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7266发布日期:2018-07-07 13:4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电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PCB板(印刷电路板)作为容载电子元器件的基板,其应用领域十分宽广。而实现在PCB板上装设电子元器件的高效化和低成本化,是从业者们长期的追求。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PCB板限制于定位平台上,以确保PCB板在与电子元器件进行安装配合的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并藉此保证PCB板与电子元器件安装配合的精确性。为达成上述目的,就不得不为不同形状的PCB板专门设计与之对应的定位平台。如此便提升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CB板的生产制造成本高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定位装置,包括机架、调长机构和调宽机构,所述调长机构包括限位板和若干调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各所述调位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板和各所述调位板相互连接并沿着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相邻的所述调位板之间以及所述限位板和相邻的所述调位板之间均形成有用于定位PCB板长度的长度定位区间,所述调宽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滑动组件和两个调宽板,所述滑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两所述调宽板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上端滑动连接且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PCB板的宽度定位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位板包括横向板段,所述横向板段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两竖向板段,两所述竖向板段背离所述横向板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板段上设有翻挡机构,所述翻挡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旋转气缸、第二定位块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横向板段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且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并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端与所述横向板段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竖向板段背离所述横向板段的一端均设有滑动机构,两所述滑动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导向杆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导向杆穿嵌于所述竖向板段中,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滑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相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位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调长机构还包括两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两所述横向板段的相对两端并分别插设固定于所述限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侧壁靠近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和联动杆,所述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侧壁上,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机架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两所述滑动组件均包括有滑座和两滑套,所述滑座的下端与所述机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上端分别与两所述滑套的下端滑动连接,两所述滑套的上端分别与两所述调宽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宽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双向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第一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调宽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宽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双向丝杆、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于第一双向丝杆背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一端与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调宽板的一端的相对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所述调宽板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并与所述调宽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调宽板的相面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缓冲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PCB板定位装置,通过使得调长机构内包括有限位板和至少一个调位板,并使得限位板的两端和调位板的两端均与机架的两相对侧壁滑动连接,如此,限位板和调位板便可根据PCB的实际长度尺寸调整位移,进而便实现了PCB板定位装置对不同长度的PCB板的有效限位。而由于调宽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和两调宽板,同时滑动组件与机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两调宽板分别与滑动组件的上端滑动连接,那么两调宽板就在滑动组件上实现了彼此的相对运动。那么当PCB板设于两调宽板之间时,两调宽板便能够根据PCB板的实际宽度作出调整,进而使得PCB板定位装置实现了对不同宽度的PCB板的精确限位。这样,PCB板定位装置就实现了对不同长度尺寸和不同宽度尺寸的PCB板的有效限位。由此也就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PCB板专门设计定位装置,继而就有效降低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成本高,同时也显著提高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PCB板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PCB板定位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调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调长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第一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的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调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调宽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架 101—滑动机构 102—第一固定块

