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0813发布日期:2019-10-18 21:5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防溢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溢装置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烹饪器具(如电磁炉等)在煲汤煮粥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沸腾溢锅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相关技术中的做法是被动式的防溢出结构设计,如在电磁炉散热孔周围设置具有流道作用的导水筋,其端部设有排水孔,当电磁炉溢水量比较大时,水经过导水筋并通过排水孔迅速排至电磁炉外部;或者是在烹饪时检测烹饪器具内的气泡生成状态,在气泡将要溢出时,对烹饪器具进行降温等操作,但是被动式的防溢出结构设计无法实现溢锅预警以及智能控制,当水量过大或加热过快时存在防溢出失效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溢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溢装置,用于烹饪器具,防溢装置包括:导气管,导气管的进气端与烹饪器具的排气孔相连接,且在导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开口,进气端与排气孔的相适配;检测管,检测管的两端具有开口,开口上分别覆盖薄膜,检测管的一端与检测开口相适配,薄膜根据其两侧的压差进行形变,以改变检测管内的气压并使检测管内的导电液体在检测管内运动;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与检测管的两侧壁上的导电点相连接,控制组件还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相连接,在导电液体移动至导电点时,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通过导电点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防溢装置包括导气管、检测管和控制组件,导气管的进气端与烹饪器具的排气孔相连接,排气孔将烹饪器具的内锅中的气体进行排出,并且气体从进气端进入到导气管内部,从导气管的另一端排出,保证排气孔能正常进行排气。导气管的进气端与排气孔相适配,使得从排气孔内排出的气体能完全进入到导气管内,导气管内可以真实有效的体现出烹饪器具的内锅中的气体流速。同时在导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开口,检测管设置在检测开口处,使得检测管通过检测开口与导气管内的气体相连接,检测管的两端具有开口,并且在开口上覆盖有薄膜,薄膜将检测管的两端进行封堵,使得检测管内形成密封的空间,并且在检测管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电液体,导电液体可在检测管内根据气压进行移动,并且控制组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与检测管上的不同的导电点相连接,这样在检测管内的导电液体移动至导电点时,由于导电液体为导体,因此导电液体会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相接通,在控制组件内会形成相应的电信号,由于控制组件还与加热元件相连接,这样形成的电信号会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防止因加热元件功率过高而使得内锅中的食材产生溢出的现象,保证了对烹饪器具的溢出现象进行预警及控制,避免在真正溢出时再去调节加热元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地,在锅内进行烹饪时,由于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这样会使得内锅中不断有气体通过排气孔向导气管排出,且由导气管排至外部。并且由于加热持续进行,内锅中排出的气体的流速也在不断地增大,同时气体流速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小,这样会使得导气管内的压强逐渐减小,同时与导气管相连通的检测管的一端的薄膜,其两侧就会具有压差,与导气管的内部相接触的一侧的压力就会小于与检测管内部相接触的一侧的压力,这样此薄膜就会根据两侧的压差进行形变,使得薄膜会逐渐朝向检测管的内部方向鼓起。与此同时,由于薄膜的形变,会将检测管内的空间大小进行提升,这样就会使得在检测管内的空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进行了扩大,这样无疑会使得检测管内的气压减小。同时,检测管内原先位置处的导电液体其两端的气压也不相同,这样会使得导电液体会向靠近导气管的一端进行移动,由于靠近导气管的一端处的薄膜进行了形变,因此该端与导电液体之间的气压小于导电液体与另一端之间的气压,这样导电液体就会根据气体在检测管内进行移动,使得导电液体两侧的压力重新平衡,导电液体会在检测管内向导气管的方向移动,并且在移动至导电点的位置时,导电液体会将两个侧壁上的两个导电点进行连接,使得分别与两个导电点相连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能通过导电液体进行接通,进而使得控制组件产生对加热元件进行控制的电信号,使得加热元件可以获取到内锅中的气流流速过大的信号,再按照以往的功率进行加热就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内锅中溢出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防溢装置可以对烹饪器具内的加热元件按照内锅中的烹饪情况进行调节控制,以实现智能调节。

