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996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智能化家居生活的需求也再逐渐提高,便捷、舒适,智能化的现代生活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锁认可和推崇。其中,照明作为整个家居的基础部分,人性化的灯光设计和节能环保的照明灯具,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各种灯光情景的变换。人性化的灯光设计主要表现在照明灯的色温、亮度方面,调节好的色温、亮度能够使人感到舒适轻松,但是目前对照明灯进行操作时,需要到设置开关的地点操作,而开关位置一般是固定的,比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实现如何能够较方便的对LED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包括依次串接在LED驱动模块输出端及LED输入端之间的电源模块、无线模块以及电子开关,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为无线模块以及电子开关供电,

无线模块:其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并用于传输移动终端发出的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

电子开关:其响应于开关信号控制LED开闭,并响应于调光信号调整LED光强。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有驱动电路以及MOS管,

驱动电路:其耦接无线模块,用于接受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并将所述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转换成与MOS管匹配的控制信号;

MOS管:其栅极和源极与驱动电路连接,并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灯开闭或者调整光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耦接第一电容一端以及3.3V参考电压,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分别耦接无线模块以及第三电阻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耦接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一端以及MOS管栅极,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耦接MOS管的源极后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以及10V参考电压,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第四电阻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信号为PWM调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模块为组网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产品包括电源模块、无线模块以及电子开关,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模块连接电子开关,操作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出开关信号或者调光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作出对应的动作,传输给LED,实现对LED的开闭或者调光,而移动终端比较方便携带,只要在移动终端连接到无线模块的情况下,均可以对LED灯进行调节,且无线模块为组网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一方面能够较方便的实现与移动终端的连接,另一方面在采用组网蓝牙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LED灯的分组管理,更为方便。

另外,现有对LED灯的加装模块,需要LED支持截相功率调整,而大部分的LED是不支持截相功率调整的,所以适用面较小,通过在LED驱动模块输出端和LED输入端之间接入本产品,不需要LED支持截相功率调整,利用移动终端控制本产品来实现对LED灯的控制,比较方便快捷,且适用面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LED智能化无线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串接在LED驱动模块输出端及LED输入端之间的电源模块、无线模块以及电子开关,其中电源模块为无线模块以及电子开关供电,

无线模块:其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并用于传输移动终端发出的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

电子开关:其响应于开关信号控制LED开闭,并响应于调光信号调整LED光强。

如图2所示,电子开关包括有驱动电路以及MOS管。

驱动电路:其耦接无线模块,用于接受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并将开关信号以及调光信号转换成与MOS管匹配的控制信号;

MOS管:其栅极和源极与驱动电路连接,并响应于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LED灯开闭或者调整光强。

驱动电路包括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耦接第一电容一端以及3.3V参考电压,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分别耦接无线模块以及第三电阻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耦接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一端以及MOS管栅极,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耦接MOS管的源极后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以及10V参考电压,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第四电阻另一端。

调光信号为PWM调光信号或者调变电压,其由操作者通过移动终端发出。

无线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或者组网蓝牙模块,组网蓝牙模块可以将LED灯分组管理,能够让移动终端更加方便的控制LED。

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有无线模块,可以较方便的与本产品的无线模块进行无线连接。

具体实施说明如下:

操作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出开关信号或者调光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电子开关中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将开关信号或者调光信号转换成与MOS管匹配的控制信号,然后控制LED对应控制信号作出对应的动作,实现对LED的开闭或者调光,令原来无法无线开关和调光的LED变成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去无线开关和无线调光,而移动终端比较方便携带,只要在移动终端连接到无线模块的情况下,均可以对LED灯进行调节,且无线模块为组网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一方面能够较方便的实现与移动终端的连接,另一方面在采用组网蓝牙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LED灯的分组管理,更为方便,另外,现有对LED灯的加装模块,需要LED支持截相功率调整,而大部分的LED是不支持截相功率调整的,所以适用面较小,通过在LED驱动模块输出端和LED输入端之间接入本产品,不需要LED支持截相功率调整,利用移动终端控制本产品来实现对LED灯的控制,比较方便快捷,且适用面较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