103—导向杆 104—第二固定块 105—驱动机构

106—驱动气缸 107—联动杆 108—活塞杆

111—固定板 112—导杆通孔 113—调节通槽

114—螺纹孔 20—调长机构 201—限位板

202—调位板 203—横向板段 204—竖向板段

205—翻挡机构 206—第一定位块 207—旋转气缸

208—第二定位块 209—第一挡板 211—连接杆

212—电机安装部 213—横板安装部 214—安装螺孔

215—转轴通过孔 216—螺纹通孔 217—安装通槽

218—装配孔 219—连接孔 220—转动销柱

221—滚动轴承 223—限位环件 224—支撑架

30—调宽机构 301—滑动组件 302—调宽板

303—滑座 304—滑套 305—第一双向丝杆

306—驱动电机 307—第一传动轮 308—第二双向丝杆

309—第二传动轮 310—缓冲垫块 311—燕尾槽

312—卡扣 313—固定组件 314—联轴器

315—支撑座 316—支撑角架 317—安装孔

318—第一支撑支座 319—第二支撑支座 320—第一通孔

321—第一限位筒 322—第二限位筒 323—第一承托组件

324—第一装配块 325—第一转动筒 326—第二承托组件

327—第二装配块 328—第二转动筒 329—第三支撑支座

330—第三通孔 331—第四支撑支座 332—第三限位筒

333—第四限位筒 335—装配螺孔 336—第二通孔

337—第四通孔 338—第二挡板 339—支撑块

340—集线带 401—调宽板段 40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B板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0、调长机构20和调宽机构30,调长机构20包括限位板201和若干调位板202,限位板2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机架1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各调位板20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滑动连接于机架1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限位板201和各调位板202相互连接并沿着机架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相邻的调位板202之间以及限位板201和相邻的调位板202之间均形成有用于定位PCB板长度的长度定位区间,调宽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滑动组件301和两个调宽板302,滑动组件301固定于机架10的上端,两调宽板302分别与滑动组件301的上端滑动连接且于机架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有用于定位PCB板的宽度定位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板定位装置,通过使得调长机构20内包括有限位板201和至少一个调位板202,并使得限位板201的两端和调位板202的两端均与机架10的两相对侧壁滑动连接,如此,限位板201和调位板202便可根据PCB的实际长度尺寸调整相对位移,进而便实现了PCB板定位装置对不同长度的PCB板的有效限位。而由于调宽机构30包括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301和两调宽板302,同时滑动组件301与机架10的上端固定连接,两调宽板302分别与滑动组件301的上端滑动连接,那么两调宽板302就在滑动组件301上实现了彼此的相对运动。如此当PCB板设于两调宽板302之间时,两调宽板302便能够根据PCB板的实际宽度作出调整,进而使得PCB板定位装置实现了对不同宽度的PCB板的精确限位。如此,PCB板定位装置就实现了对不同长度尺寸和不同宽度尺寸的PCB板的有效限位。这样便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PCB板专门设计定位装置,从而便有效降低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成本高,同时也显著提高了PCB板的生产制造效率。

优选地,限位板201上还设有第二档板338,通过在限位板201上设有第二档板338,如此PCB板便能够受到第二挡板338的阻挡而难以发生位移,这样便提升了PCB板加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调位板202包括横向板段203,横向板段203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两竖向板段204,两竖向板段204背离横向板段203的一端分别与机架10的两相对侧壁滑动连接。具体地,两竖向板段204均与横向板段203保持垂直,且两竖向板段204相互平行设置,同时两竖向板段204与横向板段203之间还形成有用于避开调宽机构30的避空位。

通过使得调位板202包括横向板段203,并使得横向板段203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两竖向板段204,如此两竖向板段204的存在不仅实现了调位板202与机架10侧壁的滑动连接,还有力地支撑起了横向板段203,并使得横向板段203能够与机架10之间存在有一定的间隙,形成避空区,从而就为调宽机构30在机架10上的设置提供了安装空间,避免了调宽机构30与调长机构20在机架10上的安设空间相互冲突。

如图1~3所示,通过使得两竖向板段204均与横向板段203保持垂直,且使得两竖向板段204相互平行设置,如此就保证了调位板202在空间利用上的规整性,同时也保证了两竖向板段204的受力均匀一致性,进而实现了调位板202在机架10上的稳固安设。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11所示,两竖向板段204相对两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动组件301的最大长度。如此就保证了两调宽板302在滑动组件301上的位移变化不会受到两竖向板段204的影响,进而便兼顾了PCB板定位装置对PCB板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有效匹配和适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横向板段203上设有翻挡机构205,翻挡机构205包括第一定位块206、旋转气缸207、第二定位块208和第一挡板209,第一定位块206固定于横向板段203上,旋转气缸207固定于第一定位块206上,且旋转气缸207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定位块206并与第一挡板209固定连接,第一挡板209背离第一定位块206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块208,第二定位块208的下端与横向板段203固定连接,第二定位块208的上端与第一挡板209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定位块206包括电机安装部212和横板安装部213,电机安装部212与横板安装部213相互垂直设置。电机安装部212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214和一个转轴通过孔215。相应地,旋转气缸207上亦开设若干个装配螺孔335,各安装螺孔214与各装配螺孔335一一对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如此,电机安装部212与旋转气缸207便实现了可拆卸连接,从而显著提升了旋转气缸207维护和更换的便捷性。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通过在电机安装部212上开设转轴通过孔215,并使得旋转气缸207的输出轴穿过转轴通过孔215,如此便使得输出轴得以穿过第一定位块206并与第一挡板209相连接,进而第一挡板209就可在旋转气缸207的驱动下相对于横向板段203上下翻转运动。这样,当需要使得调位板202卡设限制PCB板的位移时,仅需控制旋转气缸207驱动第一挡板209下翻并与PCB板相抵接,如此便有效限制了PCB板的位移。

如图2、图4和图7通过使得第一定位块206包括横板安装部213,且使得横板安装部213与电机安装部212相互垂直,那么由于横板安装部213可贴合固定于横向板段203上,如此便实现了第一定位块206与横向板段203的稳定连接。而又由于电机安装部212与旋转气缸207通过紧固螺栓实现了稳固地螺纹连接,如此第一定位块206便通过设置横板安装部213和电机安装部212兼顾了与横向板段203和旋转气缸207的稳固连接。

