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8128阅读:4865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尤指一种可将控制器的热源由散热壳体导出,而达到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降低制作成本以及缩小控制器体积的电动车控制器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已用电动车的控制器,于运作时皆会发出热源,而该热源若无实时排除,便会影响控制器的正常运作,甚至有烧毁控制器的情形发生,因此,控制器必须要设置散热设备,藉以供控制器于运作时的散热;而一般所使用的方式系于控制器上设置以铝块、热管或(及)风扇等设备,进而对控制器进行散热。

然,以上述散热方式而言,不但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且必须于电动车内保留预定的位置供铝块、热管及风扇等设备放置,又该铝块、热管及风扇等设备皆必须花费较高的制作成本。

因此,为改善上述缺失,本案发明人特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以有效改善已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制作成本低以及体积缩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系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取一呈中空状的散热壳体。

步骤二:将电动车的控制器设置于散热壳体中。

步骤三:于该控制器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多数第一散热条。

步骤四:于该控制器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多数第二散热条,并使各第二散热条的一端与散热壳体的内面接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一中的散热壳体为铝挤型的方式所制成,其外侧面设有多数散热鳍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散热鳍片的间距介于2mm~50mm之间,而以25mm为最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二中的控制器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三与步骤四中的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为铜制材质,且各第一散热条的直径介于1mm~10mm之间,而以5mm为最佳,另各第二散热条的直径介于3mm~20mm之间,而以15mm为最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顶面,而各第二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底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底面,而各第二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顶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顶面与底面,而各第二散热条设于控制器的顶面与底面,使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呈相邻排列状态。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的间距介于2.5mm~60mm之间,而以30mm为最佳。

本发明可于控制器运作产生热源时,利用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与散热壳体的配合,将控制器的热源由散热壳体导出,而达到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降低制作成本以及缩小控制器体积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组件标号对照:

散热壳体1;

散热鳍片11;

控制器2;

顶面21;

底面22;

第一散热条3;

第二散热条4;

步骤一s1;

步骤二s2;

步骤三s3;

步骤四s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系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其至少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s1:取一呈中空状的散热壳体1,而该散热壳体1为铝挤型方式所制成,其外侧面设有多数散热鳍片11,且各散热鳍片11的间距介于2mm~50mm之间,而以25mm为最佳。

步骤二s2:将电动车的控制器2设置于散热壳体1中,而该控制器2具有一顶面21及一底面22。

步骤三s3:于该控制器2的顶面21上设置多数第一散热条3,其中各第一散热条3为铜制材质,且各第一散热条3的直径介于1mm~10mm之间,而以5mm为最佳。

步骤四s4:且于该控制器2的底面22上设置多数第二散热条4,并使各第二散热条4的一端与散热壳体1的内面接触,其中各第二散热条4为铜制材质,且各第二散热条4的直径介于3mm~20mm之间,而以15mm为最佳。

而当控制器2因运作发出热源时,可由各第一散热条3与各第二散热条4分别吸收控制器2上的热源,之后再藉由各第二散热条4将热源导引至散热壳体1,让散热壳体1利用各散热鳍片11进行热源的散逸,且部分余热则由各第一散热条3吸收并直接散逸,而不需使用风扇进行散热;藉此达到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降低制作成本以及缩小控制器体积的功效。

请参阅图3所示,系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更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各第一散热条3设于控制器2的底面22,而各第二散热条4设于控制器2的顶面21;如此,同样可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此外,更可符合实际使用的所需。

请参阅图4所示,系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除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更可为本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各第一散热条3设于控制器2的顶面21与底面22,而各第二散热条4设于控制器2的顶面21与底面22,使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3、4呈相邻排列状态,其中,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3、4的间距介于2.5mm~60mm之间,而以30mm为最佳,藉此,可将热源由控制器2顶面21与底面22的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3、4分别导引至散热壳体1,进而增加散热速度,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可有效改善已用的种种缺点,可于控制器运作产生热源时,利用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与散热壳体的配合,将控制器的热源由散热壳体导出,而达到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降低制作成本以及缩小控制器体积的功效;进而使本发明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消费者使用所须,确已符合发明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其于一中空状的散热壳体中设置电动车的控制器,并于该控制器的至少一面上分别设置多数第一及第二散热条,且使各第二散热条的一端与散热壳体的内面接触。藉此,可于控制器运作产生热源时,利用各第一及第二散热条与散热壳体的配合,将控制器的热源由散热壳体导出,而达到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佳、降低制作成本以及缩小控制器体积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魁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魁杓;庄咏字
技术研发日:2016.07.21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