优选地,导电点为上下相对设置,这样导电液体在检测管内进行移动时,导电液体移动至导电点时,会同时将位于上下两侧的导电点进行接通,保证调节更加准确,同时,检测管的侧壁为绝缘管壁,这样可以保证在导电液体移动至除导电点以外的其他点时,导电液体均不会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接通。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溢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导电液体未在检测管内运动时,导电点与导气管的距离小于导电液体与导气管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初始位置时,即在检测管内导电液体未因薄膜的形变而出现在检测管内移动时,将导电点与导气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导电液体与导气管之间的距离,保证薄膜形变后在向导气管的方向移动时,导电点位于导电液体运动方向的后侧,导电液体在运动预设距离后才与导电点相接触。

此外,在导电液体未在检测管内运动时,导电点与导电液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长度的距离,该预设长度为在检测管内的气压减小到预设气压时,导电液体以预设速度运动预设时长时,能运动完成该预设长度,且与导电点相接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气管包括气动涵道,气动涵道的进气端朝向排气口,气动涵道的进气端的截面积大于气动涵道的出气端的截面积;检测开口位于导气管中与气动涵道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管段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气管包括气动涵道,气动涵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进气端朝向排气口,并且将气动涵道设置为进气端的截面积大于气动涵道的出气端的截面积,并且气动涵道内部为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使得空气在经过气动涵道时,气体流速因流道变窄而增大。并且检测开口位于导气管中与气动涵道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管段上,通过设置气动涵道,起到了在通过薄膜对导气管内的气压进行感知时,流速被放大空气更加容易被薄膜感知到,起到了对气压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

