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3539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灯光控制技术,具体是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家具生产车间的灯光通常需要用户自己开启和关闭,如果周围环境较暗或不可见,对不熟悉开关周围环境的用户来说,要找到开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如果用户有事离开而又忘了将照明灯电源关闭,就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其可以根据开关附近是否有人和周围环境的光照程度来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既节省人力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光电采集装置、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红外采集装置、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与非门、微处理器和照明灯;所述光电采集装置和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光电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照明灯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应用时,只有当照明灯外界光线减弱到设定值并且照明灯附近有人时,微处理器才会控制关闭的照明灯开启照明,反之,当照明灯附近有人而照明灯周围的光线强度大于设定值或照明灯周围的光线强度小于设定值而照明灯附近没有人时,关闭的照明灯不会开启,而开启的照明灯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会自动关闭,从而达到保证自动化的同时又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红外采集装置、第三信号处理模块及语音模块,所述第三信号处理模块和语音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第二红外采集装置与第三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红外采集装置和第二红外采集装置均为热释电红外采集装置。为了避免人体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照明灯,本发明设置了语音模块,一旦第二红外采集装置检测到人体与照明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就发出语音提示,防止人体过度靠近光源导致视觉疲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采集装置和第二红外采集装置均为热释电红外采集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根据照明灯附近是否有人和照明灯周围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设定值来控制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科学合理,既可以省去人工操作,方便用户使用,又可以避免能源浪费。

(2)通过语音模块来提醒用户与灯源保持一定距离,可以有效避免人体因过度靠近光源而导致视觉疲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光电采集装置、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红外采集装置、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与非门、微处理器和照明灯,其中,光电采集装置和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光电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照明灯与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红外采集装置、第三信号处理模块及语音模块,所述第三信号处理模块和语音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第二红外采集装置与第三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第一红外采集装置和第二红外采集装置均为热释电红外采集装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生产车间用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光电采集装置、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红外采集装置、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与非门、微处理器和照明灯,其中,光电采集装置和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光电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设于第一红外采集装置与与非门之间的线路上,照明灯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应用时可以根据开关附近是否有人和周围环境的光照程度来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既节省人力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应华
技术研发日:2016.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