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变速马达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022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变速马达及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马达,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式变速马达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般可变速的自行车都会搭载变速装置,以供驾驶人依据各种路段或路况改变不同的速度比。目前变速装置大致上可分为外变速式与内变速式,其中外变速式的变速装置是安装在车架上而显露在外部,其优点在于变速范围大,但缺点在于变速时容易有脱链与摩擦的问题,且需要经常清洁与保养。内变速式的变速装置通常是设置在轮毂内部,相较于外变速式来说,不易发生脱链也不需时常保养,因此使用寿命较长。
[0003]然而,由于上述内变速式的变速装置受限在轮毂内部的空间,因此,相较于外变速式的变速装置来说,可变速的范围较小,例如外变速式的变速装置可以达到30段变速以上,而内变速式的变速装置大多只能在3段至5段的变速范围。是以,如何进一步提升安装在轮毂内部的内变速式变速装置的变速范围,是目前相关业者努力研发的目标与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上述问题,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复合式变速马达,包括内变速器、轮毂及电动变速马达。内变速器包括中轴及沿中轴依序设置的动力输入件、壳体及动力输出件。壳体内部容设有内变速齿轮组,内变速齿轮组连接于动力输入件与动力输出件之间。轮毂包括有中央部及外毂部。中央部固设于动力输出件上能随动力输出件转动,外毂部围绕于壳体外并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电动变速马达容设于环形空间内,电动变速马达包括定子组与转子组。定子组包括定子支架,定子支架是固设于壳体上。转子组包括转子支架,转子支架是连接于动力输入件。
[0005]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更可包括一转子单向轴承,转子单向轴承连接于动力输入件与转子组的转子支架之间。
[0006]于一实施例中,转子支架可包括中央缩口部与外环部,外环部围绕定子支架外,中央缩口部是套设于转子单向轴承外。
[0007]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更可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连接于内变速器的动力输入件以选择性地驱动动力输入件旋转。
[0008]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更可包括输入单向轴承,输入单向轴承连接于驱动轮与动力输入件之间。
[0009]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更可包括转子单向轴承,转子单向轴承连接于动力输入件与转子组的转子支架之间。
[0010]于一实施例中,转子组可包括多数个永磁块,这些永磁块排列设置于转子支架的周围,定子组包括多数个定子单元与多数个线圈,定子单元围绕固定于定子支架周围,线圈是分别绕组于定子单元上。
[0011 ] 于一实施例中,定子组是位于转子组与内变速器的壳体之间。
[0012]于一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更可包括有轴承,轴承连接于电动变速马达的转子支架与轮毂的外毂部之间。
[0013]于一实施例中,内变速齿轮组可包括入力轴管,入力轴管套设于中轴,动力输入件是固接于入力轴管而能带动入力轴管同步转动。
[0014]于一实施例中,更提供一种电动车(如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机车),包括有车轮及上述复合式变速马达,车轮包括有轮架。复合式变速马达固接于轮架以选择性地驱动车轮转动。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式变速马达,通过电动变速马达与内变速器整合于轮毂中,能够使内变速式的变速装置在有限的空间中大幅提高可变速范围,达到提高复合式变速马达的使用效益与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变速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轮与输入单向轴承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应用于电动机车的局部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1复合式变速马达
[0025]2电动车
[0026]3车轮
[0027]4轮架
[0028]10内变速器
[0029]11中轴
[0030]12动力输入件
[0031]13壳体
[0032]14动力输出件
[0033]15内变速齿轮组
[0034]151入力轴管
[0035]20轮毂
[0036]21中央部
[0037]211环套
[0038]22外毂部
[0039]23环形空间