优选地,将气动涵道设置为圆台形,使得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气动涵道的界面为光滑连续的,有效的减少了气动涵道的截面减小时,气动涵道的侧壁对气体产生的阻力作用,保证气体流动顺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两个导电金属片,两个导电金属片分别设置在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上,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通过两个导电金属片与导电点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末端上分别设置有导电金属片,使得导电金属片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设置在检测管侧壁的导电点上,保证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能分别与两个导电点进行接触,确保接触良好不易脱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调节器,调节器用于在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通过导电点相连通时,降低加热元件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还包括调节器,调节器用于在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通过导电点相连通时,对加热元件进行调节,并且降低加热元件的功率,以使得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得到降压或者关闭,进而可以保证内锅中的食材不会因为持续加热而出现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调节器对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进行降低后,再判断导电液体是否还在移动在导电点处,如若在预设的时长内,导电液体还位于该处,则说明此时对加热元件的调节力度还不够,这样还需要更加进一步的对加热元件的功率进行减小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电液体将检测管的内部的空间阻隔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导电液体设置至检测管内,并采用薄膜将导电液体在检测管内进行封堵时,使得导电液体位于检测管内部,导电液体将检测管的内部空间阻隔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的气压相等,保证了在初始状态(导电液体未移动)时,设置在检测管内部的导电液体不会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管为水平设置在检测开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检测管设置在检测开口处时,为水平设置,通过水平设置检测管,使得检测管内的导电液体不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在检测管内进行运动,而只会受到压力的作用进行移动,保证了检测效果真实有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管远离导气管的一端通过薄膜与外界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检测管远离导气管的一端通过薄膜与外界相连通,这样在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时,使得导气管内的气体流速减少,导气管内的气压回到常压,靠近导气管一侧的薄膜失去向外形变的动力。远离导气管一侧的薄膜与外界相连通,此时外界的气压会明显大于检测管内的气压,薄膜会向远离导气管的一侧进行形变,使得原先向导气管的形变进行恢复,进而导电液体向远离导气管的方向移动,电路断开无电信号输出,完成自动复位。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防溢装置,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防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外侧,使得防溢装置为模块化,能够进行与各种烹饪器具进行适配使用,且防溢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设置在上盖的外侧,便于拆卸,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清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元件包括线圈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加热元件内部设置线圈盘,使得在对防溢装置在对加热元件进行控制时,能够对加热元件的线圈盘进行控制,保证了内锅中的食材不会溢出。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导气管,102气动涵道,12检测管,14薄膜,16导电液体,18控制组件,182第一引线,184第二引线,186导电金属片,20加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防溢装置及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溢装置,用于烹饪器具,防溢装置包括:导气管10,导气管10的进气端与烹饪器具的排气孔相连接,且在导气管10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开口,第一端与排气孔的相适配;检测管12,检测管12的两端具有开口,开口上分别覆盖薄膜14,检测管12的一端与检测开口相适配,薄膜14根据其两侧的压差进行形变,以改变检测管12内的气压并使检测管12内的导电液体16在检测管12内运动;控制组件18,控制组件18包括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分别与检测管12的两侧壁上的导电点相连接,控制组件18还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20相连接,在导电液体16移动至导电点时,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通过导电点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防溢装置包括导气管10、检测管12和控制组件18,导气管10的进气端与烹饪器具的排气孔相连接,排气孔将烹饪器具的内锅中的气体进行排出,并且气体从进气端进入到导气管10内部,从导气管10的另一端排出,保证排气孔能正常进行排气。导气管10的进气端与排气孔相适配,使得从排气孔内排出的气体能完全进入到导气管10内,导气管10内可以真实有效的体现出烹饪器具的内锅中的气体流速。同时在导气管10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开口,检测管12设置在检测开口处,使得检测管12通过检测开口与导气管10内的气体相连接,检测管12的两端具有开口,并且在开口上覆盖有薄膜14,薄膜14将检测管12的两端进行封堵,使得检测管12内形成密封的空间,并且在检测管12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的导电液体16,导电液体16可在检测管12内根据气压进行移动,并且控制组件18的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分别与检测管12上的不同的导电点相连接,这样在检测管12内的导电液体16移动至导电点时,由于导电液体16为导体,因此导电液体16会将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相接通,在控制组件18内会形成相应的电信号,由于控制组件18还与加热元件20相连接,这样形成的电信号会调节加热元件20的功率,防止因加热元件20功率过高而使得内锅中的食材产生溢出的现象,保证了对烹饪器具的溢出现象进行预警及控制,避免在真正溢出时再去调节加热元件20,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地,在锅内进行烹饪时,由于加热元件20的加热作用,这样会使得内锅中不断有气体通过排气孔向导气管10排出,且由导气管10排至外部。并且由于加热持续进行,内锅中排出的气体的流速也在不断地增大,同时气体流速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小,这样会使得导气管10内的压强逐渐减小,同时与导气管10相连通的检测管12的一端的薄膜14,其两侧就会具有压差,与导气管10的内部相接触的一侧的压力就会小于与检测管12内部相接触的一侧的压力,这样此薄膜14就会根据两侧的压差进行形变,使得薄膜14会逐渐朝向检测管12的内部方向鼓起。同时,由于薄膜14的形变,会将检测管12内的空间大小进行提升,这样就会使得在检测管12内的空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进行了扩大,这样无疑会使得检测管12内的气压减小。同时,检测管12内原先位置处的导电液体16其两端的气压也不相同,这样会使得导电液体16会向靠近导气管10的一端进行移动,由于靠近导气管10的一端处的薄膜14进行了形变,因此该端与导电液体16之间的气压小于导电液体16与另一端之间的气压,这样导电液体16就会根据气体在检测管12内进行移动,使得导电液体16两侧的压力重新平衡,导电液体16会在检测管12内向导气管10的方向移动,并且在移动至导电点的位置时,导电液体16会将两个侧壁上的两个导电点进行连接,使得分别与两个导电点相连接的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能通过导电液体16进行接通,进而使得控制组件18产生对加热元件20进行控制的电信号,使得加热元件20可以获取到内锅中的气流流速过大的信号,再按照以往的功率进行加热就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内锅中溢出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防溢装置可以对烹饪器具内的加热元件20按照内锅中的烹饪情况进行调节控制,以实现智能调节。

