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0587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9月12日、申请号为200810212792.3且发明名称为“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卡扣条及进给带连接机构”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具备它的卡扣条(clipribbon)以及利用它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携带方便、易于进行连接作业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具备它的卡扣条以及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如集成电路芯片那样的电子器件对灰尘等异物非常脆弱。因此,这些电子器件直至供给到电子器件安装装置等之前为止容纳在能够与外部隔离而保管电子器件的构件即进给带后,进行供给。这种进给带由容纳电子器件的载体和用于密封容纳在上述载体内的电子器件的带构成,主要以卷绕在卷盘上的状态安装在带进给器而使用。另一方面,在将带进给器等安装在电子器件安装装置等上进行器件安装工序时,若卷绕在卷盘上的进给带都被抽出而耗尽,则要用卷绕有进给带的新的卷盘替换被耗尽进给带的卷盘。此时,操作人员在带进给器替换卷盘后,将所耗尽的卷盘的进给带的末端部分和从重新替换的卷盘中抽出的进给带的始端部分连接以便能够持续地供给电子器件,此时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及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在图1和图2中图示了现有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的一例,在图3中图示了用于利用这种卡扣连接电子器件进给带的连接装置。图1是图示了利用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例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连接进给带的方法的说明图,图2是利用图1的卡扣连接的进给带的剖视图,另外,图3是图示了用于利用图1的卡扣连接电子器件进给带的现有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首先,参照图1和图2,进给带600、600′在一侧或两侧的边缘附近穿设有指示孔610、610′,并形成有容纳部620、620′以容纳电子器件。另外,在这种容纳部620、620′的上面附着有用于密封容纳在容纳部620、620′内的电子器件的带(未图示)。另外,用于连接这种进给带600、600′的现有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700以与上述指示孔610、610′相同的间隔穿设有孔710,在该孔710的边缘形成有冠状的突起部720。由此,操作人员以下述方法驱动图3的现有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装置并连接进给带600、600′。即、操作人员首先将所要连接的进给带600、600′的末端对接后,对卡扣700的孔710进行定位使其与进给带600、600′的指示孔610、610′一致。然后,操作人员利用连接装置挤压卡扣700。由此,卡扣700的突起部720在进给带600、600′的指示孔610、610′的外周边缘侧弯折从而使进给带600、600′牢固地结合。然而,在利用这种现有卡扣700和连接装置连接进给带600、600′的场合,存在挤压卡扣700时突起部720穿透进给带600、600′的指示孔610、610′而使指示孔610、610′的形状或大小变形的问题。在该场合,在供给进给带600、600′的带进给器(未图示)上时常发生卡住现象,存在因此而停止全体安装装置的驱动的问题。另外,现有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存在难以为进行进给带的连接作业而将卡扣以自动化工序供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其自动供给化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以及具备它的卡扣条。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课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其移动也容易且还可降低成本,并且其进给带的连接作业也容易进行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的特征在于,包括:条带(strip)形状的躯干;形成于上述躯干的长度方向一侧的至少一个卡槽;与上述卡槽隔离,并贯通上述躯干地形成的至少一个进给孔;配置于上述躯干的长度方向一端、上述进给孔、以及上述卡槽各个之间中的至少一处,并贯通上述躯干的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在上述通孔的周围突出形成的连接突起。另外,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条的特征在于,包括:沿宽度方向排列并具有相同的形态的多个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以及分别与上述卡扣的长度方向两端结合而连接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的连接件。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部躯干,该下部躯干在其上面具备使将要相互连接的电子器件进给带以一条直线形态配置而设置的带配置部、用于将用于连接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向与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所形成的一条直线正交的方向供给的卡扣供给部、以及设置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和上述卡扣交叉的部分的带连接部;上部躯干,配置于上述下部躯干的上侧并铰接,以便挤压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的上述卡扣;以及加压手柄,可转动一定角度地铰接在上述下部躯干上,并且也与上述上部躯干铰接以便在上述转动时上述上部躯干能够挤压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的上述卡扣。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以及具备它的卡扣条上,由于在其躯干上形成有卡槽以便能够卡在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等的突起上,因而具有利用该卡槽实现自动供给化的长处。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由于利用如上所述可自动供给的卡扣以及具备它的卡扣条,因而不利用卷盘也可进行自动供给,因此,可空前地缩小其整体大小。因此,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不仅可携带而且移动也容易,从而可降低成本,另外,还可容易进行该进给带的连接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了利用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例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连接进给带的方法的说明图。图2是利用图1的卡扣连接的进给带的剖视图。图3是图示了用于利用图1的卡扣连接电子器件进给带的现有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和具备了它的卡扣条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放大图示了图4的A部分的图。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放大图示了图6的B部分的图。图8是图6所示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侧视图。图9是图示了图6所示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为连接进给带而进行了动作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4至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发明不限定于这里所说明的实施例,还可以用其它方式具体化。反倒这里所介绍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所公开的内容彻底、完整以及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宗旨而提供的。在说明书整体范围内,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和具备了它的卡扣条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放大图示了图4的A部分的图。下面,首先参照图4和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和具备了它的卡扣条。