优选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横向板段20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216,横板安装部213上相应地开设若干平行设置的用于与螺纹通孔216螺栓连接的安装通槽217。这样,横板安装部213与横向板段203之间便能够通过锁紧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又由于各螺纹通孔216均匀开设于横向板段203上,那么横板安装部213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而与横向板段203的开设有螺纹通孔216的任意位置相连接。

如图4和图7所示,通过使得横板安装部213与电机安装部212相互垂直设置,这样就同时满足了横板安装部213与横向板段203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电机安装部212与旋转气缸207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进而也就保证横板安装部213与横向板段203以及电机安装部212与旋转气缸207的连接稳固性。

更优选地,如图4、图5和图8所示,第二定位块208的下端开设有装配孔218,装配孔218与横向板段203的螺纹通孔216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进而第二定位块208便实现了横向板段203的可拆卸连接,如此便显著提高了第二定位块208更换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定位块208的上端还开设有连接孔219,第二定位块208与第一挡板209之间通过转动销柱220可转动连接。转动销柱220的一端插设固定于第一挡板209中,转动销柱220的另一端穿设入连接孔219中并与第二定位块208可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8所示,连接孔219内还可设置有滚动轴承221。这样,转动销柱220便可通过插设固定于滚动轴承221的内孔中与连接孔219实现相对转动,如此便避免了转动销柱220与连接孔219内壁的直接接触,同时也降低了连接孔219内壁和转动销柱220的摩擦损耗。

更进一步地,连接孔219内背离第一挡板209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件223,限位环件223为半开放弹性环件,限位环件223嵌设入连接孔219中并与滚动轴承221相抵接,这样便使得滚动轴承221在连接孔219内的安装更为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两竖向板段204的下端均设有滑动机构101,滑动机构101包括第一固定块102、导向杆103和第二固定块104,第一固定块102固定于机架10的侧壁,导向杆103穿嵌于竖向板段204中,且导向杆103的一端滑动穿过第一固定块102,导向杆103背离第一固定块10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04相抵接,第二固定块104固定于机架10的侧壁上。

通过在调位板202的两竖向板段204的下端均设置有滑动机构101,如此调位板202便通过滑动机构101与机架10实现了相对滑动。而通过使得滑动机构101包括第一固定块102、导向杆103和第二固定块104,那么当调位板202需要相对于机架10发生滑移运动时,两竖向板段204便能够带动导向杆103穿过第一固定块102,这样便使得调位板202相对于机架10的运动稳定而精确。

更进一步地,导向杆103靠近竖向板段204的一端设有固定板111,固定板111位于竖向板段204与第二固定块104之间,并与竖向板段204可拆卸连接。这样,导向杆103便实现了与竖向板段204的可拆卸连接,进而提升了导向杆103自竖向板段204上拆卸下,以进行维护更换的便利性。

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9所示,第一固定块102开设有导杆通孔112,导向杆103穿过导杆通孔112并与导杆通孔112间隙配合。同时,第一固定块102的下端开设有调节通槽113,调节通槽113的一端与外界贯通连接,调节通槽113的另一端与导杆通孔112相连通,调节通槽113的内壁上还贯通设有螺纹孔114。如此,当需要将导向杆103与第一固定块102相固定时,只需将锁紧螺栓旋入螺纹孔114中,以收缩调节通槽113的宽度,进而使得导杆通孔112的孔径变小,并使得导向杆103嵌设固定于导杆通孔1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调位板202的数量为两个,调长机构20还包括两连接杆211,两连接杆211分别穿过两横向板段203的相对两端并分别插设固定于限位板201上。具体地,两连接杆211相互平行设置。

这样,通过将调位板202的数量限定为两个,如此PCB板定位装置便可实现对两个PCB板的同时定位处理,而安设于机架10上的其他装置就可对PCB板进行相关加工处理,如此便显著提升了PCB板的加工生产效率。

通过使得调长机构20包括有两连接杆211,同时使得两连接杆211分别穿过两调位板202的各横向板段203并最终嵌设固定于限位板201上,如此就实现了两调位板202和限位板201之间的固定连接,进而当两调位板202和限位板201的某一方有位移动作时,即可联动其余各方一同动作,如此就提升了对PCB板的定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机架10的侧壁靠近滑动机构101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105,驱动机构105包括驱动气缸106和联动杆107,驱动气缸106固定于机架10的侧壁上,联动杆107的一端与驱动气缸106的活塞杆108固定连接,联动杆107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01的下端固定连接。具体地,驱动机构105还包括两支撑架224,两支撑架224均设于机架10的侧壁上,且两支撑架224分别与驱动气缸106的两端固定连接。

