在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a中,由于肋114a、114b相互交叉配置,因此通过在振动时肋114a、114b抑制相互的变形而难以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另外,肋114a的两端与凸台部112a、112d的侧面连接,肋114b的两端与凸台部112b、112c的侧面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振动时的肋114a、114b的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外壳11的振动。

在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中,也可以在肋114a、114b的交叉部配置凸台部。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肋114a、114b的变形,得到更高的振动抑制效果。另外,在变形例的马达单元1中,也可以将肋114a、114b配置在马达外壳11的上表面以外,例如也可以配置在马达外壳的侧面。也可以将肋114a、114b配置在马达外壳11的前表面、后表面、下表面等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搭载在车辆以外的设备上。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1a:马达单元;10:外壳;11:马达外壳;12:齿轮外壳;20:马达;21:转子;22:定子;41:逆变器壳体;44:逆变器;50:电动油泵;51:第1连接器部;52:第2连接器部;60:缆线;111a、111b、111c、111d、111e、111f、113a、113b、114a、114b:肋;112a、112b、112c、112d:凸台部;d1:第1方向;d2:第2方向;g:间隙部;j1:马达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