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腐蚀线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408发布日期:2018-10-13 01:0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板腐蚀线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电路板上线路的形成往往是首先采用抗蚀剂盖住覆铜板上需要保留的图形,利用腐蚀液蚀刻未被抗蚀剂覆盖的不需要保留的铜,最终形成设计线路图形和焊盘。因此,盛装腐蚀液的腐蚀电路板用装置也尤为重要。

而现有技术中的电路板腐蚀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腐蚀容器自身设计不完善,只提供腐蚀池,没有特殊的结构来专门支撑、固定和加快腐蚀电路板,对于已经放置好了的电路板来说,取出的时候不方便,往往甚至还需要停机作业;

其二,静置反应时间长,效率低下,而目前依靠人力不断摇晃腐蚀容器促使腐蚀液流动来达到全面接触和快速腐蚀的目的,既浪费人力,也浪费时间,还会导致电路腐蚀过量而损坏电路;

其三,在腐蚀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进行化学反应,腐蚀物质的量不断被消耗,难以把握其真实的腐蚀程度,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克服这一缺陷,而且在腐蚀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的残渣,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板腐蚀线路装置,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均匀的腐蚀,提高腐蚀的效果,能够直接根据腐蚀的时间确定腐蚀的效果,在提高腐蚀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腐蚀的效果,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路板腐蚀线路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腐蚀室和循环泵,所述腐蚀室和循环泵之间通过输导管连接,所述循环泵侧面通过循环管与固定安装在腐蚀室顶部的过滤补液装置连通,且在腐蚀室侧面固定安装有取料装置;

所述腐蚀室顶部固定安装有蜂窝盖,所述蜂窝盖顶部通过若干根连通杆与过滤补液装置连接,所述蜂窝盖下表面通过漏斗管与缓流管连接,并且所述缓流管两端均通过轴管固定安装在腐蚀室内壁上,所述轴管上均套接有提升辊,所述提升辊通过固定安装在缓流管外壁的提升电机驱动,所述提升辊通过铰接绳连接有搁物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补液装置包括平面基板、过滤管和补液罐,所述过滤管与平面基板呈5-10°斜交,且平面基板与连通杆连接,在所述过滤管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出渣套管,且在过滤管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层孔径由大变小的多级滤网,所述补液罐通过斜向导板与平面基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向导板和补液罐的连接处设有补液流量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框架,所述取料框架底部设有U字型的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内部通过若干个滚动球安装有取料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搁物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垫起块,所述垫起块上固定安装有搁物外架,所述搁物外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层相互平行的承托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需要腐蚀的电路板均匀放置在腐蚀室内,实现均匀的腐蚀,而且在腐蚀过程中,通过循环泵将腐蚀液进行循环,实现有序扰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循环的过程将杂质排出,另外,在循环的过程中根据消耗的情况不断补充腐蚀液成分,使得能够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均匀的腐蚀,提高腐蚀的效果,能够直接根据腐蚀的时间确定腐蚀的效果,在提高腐蚀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腐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流管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座;2-腐蚀室;3-循环泵;4-循环管;5-过滤补液装置;6-取料装置;7-搁物架;

201-蜂窝盖;202-连通杆;203-漏斗管;204-缓流管;205-轴管;206-提升辊;207-提升电机;208-铰接绳;

401-排液管;

501-平面基板;502-过滤管;503-补液罐;504-出渣套管;505-多级滤网;506-斜向导板;507-补液流量阀;

601-取料框架;602-承载框;603-滚动球;604-取料滑板

701-垫起块;702-搁物外架;703-承托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腐蚀线路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腐蚀室2和循环泵3,腐蚀室2的作用在于腐蚀电路板,而循环泵3的作用在于将腐蚀液进行循环,从而为过滤除杂和添加腐蚀液主要成分做准备。

所述腐蚀室2和循环泵3之间通过输导管连接,所述循环泵3侧面通过循环管4与固定安装在腐蚀室2顶部的过滤补液装置5连通,所述循环管4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401,其中排液管401的作用在于排出多余的腐蚀液,这是由于在不断的补液过程中,腐蚀室2中的液体总量将会不断的增多,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多余的腐蚀液排出,才能保持液体总量的平衡,且在腐蚀室3侧面固定安装有取料装置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腐蚀室2顶部固定安装有蜂窝盖201,所述蜂窝盖201顶部通过若干根连通杆202与过滤补液装置5连接,所述蜂窝盖201下表面通过漏斗管203与缓流管204连接,缓流管204的作用在于将循环或者补液后的总液体缓冲,防止直接滴落在腐蚀室内部,引起腐蚀室内部液体的混乱,并且所述缓流管204两端均通过轴管205固定安装在腐蚀室2内壁上,所述轴管205上均套接有提升辊206,所述提升辊206通过固定安装在缓流管204外壁的提升电机207驱动,所述提升辊206通过铰接绳208连接有搁物架7,通过提升电机207带动搁物架7上升,从而便于将腐蚀的工件取出。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补液装置5包括平面基板501、过滤管502和补液罐503,所述过滤管502与平面基板501呈5-10°斜交,能够使得过滤的残渣直接排出,且平面基板501与连通杆202连接,在所述过滤管502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出渣套管504,且在过滤管502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层孔径由大变小的多级滤网505,所述补液罐503通过斜向导板506与平面基板501连接,所述斜向导板506和补液罐503的连接处设有补液流量阀507,通过补液流量阀507调整补液的流量。

另外,所述取料装置6包括取料框架601,所述取料框架601底部设有U字型的承载框602,所述承载框602内部通过若干个滚动球603安装有取料滑板60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搁物架7包括位于底部的垫起块701,所述垫起块701上固定安装有搁物外架702,所述搁物外架70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层相互平行的承托网架70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缓流板204内部设有若干个阻流板,通过阻流板的阻挡作用,减弱腐蚀液的流速,使其能够平稳的流入,从而达到缓流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需要腐蚀的电路板均匀放置在腐蚀室内,实现均匀的腐蚀,而且在腐蚀过程中,通过循环泵将腐蚀液进行循环,实现有序扰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循环的过程将杂质排出,另外,在循环的过程中根据消耗的情况不断补充腐蚀液成分,使得能够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均匀的腐蚀,提高腐蚀的效果,能够直接根据腐蚀的时间确定腐蚀的效果,在提高腐蚀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腐蚀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