优选地,导电点为上下相对设置,这样导电液体16在检测管12内进行移动时,导电液体16移动至导电点时,会同时将位于上下两侧的导电点进行接通,保证调节更加准确,同时,检测管12的侧壁为绝缘管壁,这样可以保证在导电液体16移动至除导电点以外的其他点时,导电液体16均不会将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接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导电液体16未在检测管12内运动时,导电点与导气管10的距离小于导电液体16与导气管10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在初始位置时,即在检测管12内导电液体16未因薄膜14的形变而出现在检测管12内移动时,将导电点与导气管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导电液体16与导气管10之间的距离,保证薄膜14形变后在向导气管10的方向移动时,导电点位于导电液体16运动方向的后侧,导电液体16在运动预设距离后才与导电点相接触。

此外,在导电液体16未在检测管12内运动时,导电点与导电液体16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长度的距离,该预设长度为在检测管12内的气压减小到预设气压时,导电液体16以预设速度运动预设时长时,能运动完成该预设长度,且与导电点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气管10包括气动涵道102,气动涵道102的进气端朝向排气口,气动涵道102的进气端的截面积大于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的截面积;检测开口位于导气管10中与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管段上。

在该实施例中,导气管10包括气动涵道102,气动涵道102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进气端朝向排气口,并且将气动涵道102设置为进气端的截面积大于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的截面积,并且气动涵道102内部为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使得空气在经过气动涵道102时,气体流速因流道变窄而增大。检测开口位于导气管10中与气动涵道102的出气端相连接的管段上,通过设置气动涵道102,起到了在通过薄膜14对导气管10内的气压进行感知时,流速被放大空气更加容易被薄膜14感知到,起到了对气压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

优选地,将气动涵道102设置为圆台形,使得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气动涵道102的界面为光滑连续的,有效的减少了气动涵道102的截面减小时,气动涵道102的侧壁对气体产生的阻力作用,保证气体流动顺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控制组件18还包括两个导电金属片186,两个导电金属片186分别设置在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上,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分别通过两个导电金属片186与导电点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的末端上分别设置有导电金属片186,使得导电金属片186将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设置在检测管12侧壁的导电点上,保证了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能分别与两个导电点进行接触,确保接触良好不易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控制组件18还包括调节器,调节器用于在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通过导电点相连通时,降低加热元件20的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8还包括调节器,调节器用于在第一引线182和第二引线184通过导电点相连通时,对加热元件20进行调节,并且降低加热元件20的功率,以使得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得到降压或者关闭,进而可以保证内锅中的食材不会因为持续加热而出现沸腾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调节器对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进行降低后,再判断导电液体16是否还在移动在导电点处,如若在预设的时长内,导电液体16还位于该处,则说明此时对加热元件20的调节力度还不够,这样还需要更加进一步的对加热元件20的功率进行减小等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电液体16将检测管12的内部的空间阻隔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导电液体16设置至检测管12内,并采用薄膜14将导电液体16在检测管12内进行封堵时,使得导电液体16位于检测管12内部,导电液体16将检测管12的内部空间阻隔为相互不连通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的气压相等,保证了在初始状态(导电液体16未移动)时,设置在检测管12内部的导电液体16不会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管12为水平设置在检测开口处。

在该实施例中,将检测管12设置在检测开口处时,为水平设置,通过水平设置检测管12,使得检测管12内的导电液体16不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在检测管12内进行运动,而只会受到压力的作用进行移动,保证了检测效果真实有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管12远离导气管10的一端通过薄膜14与外界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将检测管12远离导气管10的一端通过薄膜14与外界相连通,这样在加热元件20停止加热时,使得导气管10内的气体流速减少,导气管10内的气压回到常压,靠近导气管10一侧的薄膜14失去向外形变的动力。远离导气管10一侧的薄膜14与外界相连通,此时外界的气压会明显大于检测管12内的气压,薄膜14会向远离导气管10的一侧进行形变,使得原先向导气管10的形变进行恢复,进而导电液体16向远离导气管10的方向移动,电路断开无电信号输出,完成自动复位。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防溢装置,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防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将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外侧,使得防溢装置为模块化,能够进行与各种烹饪器具进行适配使用,且防溢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设置在上盖的外侧,便于拆卸,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清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元件20包括线圈盘。

在该实施例中,将加热元件20内部设置线圈盘,使得在对防溢装置在对加热元件20进行控制时,能够对加热元件20的线圈盘进行控制,保证了内锅中的食材不会溢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