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式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82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等离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拆分式电极。



背景技术:

喷射型大气等离子处理系统通常由等离子电源和喷枪两个部分组成。等离子电源主要为等离子的发生提供能量,其工作原理为将220VAC 50Hz的交流电经过内部复杂电路转化后输出10KV,25KHz的高频率高压电,供给喷枪做等离子能量使用。喷枪主要为等离子发生场所,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喷嘴、喷枪管和电极。其中,电极为等离子发生的最重要部件,电极在得到等离子电源的能量后与喷枪管形成高频可变电场,使空气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电极的设计好坏关乎到等离子体产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处理效果。目前的等离子处理系统的电极为一体式设计,处理效果一般,在日益追求高品质的产品环境下,无法满足高品质的产品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处理效果更好且便于更换的可拆分式电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拆分式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由电极基座和电极头可拆连接组成,所述电极头的长度为电极本体长度的3/10~4/5。

其中,所述电极头的长度为电极本体长度的2/5。

其中,所述电极头与电极基座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和插接槽,所述电极头与电极基座通过插接柱和插接槽的插接配合相连接。

其中,所述插接柱和插接槽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插接柱设置在电极头的连接端面的中部,所述插接槽设置在电极基座的连接端面的中部。

其中,所述插接柱的长度为电极头长度的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的电极为一体式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为可拆分式结构,电极本体在距离尖端3/10~4/5处被拆分成电极基座和电极头两个部件,有效提高了等离子处理效果,并且大大方便了耗材更换,降低了耗材成本。经过实验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分式电极,等离子处理后的产品(以玻璃盖板为例)表面的水滴角最低可降至5.4°左右,表面处理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分式电极的装配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电极本体;10-电极基座;11-电极头;100-插接槽;110-插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电极由一体式设计改为可拆分式设计,通过将电极本体在距离尖端3/10~4/5处被拆分成电极基座和电极头两个部件,使等离子处理效果大大提升,并方便耗材更换。

具体的,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分式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所述电极本体1由电极基座10和电极头11可拆连接组成,所述电极头11的长度为电极本体1长度的3/10~4/5。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通过在合适的位置将电极本体1拆分成电极基座10和电极头11两个部件,可以有效提高电极的等离子处理效果,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所示(以玻璃盖板为例,实验参数:处理速度180mm/s,气体压力0.35Mpa,气体流量18L/min):

表1

从上述表1所示可知,采用一体式设计的电极(即,表1中“完整”那一列),等离子处理后的产品表面的水滴角平均值达到了10.4706°,等离子处理效果一般。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分式电极,将电极本体1在距离尖端3/10~4/5处拆分成电极基座10和电极头11两部分,等离子处理后的产品表面的水滴角平均值均小于一体式设计的电极,等离子处理效果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将电极本体1在距离尖端2/5处进行拆分(此时电极头11的长度为电极本体1长度的2/5),水滴角平均值达到了6.627°,等离子处理效果的提升非常显著,为最佳拆分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分式电极,能有效提高电极的等离子处理效果。但从表1第一列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可拆分式电极都能达到提升等离子处理效果的目的,当电极本体1在距离尖端1/5处进行拆分时,水滴角平均值反而达到了比一体式设计的电极还要高的12.2948°。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的电极为一体式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为可拆分式结构,电极本体在距离尖端3/10~4/5处被拆分成电极基座和电极头两个部件,有效提高了等离子处理效果,并且大大方便了耗材更换,降低了耗材成本。

优选的,所述电极头11的长度为电极本体1长度的2/5,即,拆分距离为表1中的第二列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头11与电极基座10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110和插接槽100,所述电极头11与电极基座10通过插接柱110和插接槽100的插接配合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极头与电极基座采用插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而且不会对电极头的外表面(电离作用面)产生影响,确保了可拆分式电极的等离子处理效果能达到表1所示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110和插接槽100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110设置在电极头11的连接端面的中部,所述插接槽100设置在电极基座10的连接端面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110的长度为电极头11长度的1/5。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可拆分式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所述电极本体1由电极基座10和电极头11可拆连接组成,所述电极头11的长度为电极本体1长度的2/5,所述电极头11的连接端面的中部凸设有插接柱110,所述电极基座10的连接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插接槽100,所述电极头11与电极基座10通过插接柱110和插接槽100的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插接柱110的长度为电极头11长度的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分式电极,有效提高了等离子处理效果,并且大大方便了耗材更换,降低了耗材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