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66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捷加热领域,具体的讲是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加热片多是云母加热片和硅胶加热片,其中云母加热片以云母板为骨架和绝缘层,辅以镀锌板或不锈钢板作支持保护,可做成板状、片状、圆柱状、圆锥状、筒状、圆圈状等各种形状的加热器件。而硅胶加热片是采用耐高温、高导热、绝缘性能佳、强度好的硅橡胶、耐高温的纤维增强材料以及金属发热膜电路集合而成的软性电加热膜元件。由两张玻璃纤维布及双片压硅胶合制而成的硅胶玻璃纤维布构成。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可以与被加热物体完全紧密接触。

现有这两种加热片都存在自身厚度加大不便于携带装填其他东西的问题,而采用石墨烯片替代现有云母加热片和硅胶加热片,可以大幅降低加热片整体厚度,便于使用者携带。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石墨烯片代替现有云母加热片和硅胶加热片,同时基于基层胶布固定,不使用外接导线方便使用者携带和加热的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加热片存在厚度高,强度低,需要同时使用正极和负极片形成通电回路才能加热,多需要外接导线进行供电,携带和使用极为不方便的问题,提供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包括基层胶布、加热片、连接软管和医用棉层,连接软管底部与基层胶布连接,连接软管底部设有蓄电池,连接软管内壁设有螺纹。加热片一端伸入连接软管内,并通过螺纹与连接软管内壁连接,加热片另一端覆盖有医用棉层,加热片内对称设置有半圆形的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间连接有输电线,一号石墨烯片上连接有正极电极片,二号石墨烯片上连接有负极电极片。蓄电池上设有正极触电片和负极触电片,正极触电片位于正极电极片正上方,负极触电片位于负极电极片正上方。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加热片中设置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加热片的强度和加热特性。

同时,将两个石墨烯片设置在同一个加热片中,并通过输电线连接,使用中,仅仅需要一个加热片即可实现加热热敷功能,不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加热片形成回路。

再则,通过基层胶布可以将本石墨烯电加热片固定在需要加热的区域,便于携带方便使用。

使用中,通过旋转加热片,在螺纹的带动下加热片朝向连接软管运动,待正极电极片与正极触电片接触,负极电极片与负极触电片接触后,形成回路,一号石墨烯片与二号石墨烯片开始发热,不需要外接导线实现电加热功能,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

进一步的,基层胶布为“工”字结构,加热片位于基层胶布中心处。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基层胶布设置为“工”字结构,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的区域进行捆绑或者粘合,大幅提高使用面。

可选的,连接软管外表涂覆有摩擦层。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摩擦层可以便于将加热片从连接软骨中旋转出或者收回。

可选的,加热片和医用棉层之间设有隔水层。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用中在医用棉层上涂抹液体药物,在加热片的加热中液体药物逐渐扩散至患者机体中,通过设置隔水层防止液体药物浸泡至加热片中,提高加热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连接软管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接通蓄电池的指示灯。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使用中可以根据指示灯的闪烁或者关闭判断电路是否接通,降低因过度旋转加热片造成的电极片与触电片的磨损。

可选的,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厚度相等,均为0.3~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加热片中设置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加热片的强度和加热特性。

2、将两个石墨烯片设置在同一个加热片中,并通过输电线连接,使用中,仅仅需要一个加热片即可实现加热热敷功能,不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加热片形成回路。

3、通过基层胶布可以将本石墨烯电加热片固定在需要加热的区域,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使用中,通过旋转加热片,在螺纹的带动下加热片朝向连接软管运动,待正极电极片与正极触电片接触,负极电极片与负极触电片接触后,形成回路,一号石墨烯片与二号石墨烯片开始发热,不需要外接导线实现电加热功能,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

4、通过将基层胶布设置为“工”字结构,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的区域进行捆绑或者粘合,大幅提高使用面。

5、通过设置指示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指示灯的闪烁或者关闭判断电路是否接通,降低因过度旋转加热片造成的电极片与触电片的磨损。

6、使用中在医用棉层上涂抹液体药物,在加热片的加热中液体药物逐渐扩散至患者机体中,通过设置隔水层防止液体药物浸泡至加热片中,提高加热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片伸入时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基层胶布、2为加热片、3为连接软管、4为一号石墨烯片、5为二号石墨烯片、6为输电线、7为正极电极片、8为负极电极片、9为蓄电池、10为正极触电片、11为负极触电片、12为指示灯、13为医用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旋转式石墨烯电加热片包括基层胶布1、加热片2、连接软管3和医用棉层13,连接软管3底部与基层胶布1连接,连接软管3底部设有蓄电池9,连接软管3内壁设有螺纹,加热片2一端伸入连接软管3内,并通过螺纹与连接软管3内壁连接,加热片2另一端覆盖有医用棉层13,加热片2内对称设置有半圆形的一号石墨烯片4和二号石墨烯片5,一号石墨烯片4和二号石墨烯片5间连接有输电线6,一号石墨烯片4上连接有正极电极片7,二号石墨烯片5上连接有负极电极片8,蓄电池9上设有正极触电片10和负极触电片11,正极触电片10位于正极电极片7正上方,负极触电片11位于负极电极片8正上方。

使用中,通过在加热片中设置一号石墨烯片和二号石墨烯片,可以大幅度提高整个加热片的强度和加热特性。将两个石墨烯片设置在同一个加热片中,并通过输电线连接,使用中,仅仅需要一个加热片即可实现加热热敷功能,不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加热片形成回路。通过基层胶布可以将本石墨烯电加热片固定在需要加热的区域,便于携带方便使用。通过旋转加热片,在螺纹的带动下加热片朝向连接软管运动,待正极电极片与正极触电片接触,负极电极片与负极触电片接触后,形成回路,一号石墨烯片与二号石墨烯片开始发热,不需要外接导线实现电加热功能,携带和使用极为方便。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基层胶布1为“工”字结构,加热片2位于基层胶布1中心处。

使用中,通过将基层胶布设置为“工”字结构,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的区域进行捆绑或者粘合,大幅提高使用面。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连接软管3外表涂覆有摩擦层。通过设置摩擦层可以便于将加热片从连接软骨中旋转出或者收回。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加热片2和医用棉层9之间设有隔水层。使用中在医用棉层上涂抹液体药物,在加热片的加热中液体药物逐渐扩散至患者机体中,通过设置隔水层防止液体药物浸泡至加热片中,提高加热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连接软管3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一号石墨烯片4和二号石墨烯片5接通蓄电池9的指示灯12。通过设置指示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指示灯的闪烁或者关闭判断电路是否接通,降低因过度旋转加热片造成的电极片与触电片的磨损。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一号石墨烯片4和二号石墨烯片5厚度相等,均为0.3~0.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