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29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等电子产品的快速充电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电流的方法来解决。但是检测大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可能存在功率不足等问题,而且受移动终端的厚度限制,不宜采用大尺寸检测电阻来检测电流。

另外,当充电电流较大时,检测电阻不能很好的散热,使得发热较严重,不仅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且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将设计灵活的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利于减少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走线;设置在所述走线两端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检测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之间的所述走线的阻值检测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将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并在走线的两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进而通过检测器通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走线的阻值检测充电电流。该电路板将设计灵活的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利于减少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高密度互联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公式调节所述走线的长度、宽度或厚度,以降低所述走线的发热量,其中,R为所述走线的电阻,ρ为所述走线的电阻率,L为所述走线的长度,W为所述走线的宽度,T为所述走线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公式调节所述走线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包括:将所述走线的长度增加a倍,且将所述走线的宽度增加a倍;将所述走线的长度增加b倍,且将所述走线的厚度增加b倍;或者,将所述走线的长度增加c倍,且将所述走线的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增加c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a、b、c的取值均大于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为单面板、双面板或多层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公式调节所述走线的长度、宽度或厚度,还包括:在所述电路板的两面分别设置一层走线,且将每层走线的长度增加d倍,其中,两层所述走线的两端通过过孔并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走线的材质为金属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将设计灵活的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利于减少整机厚度。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的走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的走线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体10、走线20、第一检测点30、第二检测点40、检测器50、电源电路200和负载电路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移动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包括:本体10、走线20、第一检测点30、第二检测点40和检测器50。

其中,走线20设置在本体上,且可以灵活设计。

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分别设置在走线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的位置是示例性的,两者可以互换。

检测器50用于通过第一检测点30和所述第二检测点40之间的走线20的阻值检测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但不限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板、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 board,高密度互联电路板)板或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电路板)板。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CB板的走线20的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一层电路板上的走线20,以及走线20两端的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公式调节走线20的长度、宽度或厚度,以降低走线20的发热量,其中,R为走线20的电阻,ρ为走线20的电阻率,L为走线20的长度,W为走线20的宽度,T为走线20的厚度。

可选地,走线2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铜,该走线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走线20的长度增加a倍,且将走线20的宽度增加a倍。

举例而言,当充电电流正常,即电流值不足以使走线20发热严重时,走线20的长度为2000mm,宽度为1mm,厚度为0.0345mm,计算得到阻值接近1欧。当充电电流过大,走线20发热较为严重时,则可以将走线20的长度设置为4000mm,宽度设置为2mm,厚度保持0.0345mm不变,其阻值仍接近1欧。将走线20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增加1倍,面积相当于增加到4倍,阻值不变,增加了走线20的散热面积,由此,能够加快走线20的散热速度,降低走线20的发热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走线20的长度增加b倍,且将走线20的厚度增加b倍。

举例而言,当充电电流正常,即电流值不足以使走线20发热严重时,走线20的长度为2000mm,宽度为1mm,厚度为0.0345mm,计算得到阻值接近1欧。当充电电流过大,走线20发热较为严重时,则可以将走线20的长度设置为4000mm,宽度保持1mm不变,厚度设置为0.069mm,其阻值仍接近1欧。将走线20的长度和厚度同时增加1倍,体积相当于增加到4倍,阻值不变,增加了走线20的散热体积,由此,能够加快走线20的散热速度,降低走线20的发热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中的走线20的材质为金属铜,走线20的阻值的计算条件为20℃温度,此时,金属铜电阻率为0.0172(μΩ·m)。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走线20的长度增加c倍,且将走线20的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增加c倍。

具体而言,走线20的长度增加c倍,走线20的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增加c倍,则走线20的体积增加到4c倍,由此,能够加快散热,降低走线20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走线20的阻值不变,且增加走线20的面积或体积,以加快散热,降低走线20发热,可以将a、b、c的取值设置为均大于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为单面板、双面板或多层板。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路板为单面板时,走线20设置在电路板的单面,可以根据电路板的空间大小和走线20的发热量等设计走线20的长度、宽度或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电路板为双面板或多层板,则可以在电路板的两面或两层分别设置一层走线20,且将每层走线20的长度增加1倍,其中,两层走线20的两端可以通过过孔并联连接。

举例而言,如果需要将走线20的阻值设置为10毫欧,则可以将第1层和第二层走线20的长度增加1倍,即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走线20阻值均为20毫欧,两层走线20的两端可以通过过孔并联连接,此时,走线20的阻值为10毫欧。由此,增加了走线20的体积,加快的散热速度,降低了走线20的发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层或多层电路板,可以从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处打过孔,切换到其它层继续走线,以避免破坏电路板上的已计算好的一层的走线20的阻值。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为两层PCB板的走线20示意图,直径较小的点可以是图2所示的PCB板的走线20所在层,可以从该层的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处打过孔,切换到直径较大的点所在PCB板层继续设置走线20。其中,直径较小的点所在层的走线20的阻值是一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将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并在走线的两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进而通过检测器通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走线的阻值检测充电电流,由此,通过将设计灵活的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利于减少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而且可以在保持走线阻值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走线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增大走线的面积或体积,加快了走线的散热速度,降低了走线的发热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电源电路200、负载电路300。

其中,如图4所示,上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的走线20通过第一检测点30和第二检测点40分别与上述电源电路200和负载电路300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将设计灵活的走线作为检测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有利于减少整机厚度,且充电速度快,发热量低,由此,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其它构成及其作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