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发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626发布日期:2018-07-20 22:2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发热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发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红外发热板被广泛用于保健理疗及取暖领域中,例如,桑拿房或电热地板。但是远红外发热板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为人们提供取暖及保健理疗功能的,其在通电的时候发热线通过的电流便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会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导致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病变,诱发癌症、畸形胎儿等各种疾病。加上远红外发热板通常是大面积铺设的,其辐射面积大,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相对较多,并且人们在使用远红外发热板过程中,近距离靠近远红外发热板,例如倚靠在远红外发热板或躺在远红外发热板上,这都会让人体置身于大量的电磁辐射环境之中。

因此,尽量降低或完全消除远红外发热板产生的电磁辐射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本显著增加远红外发热板厚度的前提下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同时起到装饰效果的远红外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发热板,其包括第一绝缘层、发热层、第二绝缘层、导电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发热层为可释放出远红外线的碳纤维发热丝,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覆有铝粉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发热层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铝箔片和第四绝缘层,接通电源时,所述碳纤维发热丝 与导电层 及外部电源 线 之间形成回路电流。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为石墨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均为云母板。

优选地,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方设有保温蓄热层。

其中,所述保温蓄热层为氧化铝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纤维层,增加桑拿房内的柔和面接触感,所述纤维层的表面涂覆有铝粉层,即起到远红外发热板外层的金属光泽装饰效果并起到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效果;

2、所述第一绝缘层和发热层之间设置铝箔片,在不显著增加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厚度的前提下,结合铝粉层起到双重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一种无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发热板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第一绝缘层;11w、铝粉层;12、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4、第四绝缘层;20、发热层;30、导电层;40、保温蓄热层;50、铝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一种无电磁辐射的远红外发热板,其包括第一绝缘层11、发热层20、第二绝缘层12、导电层30和第三绝缘层13,所述发热层20为可释放出远红外线的碳纤维发热丝,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为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覆有铝粉层11w,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发热层20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铝箔片50和第四绝缘层14,接通电源时 ,所述碳纤维发热丝 与导电层30 及外部电源 线 之间形成回路电流。

上述远红外发热板通过将所述第一绝缘层11设置为纤维层,增加桑拿房内的柔和面接触感,所述纤维层的表面涂覆有铝粉层11w,即起到远红外发热板外层的金属光泽装饰效果并起到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效果;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发热层20之间设置铝箔片50,在不显著增加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厚度的前提下,结合铝粉层11w起到双重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效果。

具体地,碳纤维发热丝的一端连接火线。所述导电层30与碳纤维发热丝的另一端电性接触,以产生磁场相反的电磁场,抵消碳纤维发热丝部分电磁辐射。导电层30的输出端与零线接触。

其中,所述纤维层采用棉纤维、竹纤维制成。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层采用由棉纤维或竹纤维材质的纤维径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实现简单方便,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覆有铝粉层11w,具体地,所述铝粉层11w为铝粉通过粘接剂粘附于所述纤维层的上表面上,更具体地,所述铝粉层11w的涂覆密度为1g/cm2 -1g/cm2,所述铝粉层11w中的铝粉颗粒直径大小为1mm-20mm之间,具体根据加工成本和施工效果而定。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30为石墨导电层30。石墨导电层30具有轻薄,导电率高的特点,在本实用新型变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30还可为铜丝、铜块。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12、第三绝缘层13和第四绝缘层14均为云母板。

为了起到更好的蓄热效果,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方设有保温蓄热层40。具体地,所述第三绝缘板紧固连接与保温蓄热层40外侧,所述保温蓄热层40固定于桑拿房内墙面上。其中,所述保温蓄热层40为氧化铝保温板。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