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3787发布日期:2018-07-04 09:3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箱安装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控制箱安装方式一般为支架安装、壁装、落地安装,安装方式取决于现场安装条件及控制箱规格等。由于在项目现场控制箱不论在进行安装、调试及后期运行阶段时,都需要实现设备就地操作、方便观察等;为了方便操作,控制箱多数放置于设备附近,且多数高度低于2000mm,考虑到现场环境及操作便利,一般采用支架安装,且必须进行加固,以免倒下造成人员受伤;且现场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导致裸露的电缆暴晒/进水损坏、系统进水故障等。这样给后期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造成工作人员频繁抢修,影响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另外,内部元器件容易造成故障;操作面板指示灯、按钮等容易造成损坏、风化等,给现场调试及后期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公开了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架和柜体,所述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垂直槽钢以及相互平行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槽钢、第二水平槽钢和第三水平槽钢,所述第一水平槽钢、第二水平槽钢和第三水平槽钢垂直连接所述垂直槽钢,所述垂直槽钢的下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上部与第一水平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下部与第二水平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下端面与若干穿线管相连,所述穿线管向下延伸并与接线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的下端与预埋管连接,所述预埋管连接至底座上部。

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外门,所述外门的前侧设有窥视窗,所述柜体内的还设有内门和操作元件,所述内门位于柜体的前部,所述操作元件位于柜体的后部,所述柜体的下端还凸出设有接地片。

所述柜体后端面的左右两侧上下对称分布共设有四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位置与第一水平槽钢和第二水平槽钢的位置配合,所述连接片通过锁紧螺栓分别与第一水平槽钢和第二水平槽钢紧固。

所述柜体上端面的两侧凸出设有若干吊环。

所述穿线管与柜体下端面相接处设有格兰头,所述格兰头套接于穿线管的上端。

所述第三水平槽钢的前侧凸出设有若干管夹,所述管夹用于紧固穿线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装简便容易调节,效果好、抗震,安全可靠、寿命长,适应于各种场合安装;双层门以及防水器件的设置保护了电缆和元器件,延长使用寿命;柜体上的窥视窗以及吊环给调试、后期维护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方便就地操作、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 2支架

3垂直槽钢 4第一水平槽钢

5第二水平槽钢 6第三水平槽钢

7膨胀螺栓 8柜体

9穿线管 10接线盒

11预埋管 12外门

13窥视窗 14内门

15操作元件 16连接片

17锁紧螺栓 18吊环

19格兰头 20管夹

21接地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支架安装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底座1、支架2和柜体8,所述支架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垂直槽钢3以及相互平行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槽钢4、第二水平槽钢5和第三水平槽钢6,所述第一水平槽钢4、第二水平槽钢5和第三水平槽钢6垂直连接所述垂直槽钢3,所述垂直槽钢3的下部通过膨胀螺栓7与底座1固定连接,膨胀螺栓7的上端套接膨胀螺母从而与底座1紧固,所述柜体8的上部与第一水平槽钢4固定连接,所述柜体8的下部与第二水平槽钢5固定连接,所述柜体8的下端面与若干穿线管9相连,所述穿线管9向下延伸并与接线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10的下端与预埋管11连接,所述预埋管11连接至底座1上部。

所述第一水平槽钢4、第二水平槽钢5、第三水平槽钢6以及两垂直槽钢3均为U型槽钢,U型槽钢承受压力大、支撑时间久、易安装不易变形。

所述柜体8的前侧设有外门12,所述外门12的前侧设有窥视窗13,所述柜体8内的还设有内门14和操作元件15,所述内门14位于柜体8的前部,双层门结构增加了柜体8的密封防水性能,保护了电缆和元器件,延长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电柜的安全性,所述操作元件15位于柜体8的后部,所述柜体8的下端还凸出设有接地片21作柜体8接地使用的连接器件。

所述柜体8后端面的左右两侧上下对称分布共设有四个连接片16,所述连接片16的位置与第一水平槽钢4和第二水平槽钢5的位置配合,所述连接片16通过锁紧螺栓17分别与第一水平槽钢4和第二水平槽钢5紧固。

所述柜体8上端面的两侧凸出设有若干吊环18,便于安装时起吊所述柜体8。

所述穿线管9的表面镀锌,起到美观防锈的作用,所述穿线管9与柜体8下端面相接处设有格兰头19,所述格兰头19套接于穿线管9的上端,所述格兰头19设置在穿线管9与柜体8连接处用于防水。

所述第三水平槽钢6的前侧凸出设有若干管夹20,所述管夹20用于紧固穿线管9,所述穿线管9的上部设有一处向后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使得穿线管9中部和下部更贴近第三水平槽钢6,便于管夹20夹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水平槽钢4安装的高度距离底座11700mm,所述第二水平槽钢5安装的高度距离底座11100mm,所述柜体8底部安装的高度距离底座11000mm。

柜体8长度为600mm,高度为800mm,柜体8的上端面四个角均匀分布设有四个吊环,便于起吊,柜体8的前端面中央凸出设有一长度420mm,高度600mm的窥视窗13,可通过该窥视窗13观察内部仪器的运行情况,所述窥视窗13的四个角形成圆弧状的倒角,提高了人为操作时的安全性,窥视窗13的上部设有铭牌。

底座1的大小为600*250mm,所述预埋管11相互之间的间距均为80mm,两侧的预埋管11距离底座1边缘180mm,接线盒10以及穿线管9相互之间的间距同样为80mm,穿线管9的中下部和预埋管11均垂直设置位于一直线上,布局合理,能够在恶劣的现场环境下工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