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触点稳压器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186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触点稳压器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稳压器领域,特别是无触点稳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触点交流稳压器在其工作时,里面装配了许多电力电子器件---可控硅,用于变压器绕组的投入和切断。由于工作的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如1分钟內)它可能通断几百次甚至几千次,通断频率过于频繁,故障就会增加,

众所周知,正弦交流电在接通感性负载时的瞬间如果其相位角a=90度,则会引起大于正常合闸电流的6至10倍冲击电流,浪涌电流对可控硅的危害极大。怎样避免正弦交流电在合闸时防止浪涌电流的危害呢,这是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防浪涌电流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过零触发”即在正弦交流电相位角a=0度瞬间发控制信号,使”合闸开关”在相位角零度左右通断,而现在常用的”合闸开关”主要有三种:1.继电器2.固态开关3.可控硅。但她们都有明显的缺陷:继电器线圈送电与触点动作时间(以下简称传输时间)一致性很差,很难实现过零触发。另外继电器频繁动作寿命也短,所以该方案很不理想。固态开关:控制传输时间是很短,但它由于器件体积的局限,高电压端触发方案用的是阻容降压来取得驱动电源,驱动功率不足.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差,加之价格也高,在频繁启动的场合很少采用。可控硅:控制传输时间短,成本低,稳定性和一致性都很好,现在主要被采用。

现在可控硅触发方式是脉冲变压器式,而脉冲变压器单价高,另外为了提高脉冲信号前沿的陡度,还要配备其驱动电源要+24V以上,和功放三级管要中功率管,大量使用脉冲变压器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成本。二是单个脉冲变压器是体积大、脉冲变压器和中功率三级管体积都很大,占用了有限的产品空间结构,也不利于产品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触点稳压器可控硅触发装置,包括:变压器、控制板电路,可控硅,控制板电路连接用于控制信号输出的光电耦合管,光电耦合管将控制信号输入到功放三极管放大后,输入到可控硅中。

光电耦合管副边触发控制信号是过零信号。

输入独立次级绕组经整流滤波获得5V的电压输入到功放三极管。

电路输入到DC-DC模块电路获得5V的电压输入到功放三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光电耦合管控制可控硅,具有成本低、信号传输快、体积小、前沿陡,隔离性能好等诸多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触点稳压器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脉冲变压器触发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无触点稳压器可控硅触发装置,包括:变压器、控制板电路,可控硅,控制板电路连接用于控制信号输出的光电耦合管,光电耦合管将控制信号输入到功放三极管放大后,输入到可控硅中。光电耦合管的副边触发控制信号是过零信号。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光藕方案在控制副边也就是系统高压控制端用的是有源触发,整个系统需要配置几组独立的相互绝缘的+5V直流电源。这几组独立的直流电源取得的方法可以是用几组独立次级绕组经整流滤波获得,也可以采用几个DC-DC模块获得。

采用光电耦合管控制时,电路中的光藕管原边与副边耐压2000V,具有很好的隔离效果。

光电耦合管传输的信号是光信号,光信号的传输时间是微秒级,只要控制板电路过零信号采集正确,则光藕副边触发控制,信号基本就是过零信号。

光电耦合管电路的驱动电流是毫安级,整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5V,功放电路可用小功率管,辅助电源配置,比现有的脉冲变压器的工作电压24V低的多。

如图2所示,图2是一种脉冲变压器,包括控制板,脉冲调制电路、和功放三极管。结构和光点耦合器电路并无多大差别,但要配备其驱动电源要+24V以上,才能提高脉冲信号前沿的陡度。而本实用新型的广电耦合管,脉冲信号输出的是平滑直流,脉冲前沿的陡度比脉冲控制更理想、最可靠,能保证无触点稳压器稳定运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