通过在机架10侧壁上设置驱动机构105,并使得驱动机构105的联动杆107与限位板201相连接,如此限位板201便能够在驱动机构105的驱动下沿着连接杆211的轴线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两调位板202一并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滑动组件3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滑动组件301分别位于机架10沿连接杆211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两滑动组件301均包括有滑座303和两滑套304,滑座303的下端与机架10的上端固定连接,滑座303的上端分别与两滑套304的下端滑动连接,两滑套304的上端分别与两调宽板302的下端固定连接。具体地,两滑座303的上端均开设有燕尾槽311,每滑座303上的两滑套304的下端的两侧相应设有卡扣312,卡扣312就可嵌设入燕尾槽311中并与燕尾槽311实现相对滑动。

通过将滑动组件301的数量设定为两个,并将两滑动组件301分别设置于机架10沿连接杆211的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如此就提升了滑动组件301支承两调宽板302的稳定性。

通过使得两滑动组件301均包括有滑座303和两滑套304,如此滑座303就可安设在机架10上以实现对安设于滑座303上的调宽板302和滑套304的稳定支撑,而使得两滑套304的下端与滑座303的上端滑动连接,那么与滑套304固定连接的调宽板302即可实现相对于滑座303的固定连接,如此安设于同一滑动组件301上的两调宽板302彼此之间便能够实现相对运动,进而也就实现了对安设于两调宽板302之间的不同宽带的PCB板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滑套304与调宽板30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块339,各支撑块339、各调宽板302之间一一对应并螺栓连接。如此,滑套304与调宽板302之间便存在有了过渡,避免了滑套304与调宽板302直接连接而造成滑套304与调宽板302连接不稳的现象发生。

通过在滑座303的上端开设有燕尾槽311,并在相应的两滑套304下端的两侧设置卡扣312,如此滑座303与两滑套304之间就能够通过卡扣312与燕尾槽311的滑动配合而实现稳定的滑动连接。进而也就提升了设于滑套304上的两调宽板302之间的相对运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调宽机构30还包括有第一双向丝杆305和驱动电机306,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两端分别设有正向螺纹(图未示)和反向螺纹(图未示),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两端分别与两调宽板302螺纹连接,驱动电机306固定于机架10上,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与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固定组件313和联轴器314,固定组件313包括支撑座315和支撑角架316,支撑角架3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支撑角架316的下端分别与机架10的侧壁固定连接,两支撑角架316的上端分别与支撑座315固定连接,支撑座315的侧端则与驱动电机306固定连接。同时,支撑座315的侧端开设有安装孔317,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伸入安装孔317中并与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14固定连接。

通过使得调宽机构30包括有驱动电机306和第一双向丝杆305,同时使得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与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那么在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的带动下,第一双向丝杆305会在其自身的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的旋转过程中推动或拉动两调宽板302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如此便实现了对两调宽板302之间间距的自动调节,进而也就实现了对不同宽度的调宽板302的自动限位。

通过在调宽机构30内设置固定于机架10上的固定组件313和联轴器314,如此驱动电机306便可在固定组件313的支撑下与机架10稳固连接,而通过在固定组件313的支撑座315的侧端开设安装孔317,这样输出轴便可在安装孔317内与第一双向丝杆305通过联轴器314固定连接,如此便使得输出轴与第一双向丝杆305的连接处被支撑座315所保护,避免了输出轴与第一双向丝杆305的连接处受损而发生传动效率下降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支座318和第二支撑支座319,第一支撑支座318位于靠近驱动电机306的调宽板302与支撑座315之间且与调宽板30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支撑支座318的下端与支撑座315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支座318的侧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20,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320并与联轴器314连接。而第一通孔320内还设有滚动轴承221,第一双向丝杆305与滚动轴承221的内孔固定连接,如此便使得第一双向丝杆305与第一支撑支座318的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支座319位于另一调宽板302远离驱动电机306的一侧设置且与该调宽板302间隙设置,第二支撑支座319的下端与机架1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支座319的侧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36,第一双向丝杆30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36并与第一传动轮307固定连接。而第二通孔336内还设有滚动轴承221,第一双向丝杆305与滚动轴承221的内孔固定连接,如此便使得第一双向丝杆305与第二支撑支座319可转动连接。通过使得第一支撑支座318和第二支撑支座319分别与两调宽板302之间存有间隙,如此两调宽板302在进行间距调节的过程中便不会碰触到第一支撑支座318或第二支撑支座319。