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条由沿宽度方向以相同的形态排列的多个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以及分别与上述卡扣80的长度方向两端结合而连接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的连接件90构成。此时,上述卡扣80和上述连接件90可均由如铜那样的金属材质形成。具体来讲,上述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包括:条带(strip)形状的躯干81;分别形成于上述躯干81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卡槽84;形成为以等间隔配置于上述卡槽84之间并贯通上述躯干81,并且对于上述卡槽84也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进给孔85;分别配置于上述躯干81的长度方向两端与上述进给孔85之间以及上述进给孔85与上述卡槽84之间并贯通上述躯干81的通孔82;以及在上述通孔82的周围突出形成的连接突起83。上述连接突起83以分别插入到进给带70、70′的指示孔75、75′的状态弯折,从而相互连接上述进给带70、70′。在这里,上述通孔82可配制成相互之间以等间隔隔离。因此,分别形成在上述通孔82的周围的连接突起83也可配制成相互之间以等间隔隔离。另外,上述进给孔85可配制成与形成于上述进给带70、70′上的指示孔75、75′间隔相同。在该场合,为了连接上述进给带70、70′彼此而安装在进给带70、70′上的卡扣80的进给孔85还可以起到进给带70、70′的指示孔75、75′的作用。另外,上述卡槽84形成为向与上述躯干8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即、上述卡槽84可形成为从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向供给卡扣80的方向开口。例如,在从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卡扣80向“↑”方向供给的场合,根据本发明的卡扣80的卡槽84可形成为向其所供给的方向开口的形状即“U”形状。在该场合,根据本发明的卡扣80的卡槽84卡在预先形成在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上的突起119上,从而引导卡扣80的停止位置即进给带70、70′的连接位置。由此,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卡扣80以及具备了它的卡扣条具备了如上所述的卡槽84,因此,可实现向该进给带70、70′的连接位置的自动供给。作为其它实施例,在从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卡扣80向“↓”方向供给的场合,根据本发明的卡扣80的卡槽84可形成为向其所供给的方向开口的形状即“∩”形状。另一方面,上述连接件90可形成为与上述卡扣80的躯干81类似的形状即条带形状。另外,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与上述连接件90所连接的部分可分别形成为颈(neck)状。即、可将上述卡扣80与连接件90所连接的部分形成为宽度较之周围窄。在这种场合,利用这些来连接进给带70、70′彼此的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使用刀具120等来切断该连接部分,由于此时的连接部分形成为颈状,因此,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等能够很容易地切断该颈部分。下面,参照图6至图10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进给带连接机构101。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机构101包括:下部躯干110,该下部躯干110在其上面具备使将要相互连接的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能够以一条直线形态配置地设置的带配置部111、用于将用于连接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向与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所形成的一条直线正交的方向供给的卡扣供给部115、以及设置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和上述卡扣80交叉的部分的带连接部118;上部躯干130,配置于上述下部躯干110的上侧以便挤压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118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并铰接在该下部躯干110上;以及加压手柄150,可转动一定角度地铰接在上述下部躯干110上,并且也与上述上部躯干130铰接以便在上述转动时上述上部躯干130能够挤压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118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具体来讲,上述带配置部111可形成在上述下部躯干110的前端部上面,并可沿上述下部躯干110的宽度方向形成以使上述将要相互连接的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能够沿上述下部躯干110的宽度方向配置。另外,上述卡扣供给部115可形成为能够将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沿上述下部躯干110的长度方向供给。因此,设置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形成的一条直线和用于连接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的卡扣80所交叉的部分上的带连接部118可形成在上述下部躯干110的前端部上面。优选上述带连接部118形成在上述带配置部111的中央部下侧。另外,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上可各自形成指示孔75、75′,在上述带配置部111可形成带安装用突起113,以使上述将要相互连接的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的指示孔75、75′分别套入。因此,上述将要相互连接的电子器件进给带70、70′通过其指示孔75、75′分别套入该带安装用突起113,从而可配置并安装在上述带配置部111。另外,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可形成分别向其所供给的方向开口的卡槽84,在上述带连接部118可形成卡扣卡定用突起119,以使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118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的卡槽84卡住。因此,由上述卡扣供给部115供给的卡扣80通过其卡槽84套入该卡扣卡定用突起119,从而能够在进给带70、70′的连接位置即上述带连接部118停止。另外,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和分别结合在上述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的两端上的连接件90可一起向上述带连接部118供给。换句话说,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能够以卡扣条形态向上述带连接部118供给。在这种场合,在上述带连接部118上可设置刀具120,该刀具120在上述上部躯干130对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118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进行挤压时,使上述被挤压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从上述连接件90分离。因此,上述卡扣80和上述连接件90的连接部在上述上部躯干130对供给到上述带连接部118的电子器件进给带连接用卡扣80进行挤压时,通过上述刀具120被切断,从而上述卡扣80从上述连接件90分离。另一方面,在上述下部躯干110的上面还可设置用于自动化上述卡扣供给部115的卡扣供给的压缩弹簧(未图示)或与这种压缩弹簧连接的卡扣自动供给部件(未图示)。在这种场合,上述压缩弹簧或与这种压缩弹簧连接的卡扣自动供给部件将其所供给的卡扣80从其后方向前方推压,使上述所供给的卡扣80自动供给。附图标记151表示分别铰接加压手柄150和下部躯干110的连接部件,附图标记135、152、153各为铰链。如上所述,虽然本实施例的进给带连接机构101结构简单,却具有能够有效地连接进给带70、70′,而且可将卡扣80容易地从连接件90切断的长处。另外,本实施例的进给带连接机构101因结构简单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因此而具有携带方便且可廉价制作并使用的长处。以上,本发明参照图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例子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从此可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均等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力要求范围以及与此均等的范围所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