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72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热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块结构,主要包括发热体、管道和导热介质,所述的发热体在导热介质内部分为M形或N形,发热体外缠绕有管道,管道呈扁螺旋形发热体和管道固封在导热介质内并裸露出端口;在发热体和管道之间设有支架,管道安装于支架上的卡槽内,发热体通过支架与管道形成间接连接,管道上的螺距均匀设置或不均匀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发热装置的整体结构来改善现有加热块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通过将管道设计为扁螺旋,使得发热体表面各点到管道表面的距离相对均匀,从而使发热体与管道间的热传递得到优化同时通过加热体的M形或N形设计使之能非常合适于扁螺旋圈内部空间并且方便用支架固定。
【专利说明】
一种加热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水的即热式加热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加热管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铅、锌、锡、巴氏合金。这种结构虽然热效率高,发热均匀,当耐高温电阻丝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通过结晶氧化镁粉快速向金属管表面扩散,在传递到水中,达到加热目的。但是大多数加热管或现有加热块由于形状和制造工艺的原因体积都比较大,导致占用空间大,应用范围就比较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块结构,通过改变加热主体的整体结构来减小加热元件的体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块可安装于比较狭小的空间,与现有加热管或加热块相比,更加轻薄,发热更加的均匀,发热效率更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加热块结构,主要包括发热体、管道和导热介质,所述的发热体在导热介质内部,为M形或N形,发热体外缠绕有管道,管道呈扁螺旋形发热体和管道固封在导热介质内并裸露出端口。
[0005]更进一步的,在发热体和管道之间设有支架,管道安装于支架上的卡槽内,发热体通过支架与管道形成间接连接,管道上的螺距均匀设置或不均匀设置。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介质采用金属物质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非金属物质。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体的管表材料为金属材质的电热管或电热丝,或非金属电加热元件。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采用铁或不锈钢材质,采用整体或分体结构。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管道的材质为金属管或非金属管,外直径范围是3.5mm-
6.5mm,壁厚为0.弯曲半径为7mm-25mm;螺距范围为10mm-30mm。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发热装置的整体结构来改善现有加热块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通过将管道设计为扁螺旋,使得发热体表面各点到管道表面的距离相对均匀,从而使发热体与管道间的热传递得到优化同时通过加热体的M形或N形设计使之能非常合适于扁螺旋圈内部空间并且方便用支架固定。该加热块非常适合应用于对内部空间有要求的机器。
【附图说明】
一种加热块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发热体;2.管道;3.支架;4.导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所示:这种加热块结构,主要包括发热体1、管道2和导热介质4,所述的发热体I为M形,两端在相对方向产生相对位移后会产生一定弹性;M形的发热体I两端设有二个同侧的连接端子,M形的发热体I外缠绕有管道2,管道2呈扁螺旋形并设有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M形的发热体I和管道2固封在导热介质4内并裸露出连接端子、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M形的发热体I设置在管道2的螺旋圈内,使得发热体I表面各点到管道2表面的距离均匀。
[0018]发热体I在管道2的螺旋圈内可以通过支架固定相对位置也可以没有支架固定,在M形的发热体I和管道2之间设有支架3,管道2安装于支架3上的卡槽内,M形的发热体I通过支架3与管道2组装一起,M形发热体I直接接触支架3不直接接触管道2,管道2上的螺距均匀设置,管道2的螺距由支架3固定。所述的导热介质4采用金属物质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非金属物质。所述的发热体I的管表材料为金属材质的电热管或电热丝,或非金属电加热元件。所述的支架3采用铁或不锈钢材质,采用整体或分体结构(I个或2个)。所述的管道2的材质为金属管或非金属管,外直径范围是3.5mm-6.5mm,壁厚为0.弯曲半径为7mm-25mm;螺距范围为10mm-30mm。
[0019]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外部导热介质4与M形的发热体1、管道2的固封包裹采用压铸,浇铸,砂铸等铸造工艺,也可以是其他注射固化工艺。将M形的发热体1、支架3和管道2先组装在一起如图1,再将组装好的发热装置放入模具,在模具中注入导热介质4,当导热介质4固化在模具中之后,整个发热块结构制作完毕。如图2,成型后的发热块结构中发热体I的热能能够均匀快速的传导到管道2内的液体中。
[002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加热块结构,主要包括发热体(1)、管道(2)和导热介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I)在导热介质(4)内部,为M形或N形,发热体(I)外缠绕有管道(2),管道(2)呈扁螺旋形发热体(I)和管道(2)固封在导热介质(4)内并裸露出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热体(I)和管道(2)之间设有支架(3),管道(2)安装于支架(3)上的卡槽内,发热体(I)通过支架(3)与管道(2)形成间接连接,管道(2)上的螺距均匀设置或不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介质(4)采用金属物质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非金属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I)的管表材料为金属材质的电热管或电热丝,或非金属电加热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采用铁或不锈钢材质,采用整体或分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2)的材质为金属管或非金属管,外直径范围是3.5mm-6.5mm,壁厚为0.弯曲半径为7mm-25mm;螺距范围为10mm-30mmD
【文档编号】H05B3/42GK205726480SQ20162025169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王杰强
【申请人】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