更优选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第一限位筒321和第二限位筒322,第一限位筒321和第二限位筒32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调宽板302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第一双向丝杆305设置。如此,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便穿过第一限位筒321并与联轴器314连接。而第一双向丝杆305的另一端则穿过第二限位筒322并与第一传动轮307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通过在两调宽板30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筒321和第二限位筒322,如此第一双向丝杆305便在穿过两调宽板302之前先穿过第一限位筒321和第二限位筒322,进而就使得第一双向丝杆305与两调宽板302更为稳定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调宽机构30还包括有第二双向丝杆308、第一传动轮307和第二传动轮309,第一传动轮307固定于第一双向丝杆308背离驱动电机306的一端,第二双向丝杆308的一端与连接有驱动电机306的调宽板302的一端的相对一端螺纹连接,第二双向丝杆308的另一端穿过另一调宽板302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305的一端并与调宽板302螺纹连接,第二双向丝杆308与第二传动轮309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307和第二传动轮309通过传动带(图未示)相连接。

具体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有第三支撑支座329,第三支撑支座329靠近调宽板302设置且位于调宽板302的外侧,第三支撑支座329的底端与机架10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支座329的侧端开设有第三通孔330,第二双向丝杆308的一端穿过调宽板302并伸入第三通孔330内,第三通孔330内设有滚动轴承221,第二双向丝杆308的一端与滚动轴承221螺纹连接,如此就实现了第二双向丝杆308与第三支撑支座329的螺纹连接。

更优选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第一承托组件323,第一承托组件323包括第一装配块324和用于承托传动带的第一转动筒325,第一装配块324固定于第二支撑支座319上,第一转动筒325与第一装配块324可转动连接。如此,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307相配合的一端便可受到第一转动筒325的承托作用而保持平稳运动。

进一步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有第四支撑支座331,第四支撑支座331靠近另一调宽板302设置且位于调宽板302的外侧,第四支撑支座331的底端与机架10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支座331的侧端开设有第四通孔337,第二双向丝杆308的另一端穿过调宽板302和第四通孔337,并与第二传动轮309固定连接。如此,第二传动轮309便可在传动带的带动下驱动第二双向丝杆308自伸缩,从而协同第一双向丝杆305实现了对两调宽板302之间间距的调节。

优选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第三限位筒332和第四限位筒333,第三限位筒332和第四限位筒33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调宽板302的相对两侧,且对应于第二双向丝杆308设置。如此,第二双向丝杆308的一端便能够穿过第三限位筒332并与第三支撑支座329可转动连接。而第二双向丝杆308的另一端则穿过第四限位筒333和调宽板302并与第二传动轮309固定连接。如此便提升了第二双向丝杆308与两调宽板302配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调宽机构30还包括第二承托组件326,第二承托组件326包括第二装配块327和用于承托传动带的第二转动筒328,第二装配块327固定于第四支撑支座331上,第二转动筒328与第二装配块327可转动连接。如此,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309相配合的一端便可受到第二转动筒328的承托作用而保持平稳运动,进而保证了传动带的运行更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两调宽板302的相面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缓冲垫块310。具体地,各缓冲垫块310与两调宽板302均通过粘胶贴合固定连接。同时,缓冲垫块310为硅胶缓冲垫块310。

通过在两调宽板30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缓冲垫块310,如此两调宽板302之间的PCB板便能够得到缓冲垫块310的缓冲保护,进而就避免了与调宽板302发生刚性接触,从而显著降低了PCB板出现裂纹的几率,提升了PCB板定位杆装配过程中的完好率。

通过使得各缓冲垫块310均与两调宽板302通过粘胶贴合固定,那么由于粘胶固定方式结合力强且成本低,如此就兼顾了各缓冲垫块310与两调宽板302的固定可靠性和固定低成本性。

优选地,两调宽板302均由若干调宽板段401组成,各调宽板302的各调宽板段401之间均相互拼接在一起,如此便实现了调宽板302的模块化设计。进而调宽板302便可根据PCB板定位装置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加工对象PCB扳的实际尺寸来调整各调宽板302所需的板段数量,如此便显著提升了PCB板定位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便利性。

更优选地,调宽板302的各调宽板段401之间可通过连接块402固定连接。连接块402可分别与相邻的两调宽板段401螺栓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两调宽板段401的固定连接,而通过设置连接块402并使得连接块402分别与相邻的两调宽板段401螺栓连接,这样就实现了两调宽板段401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也就增强了各相邻调宽板段401之间拼接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机架10的侧壁上还设有集线带340,如此PCB定位装置中的相关线路便可收容于集线带340中,进而保护了PCB定位装置中的电线线路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而损坏,进而提升了PCB板定位装置的使用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