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33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施工是预应力工程的关键控制环节,在役结构的有效预应力事关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了记录准确的预应力值,判断正常场合下的张拉施工情况,同时便于早期发现异常现象,需要对张拉过程进行监控。

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系统的信号放大电路通常存在下列问题:1)不方便后期电路测试,2)双极性电源的不稳定性,3)电路容易产生自激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

所述第一运放的反馈网络为纯电阻网络且该第一运放的正向信号输入端通过10k电阻AR12连接第一测试点、负向信号输入端通过10k电阻AR13接地、输出端接第二测试点且输出端与负向信号输入端之间还并联有10k电阻AR5和 0.47uf的补偿电容AC1,第一运放的放大倍数为式中:UTA2UTA1分别为第二测试点与第一测试点的电压;

所述第二运放工作在电压跟随状态,该第二运放的正向信号输入端通过电阻AR10和AR11串联后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电阻AR10与AR11之间到第二运放的正向信号输入端串联有电阻AR14和电容AR9,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为第三测试点,第二运放的放大倍数为式中:UTA3UTA2分别为第三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的电压。

所述第二运放和第一运放采用±15V电源电压,且设有滤波电容AC5对双极性电源进行滤波。

所述AR14、AR10分别取值为75K、39K,因此经过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两级放大之后电路被放大到1.3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该电路预留了TA1、TA2、TA3三个测试点为后期电路测试提供了便捷,在电路中加入AC1电容为超前补偿电容,加入补偿电容后可以达到消除电路自激振荡的效果,该电路中采用了104的电容对双极性电源进行滤波。

附图说明

图1为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拥有较宽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V到±18V之间),方案中使用了±15V电源电压供电

图1中左侧为两个运算放大器中的一个,此电路为电流负反馈电路。由于电路引入了AR5反馈电阻进行反馈,所以该电路具有“虚短”和“虚断”的特性。图1中第一测试点 TA1处电压为UTA1,第二测试点TA2处电压为UTA2,则图1 中直流的信号经过放大后的放大倍数为

此处要把电压放大2倍,故AR5=AR13,根据芯片手册说明,此处选择AR5=10K,AR13=10K。

放大电路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且反馈网络为纯电阻网络时,附加相移仅产生于放大电路,且为滞后相移,电路有可能产生高频振荡,为消除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在电路中加入AC1电容为超前补偿电容,加入补偿电容后可以达到消除电路自激振荡的效果。

后一级放大电路是一个电压跟随器,其输出端的电压设为UTA3,则UTA3电压为电阻AR10与AR11之间连线上的电压值,则UTA3为

式中AR14、AR10分别取值为75K、39K,因此经过两级放大之后电路被放大到1.3倍,4—20mA的电流转换为1.3—6.5V的电压供V—F转换芯片转换为单片机可接收的数字信号。该电路中采用了104的电容对双极性电源进行滤波,AC2及AC9的计算方法同上,该电路预留了TA1、TA2、TA3三个测试点为后期电路测试提供了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构件预应力测量信号放大器处理电路,该电路预留了TA1、TA2、TA3三个测试点为后期电路测试提供了便捷,在电路中加入AC1电容为超前补偿电容,加入补偿电容后可以达到消除电路自激振荡的效果,该电路中采用了104的电容对双极性电源进行滤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