[0040]30电动变速马达
[0041]31定子组
[0042]32定子支架
[0043]33定子单元
[0044]34线圈
[0045]35转子组
[0046]36转子支架
[0047]361中央缩口部
[0048]362外环部
[0049]37永磁块
[0050]40转子单向轴承
[0051]50驱动轮
[0052]501中央环圈
[0053]502肋条
[0054]60输入单向轴承
[0055]601凹槽
[0056]7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57]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变速马达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与分解立体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复合式变速马达1包括内变速器10、轮毂20及电动变速马达30。
[0058]内变速器10包括中轴11及沿中轴11依序设置的动力输入件12、壳体13及动力输出件14,壳体13内部容设有内变速齿轮组15,内变速齿轮组15连接于动力输入件12与动力输出件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3为一圆筒状壳体,动力输入件12为一环块,且动力输入件12位于壳体13 —端并枢设在中轴11上,使动力输入件12能够相对于中轴11旋转。动力输出件14同样为一环块,且动力输出件14位于壳体13的另一端并枢设在中轴11上,使动力输出件14能够相对于中轴11旋转。
[0059]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内变速齿轮组15具体上可包括有多个齿轮,通过改变不同的齿轮比而达到变速的功能。例如内变速齿轮组15有固设于中轴11的多数个太阳齿轮、分别啮合于各太阳齿轮周围的行星齿轮组以及分别啮合于各行星齿轮组的齿环。藉此,即可通过各太阳齿轮啮合于不同的行星齿轮组或齿环(例如通过移动中轴11而带动太阳齿轮位移而啮合于不同的行星齿轮组或齿环),以改变齿轮比而达到变速的功能。以上内变速齿轮组15的实施例仅供说明,内变速齿轮组15也可通过其他种齿轮搭配方式达到变速功能,由于内变速齿轮组15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0060]于一实施例中,动力输入件12、内变速齿轮组15及动力输出件14可相互啮合,例如动力输入件12包括有齿轮,动力输出件14同样包括有齿轮,使动力输入件12与动力输出件14可通过齿轮啮合于内变速齿轮组15。藉此,当动力输入件12转动时,可驱动内变速齿轮组15运转,以同步带动动力输出件14旋转。于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输入件12与动力输出件14也可直接连接(如热融着或扣合)内变速齿轮组15的齿轮,此并不局限。
[0061]如图2、图3所示,轮毂20呈一中空壳体且包括有中央部21及外毂部22,中央部21固设于动力输出件14上能随动力输出件14转动,外毂部22围绕于壳体13外并与壳体1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3。在本实施例中,中央部21是靠近内变速器10的动力输出件14,且中央部21是呈锥缩形状并具有开口而供中轴11穿出。在此,中央部21是向内延伸有一环套211,环套211是套接固定于动力输出件14外部,例如,中央部21的环套211与动力输出件14彼此可以是紧配合状态而达到固定作用,使动力输出件14旋转时可带动轮毂20同步旋转。于一些实施例中,中央部21与动力输出件14也可通过啮合、扣合或粘固等方式彼此固接,此并不局限。
[0062]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内变速齿轮组15包括入力轴管151,入力轴管151是套设于中轴11外而能够相对中轴11旋转,动力输入件12是固接于入力轴管151而能带动入力轴管151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件12是与入力轴管151 —端相互啮合,使动力输入件12旋转时能驱动入力轴管151带动壳体13中的内变速齿轮组15运转。于一实施例中,入力轴管151相对于动力输入件12的一端位在壳体13内部且具有齿轮而能够啮合内变速齿轮组15的对应齿轮,使动力输入件12能带动内变速齿轮组15运转。于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输入件12与入力轴管151也可为一体成型。
[006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毂20的外毂部22是连接于中央部21。其中,外毂部22为一环状中空壳体并围绕于内变速器10的壳体13外,并使外毂部22与壳体1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3。
[0064]电动变速马达30容设于环形空间23内,电动变速马达30包括定子组31与转子组35,定子组31包括定子支架32,定子支架32固设于壳体13上,转子组35包括转子支架36,转子支架36是连接于动力输入件12。
[0065]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支架32为一环架而具有中央穿孔,定子支架32是套接于壳体1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