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411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光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可以包括灯光组件,其提供几中不同的灯光功能。例如,灯光组件通常提供用于前进行驶功能的高光束和/或低光束、昼行灯(DRL)功能和示廓灯(positionlight)功能。前进行驶功能照亮车辆前锋的车行道,以使司机能在低光线条件下见到车行道。DRL功能提供的灯光使得在日间能让对面人车看到本车辆。示廓灯功能提供的灯光使得在低光线条件下或在夜晚能让对面人车看到本车辆。因为示廓灯功能在夜晚或低光线条件下运行,所以示廓灯功能需要能被看见的相对较低灯光输出。然而,因为DRL功能在日间运行,所以DRL功能需要能被看见的高灯光输出。因而,DRL功能需要比示廓灯功能更高亮度的灯光输出。除了提供必要的照明功能,车辆设计者试图使得灯光组件尽可能更有美感和光学上的同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可同时控制两种光源。灯光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示廓灯功能的灯光。第二光源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昼行灯(DRL)功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芯片,第一光源,第二光源;

驱动芯片可同时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第一光源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示廓灯功能的灯光;

第二光源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昼行灯功能的灯光。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芯片型号为ZXLD1371。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包括:

驱动芯片,模式选择模块,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三稳压二极管D3,第四稳压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

所述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具体连接情况如下: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一端口接地;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该线路同时连接至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六二极管D6负极经由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三MOS管Q3的栅极,在第三电阻R3与第三MOS管Q3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14,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十二电容C12,并且,第十四电阻R14,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都接地,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第六电阻R6;

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六引脚,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还经由第九电阻R9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六电阻R6与第九电阻R9之间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地;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该线路同时连接至电源VCC,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至第二电感L2,在第七二极管D7与第二电感L2之间连接有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并且,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都接地,第一双向稳压管Z1未接地的一端同时连接至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

第二电感L2连接至由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第一并联支路的一端,第二电感L2与第一并联支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并且,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都接地;

第一并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感L1,第一并联支路的另一端还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三引脚,第一并联支路与第二电感L2的连接线路还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二引脚;

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第一MOS管Q1的栅极经由第五电阻R5后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

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经由串联连接的第七电阻R7与第十三电阻R13接地,第二引脚与第七电阻R7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和第十二电阻R12,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四引脚;

第七电阻R7与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的线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

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由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

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并联接地;

驱动芯片的第十一引脚依次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三电感L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

并且,第十一引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稳压二极管D3,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另一端并联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三电感L3之间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感L3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三电容C13,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正极;

驱动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漏极,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二MOS管Q2的栅极经由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二MOS管Q2的源极并联接地,第二MOS管Q2的栅极同时经由第四稳压二极管D4连接至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三电感L3之间的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电路原理为:

当进入DRL模式时,电源输入13.5V电压经由驱动芯片,MOS管和电感升压至20V驱动LED发光,使LED工作在高亮状态,满足日行灯输出效果;

当进入示廓灯模式时,电源输入13.5V经使第三MOS管Q3导通调节驱动芯片占空比,达到降低输出电流的目的,使输出电流降低,使LED在低亮状态下工作,达到示廓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方框图。

图2为控制方案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方框图,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芯片1,第一光源2,第二光源3;驱动芯片1型号为ZXLD1371,可同时控制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第一光源2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示廓灯功能的灯光;第二光源3可操作为发射用于车辆的昼行灯功能的灯光。

如图2所示为控制方案电路原理图,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芯片,模式选择模块,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三稳压二极管D3,第四稳压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

所述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具体连接情况如下: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一端口接地;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该线路同时连接至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六二极管D6负极经由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三MOS管Q3的栅极,在第三电阻R3与第三MOS管Q3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14,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十二电容C12,并且,第十四电阻R14,第八稳压二极管D8,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都接地,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至第六电阻R6;

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六引脚,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还经由第九电阻R9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六电阻R6与第九电阻R9之间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地;

模式选择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该线路同时连接至电源VCC,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至第二电感L2,在第七二极管D7与第二电感L2之间连接有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并且,第一双向稳压管Z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都接地,第一双向稳压管Z1未接地的一端同时连接至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

第二电感L2连接至由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第一并联支路的一端,第二电感L2与第一并联支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并且,第二电容C2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都接地;

第一并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感L1,第一并联支路的另一端还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三引脚,第一并联支路与第二电感L2的连接线路还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二引脚;

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第一MOS管Q1的栅极经由第五电阻R5后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

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经由串联连接的第七电阻R7与第十三电阻R13接地,第二引脚与第七电阻R7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和第十二电阻R12,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十四引脚;

第七电阻R7与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的线路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

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经由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

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并联接地;

驱动芯片的第十一引脚依次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三电感L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

并且,第十一引脚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稳压二极管D3,第十一电容C11与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另一端并联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三电感L3之间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感L3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三电容C13,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正极;

驱动芯片的第十五引脚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漏极,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二MOS管Q2的栅极经由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二MOS管Q2的源极并联接地,第二MOS管Q2的栅极同时经由第四稳压二极管D4连接至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三电感L3之间的线路。

该车辆灯光组件控制系统电路原理为:

当进入DRL模式时,电源输入13.5V电压经由驱动芯片,MOS管和电感升压至20V驱动LED发光,使LED工作在高亮状态,满足日行灯输出效果;

当进入示廓灯模式时,电源输入13.5V经使第三MOS管Q3导通调节驱动芯片占空比,达到降低输出电流的目的,使输出电流降低,使LED在低亮状态下工作,达到示廓灯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