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584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用于键盘的柔性电路板有关,尤指一种具有推迟水气进入效果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按现有应用于如键盘上的柔性电路板,其主要功能在于按压键盘的按键时,可通过相对应的按键结构对柔性电路板施以压力,以供柔性电路板的上、下接点相接触而形成导通,藉以提供键盘输入指令的功能。而在提供按压功能时,柔性电路板的上、下接点间仍需维持吸气与排气的作用,因此必须设计如通气孔或通气道等通气结构,以供吸气与排气所用。

然而,一般柔性电路板仍需兼具防水功能,因此上述通气道在设计上,通常会藉由拉长其路径来推迟水气进入的时间,以达到约能提供1~2小时内的防水功能的标准。由于上述通气道又受限于柔性电路板上如走线或电性接触等结构的限制,以致仅得利用有限的空间提供如迂回等设计来延长其路径,因此在效果上仍然有限。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包括二彼此间隔相叠置的电路层、一层叠于二电路层之间的间隔层、以及一设于间隔层与任一电路层之间的防水层;其中,防水层上形成有呈中空状的通气结构,通气结构包含至少一通气道、以及一连通于通气道上的气槽。藉由气槽提供进入的水气能慢慢积累于此,以达到推迟及避免水气进入的效果。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二电路层分别为一第一电路层与一第二电路层,且该第一电路层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接触点、该第二电路层上则具有一与该第一接触点间隔相对应的第二接触点,而该间隔层上设有至少一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与该第一、二接触点相对应。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其特征在于,该通气道一端为一进气口,且该进气口连通至该镂空区处,并于相对该镂空区处设有呈中空的连通区。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通气道另一端为一排气口。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排气口连通至该柔性电路板的一贯孔。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防水层由防水胶所构成者。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通气道呈直线状或迂回状者。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气槽的长与宽的尺寸大于该通气道的长与宽的尺寸。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二电路层与该间隔层之间皆分别设有一所述防水层。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间隔层上设有位于该二防水层的气槽的连通区,以连通该二气槽。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其中,该间隔层上设有位于该二防水层的通气道间的连通区,以连通该二通气道。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通过在现有的通气道上增设一或多个气槽,气槽用于推迟水气进入的时间,如同水塔一般能够使进入的水气慢慢积累于气槽内,避免直接进入柔性电路板内部的电性连接等处,以提高通气道在防水效果上能具有更长的推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局部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1B-1B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按键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与按键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与按键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与按键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柔性电路板 1

第一电路层 10

第一接触点 100

第二电路层 11

第二接触点 110

间隔层 12

镂空区 120

连通区 121

防水层 13

通气道 130

进气口 130a

排气口 130b

气槽 131

连通区 132

贯孔 14

按键 2

键帽 20

连接结构 21

弹性体 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局部示意图、图1A的1B-1B的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与按键结构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该柔性电路板1可应用于键盘上,以对应键盘上各按键2而提供对应的接触点(即如图2所示)。该柔性电路板1包括二电路层10、11、一间隔层12、以及至少一防水层13;其中:

该二电路层10、11彼此间隔相叠置,并对应上述键盘的各按键2而皆具有一接触点100、110。于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二电路层10、11分别为一第一电路层10与一第二电路层11,且第一电路层10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接触点100、而第二电路层11上则具有一与前述第一接触点110间隔相对应的第二接触点110,第二电路层11位于第一电路层10下方,第一电路层10上即供各按键2设置,各按键2则包含一键帽20、一将键帽20支撑于柔性电路板1上方的连接结构21、以及一弹性抵接于键帽20与柔性电路板1之间的弹性体22,且该弹性体22对应于第一电路层10的第一接触点110的相背对处上。

该间隔层12层叠于上述二电路层10、11之间,以供该二电路层10、11能藉由该间隔层12而彼此间隔相叠置。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间隔层12对应各按键2处皆设有一镂空区120,所述镂空区120亦与第一、二电路层10、11的第一、二接触点100、110相对应,以供上述按键2的键帽2下压时,通过键帽2下压而带动弹性体22触及第一电路板10的第一接触点100,使第一接触点100可通过该镂空区120而与第二接触点110相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

该防水层13设于上述间隔层12与任一电路层10或11之间,或是在该二电路层10、11与间隔层12之间皆设有该防水层13,并可通过如防水胶等材质涂布于电路层10、11或间隔层12上而构成者。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所述防水层13上形成有呈中空状的通气结构,所述通气结构主要是根据柔性电路板1实际的按键2配置等状况而利用周围空间而分布,并包含一通气道130、以及一连通于该通气道130上的气槽131。所述通气道130可视实际可利用空间而呈直线状或迂回状者,或者,呈分支状者。并且,所述通气道130于其一端作为一进气口130a、另一端作为一排气口130b,该进气口130a连通至间隔层12的镂空区120处,并于相对镂空区120处设有亦呈中空的连通区132,而该排气口130b则用以对外连通而进行吸气或排气,例如柔性电路板1设有多个贯孔14以供连接结构21穿过而衔接于底板,而排气口130b是连通至柔性电路板1的其中一个贯孔14以对外。此外,所述气槽131在柔性电路板1上所占区域较所述通气道130更为集中而具有较大的长与宽等尺寸;即:气槽131的长与宽的尺寸大于通气道130的长与宽的尺寸,因此气槽131所构成的区域能够如同水塔蓄水一般,使得由排气口130b进入的水气慢慢积累于所述气槽131内,藉以推迟水气继续停留在通气道130内,避免当防水层13的材质随着时间劣化而造成防水层与任一电路层10、11与间隔层12之间的粘着密封程度降低时,停留在通气道130内的水气入侵至电路层10、11上的导电布线而影响柔性电路板1的电气性能;并且,藉以推迟水气继续朝向进气口130a入侵至连通区132、镂空区120等处而影响柔性电路板1的电性导通。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气槽131是配置在柔性电路板1上导电布线较不集中的区域;或者,所述气槽131是配置在远离柔性电路板1上的导电布线的区域。较佳者,所述气槽131与排气口130b在所述通气结构的连通路径上是彼此靠近,藉此,由排气口130b进入的水气可以在进入所述通气结构没多久就被积累于所述气槽131内。又,如图4所示,单一防水层13可设有一个以上的气槽131。

再者,对应键盘上各按键2,单一防水层13的所述通气结构可以具有多个该进气口130a以连通至间隔层12的镂空区120处,然而,单一防水层13的所述通气结构仅具有单一个排气口130b以对外连通。

是以,藉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柔性电路板排气结构。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该二电路层10、11与间隔层12之间皆分别设有一所述防水层13,以进一步加强柔性电路板1的防水效果。二防水层13的通气结构在分布或设计上可为上、下相对应而完全相同,或是仅部分对应的局部相同,甚至是完全不相同的分布设计。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以上、下相对应而完全相同为例,且仅一层防水层13设有排气口130b。

又,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图3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亦可进一步在该二防水层13的气槽131上、下相对应的情况下,于间隔层12上设有供二气槽131连通的连通区121,藉以增大气槽131所能积蓄的水气,即可更进一步加强其推迟水气进入的效果。再者,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该连通区121设于二防水层13的通气道130间的间隔层12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不可多得的新型创作产品,其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创作人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